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数学

2020-07-04 02:24钱程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新课改初中数学

钱程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数学实验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新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从自身已有数学经验出发,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实验,找到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本文针对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几点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方法,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实验教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实验正好符合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强调课堂中以生为本,引导学生通过教学工具或者实际物体等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使学生在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过程中,探索其中的数学规律,从而形成自我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开展数学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能通过实践探索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意识和学习能力。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中数学实验的实践教学展开探讨,从而提出几点有利于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1]。

1   借助数学实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让初中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可摒弃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的数学实验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实验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探究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以“数轴”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这节课之前,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课前实验探究作业:每个学生回到家之后,对自己家的温度计进行认真观察,并根据温度计的样子制作一个仿真温度计带到学校。在课堂上,笔者把真的温度计拿出来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温度计与老师的温度计进行对比,仔细看一看自己制作的哪些地方不正确或者不完善。

接着笔者提出“温度计上有没有刻度?这些刻度是均匀的吗?温度计上刻度的顺序是什么样的?温度计上刻度的排列有没有方向性?”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数轴的相关知识。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物品让学生进行数学实验,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同时通过数学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对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进行探究学习,降低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对课堂新知识的学习不再陌生,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保障。

2   设计数学实验,突破教学重难点

对初中数学中一些重难点知识的教学,单纯凭借教师口述的方式讲解,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可在数学重难点知识的分析过程中,设计数学实验的方式,将难点知识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数学实验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以“图形的运动”这一课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变化,初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树立学生的空间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引导学生运用图形旋转、平移、对称、拼合等方式设计有创意的图案是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此,笔者在课堂上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验的方式让学生领会图形的运动状态。

首先,引导学生联想下雨时汽车雨刷的运动轨迹,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模仿雨刷的运动轨迹,把笔尖看成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变成线,以这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对图形运动的理解。其次,引导学生对一些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由于学生对立体图形缺乏一定的想象力,所以可通过折纸的方法进行实验,从而使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图形运动的问题。由此可见,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对数学实验的参与积极性,还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获得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3   利用數学实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只能记住五分之一的知识;如果学生自己看书,自主学习,学生能记住四分之一的知识;如果既让学生自己看,又给学生讲述,那么学习效果不仅仅是两者之和,而是四分之三,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如果再加上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必然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利用数学实验辅助教学的方式,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以“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课的教学为例,为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笔者让学生准备几张形状不同的四边形纸片。看着大家准备的形状各异的纸片,笔者对学生说:“大家认真观察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看看这些纸片的内角和是不是一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你的理由,如果是,请设计一个数学实验进行验证。”学生都推理这些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和是相同的,并且对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非常高,纷纷开始思考如何验证。有的学生直接把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分割在两个三角形中;有的学生把四边形剪成了四个三角形;还有的学生分别撕下每个内角,并把四边形的四个内角顶点拼在一起。然而单纯地凭借学生动手实验不能确保结论的严谨性,之后笔者又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的过程,以证明实验结论的准确性。由此可见,数学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启迪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了深入探究,充分突出了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4   结语

总之,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初中生受到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限制,教师通过数学实验这一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可有效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认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探究及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融入数学实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从而使学生将数学理论与数学实验充分结合,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思维,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绵景.融入数学实验,发展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2019(12).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新课改初中数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