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桃花源

2020-07-06 03:26安频
北方文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桃园

安频

摘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家废名在早年创作的“诗化田园小说”系列中,构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周树人乡村世界的“桃源世界”。仔细品味,他所构建的“桃源世界”却隐含着人生的悲辛。《桃园》自问世以后,便被认为是一篇有一些费解的小说。从表面看上去,充满美善与爱意,其实是理想与现实的“较劲”,最后结尾的出现,体现了人间的痛苦。《桃园》文本,有很多象征之处,充满了隐喻。小说不拘旧格、随意写来,在恍恍惚惚的梦里,打开父女二人隐秘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废名;《桃园》;现实梦境

废名是在周作人的提携下,走进文坛,为人们所熟知的。他在早年发表了《河上柳》《柚子》《浣衣母》《竹林的故事》等作品,以其诗意的意境,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废名取材,偏爱于故里的杨柳野花、埠头小舟、木桥曲河、古寺暮钟等等,很多评论家认为风格冲淡,宛如唐人七绝、宋人小令。有些题材还有梵音、禅味,一派祥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作家丰子恺说过:“废名说过,艺术的再创造,离不开独树一帜的观念与意境,不向时代献媚,开辟自己的园地,建造风光旖旎的桃花源。”[1]这个“风光旖旎的桃花源”,是他呕心沥血建造起来的小说天地的魂魄。

当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说他是“愁苦之音以华贵出之”,[2]他还说:“你别看六朝人的辞藻那样富丽,他们的内心,实有一种深刻的苦痛。”[3]其实,废名写的小说也是一样。他是在用清丽的田园梦来摆脱心里的悲愁,因此在他的小说里,能够品味出哀怨的味道。

一般的读友看见的只是真淳的世界里的田园牧歌,根本品味不到其中的苦涩。如此的叙述方式,与废名特有的冲淡方式有关,有一点像欧美的意识流手法,同时又有中国古典诗的锤炼性。唯一的缺憾是,故事的叙述画面转换很多,跳跃性太大,留给读友猜想的空间很大……这些使他的小说有点晦涩,让人有一种读后云里雾里的感觉。

《桃园》里的主要人物只有两个,一个是桃园主人王老大,另一给是他十三岁的女儿阿毛。故事很简单:某年秋季,从某一天的黄昏到夜晚。在那天的夜晚,阿毛独自靠在门边,瞌睡起来了,便睡觉,在迷糊之际与王老大说了几句话。之后,便是记录了阿毛的说话、回忆、感觉。有些文学研究者经过分析后,认为小说中还有一段时间,便是十四日,那天王老大心情好,上街买土酒,见到玻璃桃子,为了讨阿毛的欢喜而买了回来。这段情节,很多人以为不知所云。其实,作者匠心独运、风格独特,没有慧心者是读不懂的。与一些同时代的小说比较,这篇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在用语言描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行为。

翻检相关资料,可知小说《桃园》写成于一九二七年九月。然而,读友从这简单的故事中,是很难看出大革命时代的痕迹的。这也很简单,作者的聚焦点不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时代,而在乡土中国百姓的日常中。很多废名小说研究者认为,废名着眼于乡村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及普通人人性中的纯和与质朴。

具体在《桃园》中,可以看出王老大和阿毛之间的亲情令人感动。阿毛单纯、善良、多愁善感,正是桃园这唯美而半封闭的环境所塑造的。桃园是王老大与阿毛“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还是禁锢他们一辈子的宿命的象征。因此,废名总是刻意地将更多的笔墨集中在桃园的事物上。譬如:桃园很偏僻,在县城的最西边,似乎无人知晓,但桃花灼灼、溪水淙淙之时,也有很多外地人来看;烂漫开放的桃花,明媚了春天,但到了秋季只剩下枯枝、败叶靠近桃园的是杀场,城外还有数不清楚的坟头,那里埋有他们的亲人;王老大与阿毛住着的桃园里没有其他人,似乎已被世人遗忘,但间壁又是县衙门,这样孤寂而压抑的社会环境令人看了感到沉闷……

