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高原某部一起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置与分析

2020-07-06 07:04黎志强加春祥龙贵元
武警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乙型分队流感病毒

隆 莉,黎志强,加春祥,龙贵元,严 科,陈 玮,魏 碧

流感是冬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是危害官兵身体健康、造成部队规模化减员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因此,流感监测及预防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1]。驻高原部队自然环境特殊,预防控制条件有限,流感等呼吸道疾病较平原高发,给卫生防疫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2]。本文通过对2019年3-4月驻高原某部一起乙型流感暴发疫情处置及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高原部队流感流行的一般规律,为部队疫情监测并落实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9年3月19日-4月6日驻高原某部官兵,共530人,均为男性,年龄18~44岁,平均(22.76±4.89)岁。学历:初中36例(6.79%),高中401例(75.66%),大专54例(10.18%),本科及以上39例(7.35%)。诊断乙型流感69例。流感诊断采用《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2018年版)》[3]诊断标准,疫情暴发按《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年版)》[4]执行。

1.2 调查方法 按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参照《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 年版)》进行。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卫生人员开展病例搜索、个案调查及疫情追踪。采集患者、密切接触者咽拭子及血清标本,送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检测。

1.3 实验室检测 支队卫生队对咽拭子标本行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胶体金法)。血液标本离心5 min,3500 r/min,血清4 ℃条件保存,支队卫生队检测血清腺病毒IgM抗体(北京中检安泰诊断科技有限公司,胶体金法)。

1.4 控制与处置措施 2019年3月19日,驻高原某部报告出现多例发热等流感样症状病例。3月20日总队医院医疗队到达该部,经现场调查分析确定为一起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立即对疫情进行了防控。3月21日起停训一周,将患者送卫生队医院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1周,共179人,予预防用药。将3个分队分楼层住宿,安排分餐制,医疗队每天巡诊,加强晨午晚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及时就医,及时隔离。对所有的训练室、宿舍、食堂每日通风换气、清洗消毒。加强健康检查、健康教育,提高官兵防病意识。同时严格管理制度,做好疫情监控,每日上报上级部门。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7录入及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率为百分率(%),构成比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时按Bonferroni法调整检验水准a′=a/(比较次数),3组间两两比较比较了3次,以P<0.01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该部驻地海拔2500 m,属高原型季风气候,3、4月气候仍寒冷,昼夜温差12 ℃。官兵530人,均为男性,3个分队,集中生活,均住宿同一栋大楼,宿舍分班居住,每间住宿8~10人。早6点20起床,晚9点30熄灯,午休2 h。共用训练基地,淋浴房,卫生间,用餐均在同一餐厅。3月19日起首次出现病例,当日6人,4月6日起连续1周无新增病例出现,共发病69人,发病率13.01%。

2.2 分布特征 6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30岁,平均(21.13±2.93)岁,中位年龄20岁。67例病例为战士(97.10%),2例干部(2.90%)。首发病例出现在2019年3月19日,当日同一分队发病6例。发病高峰分别为20、21、22日,4月6日后无新发病例。见图1。

图1 驻高原某部队流感样病例发病时间分布

该部共3个分队,首发病例分队发病29例,发病率23.01%;二分队发病14例,发病率10.76%;三分队发病26例,发病率9.48%。三个分队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16,P=0.001)。首发分队发病率高于其他两个分队(χ2=6.867,P=0.009;χ2=13.317,P=0.000 ),二、三分队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P=0.687 )。

2.3 临床特征 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慢性、重大疾病史,无流感疫苗接种史。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其中体温>39.0 ℃的26例(37.68%),咳嗽48例(69.56%),咽痛37例(53.62%),流涕20例(28.98%),头痛19例(27.53%),全身疼痛14例(20.28%),腹痛8例(11.59%),呕吐6例(8.69%),腹泻5例(7.24%),结膜炎5例(7.24%)。并发肺炎23例(33.33%),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病程7~10 d。

2.4 实验室检测 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69份,采集率100%,隔离者咽拭子标本121份,采集率67.59%,检测出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14例(均为患者)。采集血清标本检测腺病毒IgM抗体96份,全阴性。

2.5 治疗及转归 所有患者均住院观察,予奥司他韦75 mg,2次/d,治疗5~7 d,发热者予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咳嗽咳痰予克咳胶囊等对症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者加用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治疗7~10 d,同时监测肝肾功能。全部治愈出院,出院后2周随访均正常。密切接触者隔离179人,陆续解除隔离,4月6日起无新发病例,4月13日全部解除隔离。

3 讨 论

本例驻高原某部聚集性发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判断为一起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暴发疫情。

第一分队为首发病例部队,发病率最高,为23.01%。该部队3月15日从其他地区(海拔4000米)转场到某部,17日参加了10公里武装越野,19日出现6例发热患者,考虑为此疫情的传染源。因为同训练、共餐制及同住一栋大楼,随即波及另外2个分队。20日总队医院医疗队到达,采取防控措施后,发病率降低,另外2个分队发病率基本一致。

此次疫情,发病69例,总发病率13.01%,远高于散发人群,是一起小规模局部暴发。实验室检查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14例,与我国2019春季流行病原体一致[5]。尽管基层卫生队条件限制,未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但在高原条件下,快速抗原检测在系统收集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流行特征的基础上仍不失为一种快速、有效、实用的早期诊断方法。乙型流感病毒是引起季节性流感暴发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主要通过外膜蛋白(特别是血凝素)的HA1重链区突变,改变抗原性质,逃避机体免疫,从而在人群中反复流行[6]。与甲型流感人畜共患不同[7],乙型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乙型流感病毒主要传染源[8]。因此,乙型流感在军队等人群聚集单位爆发较多,人群普遍易感[9]。驻高原部队自然环境特殊,因高海拔、低气压、高寒、气温较低等气象环境,增加流感传播机会[10]。另一方面部队军事训练量逐步增大,在低气温及低氧分压环境下,免疫力降低,容易诱发流感等呼吸道疾病[11]。

本次乙型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起病、发热、咳嗽、咽痛、流涕、头痛等症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与文献[12]报道一致。69例中23例肺炎,发病率33.33%,高于文献[13]报道,考虑与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有关。

本次疫情发生的可能原因:(1)高原部队春季,气候寒冷,仍然是流感疫情高发季节;(2)高原部队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容易疲劳及情绪紧张,可导致官兵机体免疫力下降;(3)高原部队在野外驻训或执行处突等任务,与外部交流增多,易感染病毒,由于未常规接种流感疫苗,普遍缺乏免疫力,易造成流感的暴发流行;(4)官兵封闭式管理,集体生活,病毒容易人传人感染;(5)部队住宿密集,战士不太重视个人卫生,自我防病意识差;(6)基层部队卫生机构条件有限,缺乏传染病早期监测预警措施。 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防控措施:(1)重视部队传染病的防控,制定各项具体策略、措施,建立健全监测报告制度,确保流感的早发现、早汇报、早隔离、早治疗;(2)加强与地方疾控的联系,严防疫情通过地方向部队播散;(3)结合高原特点,合理安排军事训练及作息时间,改善住宿条件,加强内务环境卫生,定期通风,定期消毒;(4)进行健康教育,注意个人卫生,提高自我防病意识;(5)接种流感疫苗。

猜你喜欢
乙型分队流感病毒
猪乙型脑炎概述及其防治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NL R表达对比分析
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研究
新编制下陆军信息通信分队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流感病毒为何肆虐冬春
新研究有助于开发流感广谱疫苗
一辆东风EQ2102N型汽车空调不制冷故障诊断
为何要如此重视H7N9型禽流感
在上饶集中营女生分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