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培养数学快乐学习观的教学策略

2020-07-04 12:02崔同建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策略数学

崔同建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构建“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体验来讲授知识。快乐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从而体验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的过程。由此可见,快乐学习观与新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是推动数学教学改革、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小学生的快乐学习观,让他们主动学数学、快乐学数学、高效学数学。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快乐学习观;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基于此,本文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际,针对学生快乐学习观的培养策略与快乐学习课堂的构建途径展开研究与讨论。

1   通过巧妙提问培养快乐学习观

主动思考,并从思考中获得知识、感受乐趣,是快乐学习观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预留主动思考的空间,创造主动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在思考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众多引发学生思考的方式中,课堂提问是较为常见而且高效的一种。设计巧妙且时机得当的问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路、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快乐学习观也大有裨益[1]。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的时候,教师没有直接进行知识讲授,而是给出一幅由三角形组成的船只的图片,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①请大家观察,这艘船是由多少个三角形组成的?②如果给这些三角形归类,能够归成几类?③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④请根据自己的归类结果,思考一下给三角形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教师本着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带领学生逐渐揭开三角形神秘的“面纱”,发现不同类型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这不仅使学生通过主动思考获取了数学知识,也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生的快乐学习观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2   通过讲述故事培养快乐学习观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讲授数学知识,还要渗透数学文化。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在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形成快乐学习观。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一课的时候,涉及用简单的“坐标”来表达位置和方向的内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坐标”的概念和用法,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笛卡尔通过观察蜘蛛网而发明坐标系的故事,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妙用,体会数学的用途和奥妙。同时通过这个故事,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家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数学精神,体会到快乐学习观的精髓,并养成快乐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3   通过课堂游戏培养快乐学习观

新课改要求教师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强烈的兴趣。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游戏,培养学生的快乐学习观。如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超市大抢购”的游戏,给每个学生分发一定数额的“钱”,让学生利用手里的“钱”,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抢购不同标价的商品,看哪个学生抢购到的商品价值最高。这个课堂游戏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加减法和人民币的知识,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紧张、刺激、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享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快乐学习观。

4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快乐学习观

无论是为了践行新课标理念,还是为了培养快乐学习观,教师都应该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探究,在探究中学会质疑、实践与创新。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的时候,教师给学生布置一道问题:本月末班级要统一订购运动会服饰,男生的衣服为蓝色,女生的衣服为白色,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任务。

①统计出不同性别、不同尺码衣服的数量。②讨论可以通过哪些方法统计出上述数量?不同的方法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5   应用数字故事巩固学习成果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会新知识,忘记旧知识的现象,究其原因正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不牢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要想办法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不断完善数学知识结构,将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应用数字故事能够实现这个教学目的[2]。教师在课堂上,将新旧知识融入数字故事中,既保证了教学的趣味性,也有助于学生巩固学习成果,促进学生自主复习和预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如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讲一个“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故事,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通图案,将两个图形拟人化,故事要涉及学生学习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也要融入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等相关知识,最后留下长方形与正方形多大面积的“问号”。这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有效地复习巩固了学过的数学知识,也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总之,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6   通过课后实践培养快乐学习观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建立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课后实践,使学生进一步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探索数学学习的规律,掌握数学实践的方法。如在学习完“圆的面积”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一道实践任务: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到操场进行实地测量,计算出操场的周长和面积。课后实践能够使数学教学突破课堂的局限性,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到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乐趣,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快乐学习观。

总之,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针对学生快乐学习观的培养策略与快乐学习课堂的构建途径展开研究与讨论。希望通过培养学生的快乐学习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践行新课标理念,推动新课改进程。

【参考文献】

[1]谭建良.倡导快乐学习 构建完美数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4).

[2]丁玉成.快乐至上 趣味学习——小学数学趣味快乐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2).

猜你喜欢
新课改教学策略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