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04 17:28王玲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策略高中数学

王玲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提倡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升学习效率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本文立足于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就如何科学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重点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和生本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融入,革新教学理念、模式与方法是当前中小学课程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是创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入,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教学路径。

1   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奠定合作学习基础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期间,为确保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有序开展以及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对学习小组进行科学划分,这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基础。由于高中生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各不相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满足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要求的一个根本條件,也是进行科学分组的重要依据。如果学习小组划分不合理,人员分配不当,会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甚至可能会因为小组中学生学习能力之间的过大差异而直接影响小组之间竞赛的公平性,同时也会使得每个学习小组中成员的互帮互助效果减弱。基于此,在贯彻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前,要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综合学习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确保不同学习小组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爱好等分配的合理,使不同学习小组的整体学习能力可以保持均等性,同时同一学习小组中学生之间要彼此进行互帮互助。

在划分学习小组期间,可以立足于“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一基本分组原则,对全体高中生进行合理分组。如基于学生数学综合学习情况、语言表达能力、性格特征等,将学生科学地划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在平时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期间或者在课下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都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深入学习,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来活跃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此外,考虑到高中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情况各不相同,单纯地设计固定化的学习小组,部分学习小组成员的总体学习水平会发生改变,所以为了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必须要本着动态化的小组划分原则,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来科学地划分学习小组,力求可以确保高中数学教学中相应学习小组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切不可采取固定化的小组划分方式,否则会对后续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

2   巧设合作学习话题,引导学生有效合作

在科学划分学习小组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确保高中数学课堂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还必须要对数学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合理设计。只有确保所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开展深入思考,才可以更好地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尤其是要注意增强合作学习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趣味性与启发性,力求可以满足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需求。与此同时,要对合作学习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设计,过于简单的合作学习问题无法引发学生的思维能动性,而过于复杂的合作学习问题同样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可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基于此,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联系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科学地设计一些能够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和适宜性的合作学习问题,这样更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如在“排列组合”部分知识教学期间,为了使高中生灵活地运用所学排列知识求解实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在该部分数学知识学习期间灵活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模式。结合班级中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对学习小组进行合理划分,之后针对不同学习小组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为他们设计难度适宜的开放性互助合作讨论问题,确保可以促使他们开展深入沟通和交流。特别是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排列组合部分的数学知识,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抽奖活动等都与排列组合部分数学知识具有紧密联系,并且这些生活化数学问题更容易带动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积极融入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等教学活动中,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3   丰富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生合作学习的效果,单纯采取小组合作讨论性学习方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甚至学生会在反复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后失去合作学习的热情,进而会影响合作学习效果。因此,在平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打破单一化合作学习方式,注意灵活地应用多样化的合作学习方式方法,确保可以时刻使高中生保持强烈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与热情,这样更容易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效果。

如在平时的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地应用小组辩论赛、小组对抗赛、小组情景表演活动、小组角色扮演等多种多样的合作学习方式,力求可以有效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可以持久保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质量与效果。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部分数学知识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灵活地应用小组动手实践活动的方式开展教学。组织每个学习小组自主开展“抛10次硬币,记录下硬币正反面结果”的活动,期间让每个学习小组自主对抛硬币活动开展的过程以及任务等进行确定,通过这种趣味动手实践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

4   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教学手段。为了顺利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需要注意本着动态化的小组划分原则,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巧设合作学习话题,同时要注意丰富合作学习方式,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策略高中数学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