作者采用草蛇灰线的手法,将结局不露声色地洒在叙述的语言之中。秋天的严酷,正与缠绵病榻的阿毛有关联,预示着生的衰弱,死的到来。桃园的底色是红色,这与西边落日的颜色类似,还是照壁上画着的将要被天狗吞吃的日头的颜色,还是熟透了的桃子的颜色。同时,红色还可以比喻生命和鲜血,但到后来,惨白的月色取代了红色。

所以,当读友将红色的桃子与阿毛的心联系在一起之时,便发现这两样东西非常相似。更可以理解文末阿毛捧出给尼姑的三个红桃与王老大买回来的“鲜红夺目”的三个玻璃桃子了。王老大虽然小心翼翼地捧起了桃子,但玻璃桃子还是会落下地,被摔得粉碎。这样带有预言性质的段落还有很多,譬如阿毛所住的露场的描写:

杀场是露场,在秋夜里不能有什么另外的不同,“杀”字像风一般的自然而然地向你的耳朵吹,打冷噤,又像无数的鬼哭,巴不得月光一下照干它!越照是越湿的,越湿也越照。你不会去问草,虽则湿的就是白天里极绿的草,你只再看一看黄草屋!分明的蜿蜒着,是路,路仿佛说它在等行人。王老大走得最多,月亮底下回他的家,是惯事,不要怕他一脚踏到草里去,草露湿不了他的脚,正如他的酒红的脖子算不上月下的景致。[4]

惨白的月光洗刷着桃叶和新黄的稻草。草屋在月光营造的唯美仙境中,如梦如幻。废名又对读友透露:

城垛子,一直排;立刻可以伸起来,故意缩着那么矮,而又使劲地白,是衙门的墙;簇簇的瓦,成了乌云,黑不了青天……[4]

废名渲染的环境那样凄冷,让人看了忍不住起鸡皮疙瘩。当阿毛听到半夜的响锣声,听到路上石头滚动的声音。她从最初的高兴,转为了害怕,“连一点微笑的声音都害怕。”[4]

当夜,王老大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他怀着对女儿的愧疚,做了一个比较奇怪的梦,在这个梦中,他给女儿买来了三个玻璃桃子,满足女儿的心愿。同时,废名特意让主人公王老大玻璃桃子地摔碎在地,告诉读友这是一种“不祥之兆”,父女两人最终难逃一死。废名写道:

“换桃子的收下了王老大的瓶子,王老大的铜子张四笑嘻嘻的接到手上一溜烟跑了。”[5]

王老大只想实现女儿的心愿,用铜子换了桃子:“我阿毛病了,要桃子。”[5]“是的,这桃子吃不得,——王老大似乎也知道!”[5]王老大高兴得不得了,可是这笑声令人怜悯,令人欲哭无泪!细心的读友还可以看出一个细节,王老大手里拿着的,也是“三个桃子”,和阿毛送给尼姑的数量一样。

或许,三个桃子,本身便意味着一个阖家欢乐的家庭——父亲、母亲和女儿。在父女的思维中,都隐藏着对幸福家庭的希冀。然而这幸福家庭的实现,对他们来说是永远不可能了。

玻璃桃子碎了,阿毛的小小的心儿亦没有声响的碎了。此时此刻,王老大的梦难道还不会醒了么?

参考文献:

[1]丰子恺.缘缘堂随笔[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10.

[2]孟实(朱光潜).评《桥》[J].文学杂志,1936(5).

[3]朱光潜.美学书简[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29.

[4]废名.中国新文学大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89.

[5]废名.废名小说全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86.

猜你喜欢
桃园
桃园面积知多少
老伯和桃园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袋控缓释肥在北京山坡地桃园的应用效果初探
桃园建植时品种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
桃园采收后管理技术要点
桃园归来有感
桃园寻梦
诗意从何而来?——废名《桃园》艺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