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

2020-07-04 02:24冯静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案例分析物理教学

冯静

【摘 要】对于初中生而言,物理学科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复杂性,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这一情况,物理教师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降低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同时,物理教师可以提供实际案例,使学生充分结合生活经验,将抽象的知识变得较为具体,深化学生的理解。本文将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分析实际案例,探究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案例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一方面要教授学生知识,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基于这一背景,物理教师不断探索了新的教学手段,其中,问题情境创设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该方法,教师可以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并使课堂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1   问题情境创设概述

关于问题情境创设,其本质即探究式教学模式,即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融合在一起,從而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物理教师使用这种教学策略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展示直接的物理现象,促使学生从中发现、探索并解决问题,帮助其在更为轻松的氛围下掌握知识,在实际锻炼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1]。为此,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问题情境创设法是比较受欢迎的教学手段。该方法能大幅度降低物理原理的晦涩性,提升物理知识的具体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系统理解物理知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物理课堂效率。

2   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案例分析

2.1  合理利用生活经验,开展问题情境创设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创设相应问题情境,可以鲜明地表现课程特征。同时,这种以问题求解决的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对此,物理教师要合理利用生活经验,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求知欲,降低学生理解物理问题的难度,通过具体的措施,扩充学生的物理知识。

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出于促进学生了解声音产生、传播以及传播介质等知识点的目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物理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物理探究。首先,教师可以给出物理问题,如水滴落在水盆中会发出哪些声音;水滴落在玻璃上会出现哪些声音;水滴落在塑料上会出现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等。其次,鼓励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将物理知识具体化,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2]。然后,物理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小事仔细讲解知识,鼓励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中,如在讲解传播介质的时候,组织学生参与小活动,让一名学生把耳朵贴在桌子上,同时另一名学生敲击桌子,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固体传声的特征,深化学生对该介质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2.2  高效运用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很重要的一环,该环节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还能锻炼其动手能力。对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善于运用物理实验,鼓励学生从实践角度理解物理概念。此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行讲述实验现象、理解物理概念,锻炼学生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物理思维能力[3]。与此同时,物理教师要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探究案例本身蕴含的物理原理,提升教学效率。

如学习“串联和并联”一课时,物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关注课件细节,特别是电路的连接部分,并由此创设问题情境。如串联电路有哪些特征;并联电路有哪些特征;整个电路的连接方式存在哪些特点;如何有效判别电路是并联的、还是串联的。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促使其自主投入到物理知识探究中。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可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实际的物理实验中,让他们以亲自动手的方式了解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的特点,以及并联、串联的区别,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的内容与生活中的电器联系起来,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4]。在实验的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开展自主总结,鼓励其针对本节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共享。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对于存在困惑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鼓励其自主思考,发现问题。

2.3  科学引入物理现象,开展问题情境创设

在物理课堂中,当涉及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科学地引入物理现象,然后结合实际案例展开分析。这一教学活动的开展能促使学生在真实的物理现象中发现问题,并探究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综合能力。如在学习“杠杆”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入手,把建筑施工现象与本节课内容结合起来。首先,播放相关的PPT,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在这一过程中,合理穿插物理知识,促使学生了解生活中蕴含的物理知识[5]。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展开分析,并提出系列问题。如在该短片中,吊车受力情况如何;哪些部位的设计比较巧妙,即利用了杠杆原理;通过杠杆原理的应用,吊车有哪些优点等。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杠杆原理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兴趣,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有助于学生良好物理思维的养成。

4   结语

在如今的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除了讲解理论知识外,还要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对此,创设具体问题情境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物理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思想,持续丰富实际教学技巧,充分了解学生个性情况,开创针对性比较强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情况,提升学生物理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兴辉.初中物理“学讲课堂”教学范式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23).

[2]沈洪艳,管峰.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J].中华少年,2018(8).

[3]俞嘉华.浅析生活化问题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7(61).

[4]李勤.问题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分析[J].2017(29).

[5]杨海疆.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J].2017(11).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创设案例分析物理教学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问题情境创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