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在家园联合培养幼儿心理健康中的应用

2020-07-04 11:48田晔曾新华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

田晔 曾新华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新媒体技术正逐步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其中幼儿教育领域也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家园联合教育中发挥出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为家园联合教育再加一把力。本文简要分析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几条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家园联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家园联合;新媒体技术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幼儿的心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利用心理教育手段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精神状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而家园联合培养则是通过家庭和幼儿园两方联合,互相弥补双方教育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有效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但是,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的现象,导致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无论是社会还是国家,都对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够合理应用,将会极大程度地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1   新媒体技术在家园联合培养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1.1  家园双方对新媒体技术认识不足

一部分幼儿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决定了他们对于新时代前沿科技发展的趋势无法快速感知,对于幼儿心理教育方面的认知也不健全,因此,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心理教育教学方面,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同时,幼儿家长大多是第一次做父母,对于幼儿心理教育尚处于懵懂阶段,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绝大多数的父母会减少幼儿对很多电子设备的接触,如手机、计算机、平板等。很少有父母会理性地使用新媒体技术教育幼儿。如果家园双方同时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可能极大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2  新媒体技术在普及应用方面存在地区差异

在很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线城市中,新媒体技术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更普及、更专业,但是很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或地区,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新媒体技术就很难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情况下,家园双方都在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传统方式虽然有其相对的优点,但是在不应用新媒体技术的情况下,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很难有较高的效率。适当的传统方式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会大大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效果,帮助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1.3  新媒体技术过度利用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

新媒体技术的开放性、互动性使得家园双方的沟通交流更加便捷、快速。通过新媒体平台,幼儿家长和教师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协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适度的家园合作却很难实现,反而会有某一方对于新媒体技术应用过度,影响了家园双方的教育平衡,从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幼儿园教师会与班级幼儿的家长建群,在群里沟通交流,保证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然而个别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理念,利用手机上的新媒体平台组织“家长小团体”,造成不良后果[1]。3—6岁的幼儿正处于模仿期向主动期的转变阶段,他们既会观察周围成人的语言和行为,又会主动地进行创造,因而家长这种“小团体”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使幼儿认为这种行为正确,从而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质,影响以后的身心发展。

1.4  家园配合不当,削弱合作效果

家园联合培养要求的是家园双方能够有效地进行教育配合,实现“1+1>2”的效果。但是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育儿理念,对幼儿园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不同。很多幼儿园的教师总会有这样类似的抱怨:“每次我们在班级群里发布一些公告,要求家长能够抽时间参与孩子的教学活动,但是总有一些家长不回复,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可以体谅,但是不表态的行为让我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有时我们会打电话询问这些家长,但是这极大地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而且在幼儿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中,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有家长陪,自己没有家长陪,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2]不管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对家园联合培养、新媒体技术等方面的理解总是参差不齐的,家长在幼儿园组织的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也不同,这就导致家园联合培养的效果打了折扣,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2   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家园联合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建议

2015年,政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让各行各业都能够享受到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极大便利。学前教育也应如此,紧跟时代潮流,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将家园联合培养作为工作主线,同时将新媒体技术作为有力的教育手段,有效地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2.1  建立合理的家园联合培养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能够顺利地完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让家长能够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活动,陪伴孩子成长,必须要加强新媒体网络平台的管理,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笔者主要有以下两点建议。

2.1.1  合理安排微信、QQ群的使用时间

一方面,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不可能一直关注消息;另一方面,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生活,闲暇时间较少。因此,幼儿教师平时使用微信群或者QQ群发布消息,应该多多注意时间上的合理安排,考虑家园双方共同的闲余时间。幼儿教师有时间,而家长没有时间,就会很容易造成配合不当。如幼儿教师要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就提前和家长商量好固定的时间段进行沟通交流,安排相关的事宜。

2.1.2  家委会监督管理新媒体平台

家委会的存在,旨在協调家长和幼儿教师双方之间的想法。很多家长在教师面前不好意思交流,或者教师教学工作任务较重,没有多余的时间跟家长进行沟通,这种情况下家委会就可以定期了解家长的想法和意见,作为家长代表和教师进行沟通。这样在减轻教师工作的基础上,也可以避免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这些现象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只有双方相互协作,共同专注于幼儿的教育教学,才能够有效提高新媒体平台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2  传统教育形式和新媒体技术相结合

在现在的家园联合培养形势下,相较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传统教育形式应用仍然广泛,不仅体现在家园双方的沟通交流方式,还体现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将传统教育形式和新媒体技术适度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在传统的家园联合培养中,家长一方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较为感性,很少有家长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心理成长,最常见的就是按照自己的喜恶来规范孩子的行为,从而影响孩子心理成长。但是幼儿教师一方则更为理性,能够有意识地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帮助孩子获得更健康的身心发展。家长和幼儿教师都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创新沟通交流平台和渠道,家长要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多陪伴幼儿的成长。

如有些幼儿教师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幼儿教育网站等平台与家长讨论育儿经验、组织编排班级活动,这极大地调动了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另外还有一些会组织传统的家园沟通会,如“最熟悉的家长会”活动等,在家长会上,幼儿教师会将孩子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让家长观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形式可以让家长更了解孩子的情况,比传统的让家长去听教师“演讲”更加高效,家长也能够明确地感受到幼儿教师的付出,促进双方的积极配合。

2.3  优化幼教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

现在很多大型的幼教中心,会积极利用发达的新媒体技术,设立自己的幼教网站。网站内容丰富多样,包括通知公告、幼教动态、幼教家园和幼儿园介绍等。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网站的大部分信息内容是由幼教中心单方面发布的,缺少家园互动、家园论坛等版块。如果幼教中心可以设置这些版块,让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同时根据这些反馈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就能不断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媒体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学前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在家园联合培养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家园双方的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康米,黄容蓉.浅析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9(34).

[2]石伟.谈新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2019(26).

猜你喜欢
新媒体技术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