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艺文苑
——清式写意专题山水园

2020-07-07 08:42梁英梅吴艳萍
园艺与种苗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苑红楼海棠

梁英梅,吴艳萍,常 平

(1.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江苏南京 210014;2.江苏南京白马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14)

红楼艺文苑是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中明孝陵景区东侧的一座具有江南园林造园典型特点的清式古典写意山水园。这里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点缀古典建筑园林小品,来表现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艺术文化氛围。曹雪芹从小是在金陵江南织造府中长大,曾在南京度过约13个春秋,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这位著名的文学家,1997 年春,中山陵园管理局在钟山南麓风景秀丽的梅花山畔建造了这座《红楼梦》专题园——红楼艺文苑。

红楼艺文苑的总体方案框架和园中的意境单元均由园林设计大师朱有玠院士构思,策划。该园造园形式为:清式古典以植物造景为主,建筑小品点缀的写意山水园,及传统的现代专题公园,主要突出诗情画意与花木品系,具体采用建造“意境单元”的形式营造其艺术氛围,展示其文化内涵。

1 总体概况

红楼艺文苑占地超过7 万m2,它以《红楼梦》为蓝本,选取其精彩章回作为园中的11 个意境单元,营造展现《红楼梦》中诗情画意的情境。苑内11 个意境单元分别是:“太虚幻境”、“芙蓉仙界”、“潇湘竹韵”、“香丘”、“芳草园”、“栊翠分花”、“沁芳钓台”、“药园沉醉”、“海棠吟社”、“芦雪联吟”、“梨园雏缨”。这些意境单元都贴切、自然地诠释了《红楼梦》里所描写的相应故事和场景。2012 年8 月在11 个意境单元的基础上增加建设了“蘅芜院”单元和“长廊”,以丰富红楼艺文苑景观。

全园建有亭、台、桥、舍,廊、榭,巧妙点缀,集中体现了《红楼梦》文化内涵和古典写意山水园意境,造园因地制宜,挖土堆山,理顺水系,书法、楹联、绘画、雕刻融入其中[1]。以人物雕像点明主题,富有内涵。用丰富的植物配置意境单元多层次的布局进行写意,建造的每一个意境单元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蜿蜒水系贯穿全园,由东到西,小桥流水,或静或动,着力体现出自然山水意蕴深长波光粼粼的特色。造园者匠心独具,设计新颖、别致,富诗情画意,园内遍植200 余种近万株四季花卉,梅兰竹菊、海棠芙蓉、修竹芭蕉,辅以草坪绿地,曲径通幽。园内不仅有4000 t 太湖石砌成的南京最大的假山,还有池、溪、瀑、泉等形式各异的水体和一百多幅各具特色的花窗。园内设有7 组红楼人物雕塑“警幻仙子”、“妙玉听琴”、“史湘云醉卧芍药园”、“宝琴分梅”、“宝黛读西厢”、“黛玉葬花”、“曹雪芹”。园林造景具有江南园林精致典雅、小中见大的特点,景观错落有致[2]、步移景换,使人耳目一新,大有别开生面之感。结合空间划分,各意境单元显现不同的代表植物特征,表现意境单元的艺术氛围,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故事的来龙去脉,并使每一个意境单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空间格局景观变化自然不俗。

2 意境单元

2.1 序景:“太虚幻境”

红楼艺文苑的序幕即从“太虚幻境”开始。仙境虚幻似真,无数喷泉千梭万线般织成烟云氤氲、雾气蒸腾,烘托出镌有“太虚幻境”和书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对联的高大牌坊,如藏在云端一样虚无缥缈、美轮美奂[3](图1)。

喷泉池边立有一块刻有“通灵宝玉”的景石,即代表书中所说的宝玉出生时口中所含的玉石。至此,设计者巧妙地展开了“红楼艺文苑”的开场,透过雾气蒸腾的喷泉水雾、姹紫嫣红的彩虹,可以看到一座右手执书裙带飘逸的仙女汉白玉雕塑,这就是宝玉梦游仙境中的“警幻仙子”,正手执书籍《金陵十二钗》正本献给宝玉。

2.2 “芙蓉仙界”

“芙蓉仙界”为人工堆砌的小山,与烟雾云霞紫气腾升的“太虚幻境”巧妙衔接,用以营造满山芙蓉、杜鹃、桂花、水中芙蓉相映成趣的自然仙境景观。小山顶上一座“芙蓉亭”是园中第一制高点,在此“芙蓉仙界”尽收眼底。

2.3 “潇湘竹韵”

“潇湘竹韵”侧是一带粉墙,数楹修舍,一扇半掩半开的院门,院内虽没有房屋、人物,只有植物点缀其间,但却给人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深入探究的兴趣。院门外的汉白玉“妙玉听琴”雕塑(图2),让人仿佛听到院内凄婉的琴音旋律已经到了高潮却又戛然而止。湘妃竹、琴丝竹、黄金碧玉竹、淡竹、凤尾竹、孝顺竹、大明竹、紫竹、毛竹等十多种翠竹掩映着小院,清雅脱俗,用以突出“潇湘竹韵”的主题和刻画出林黛玉的人物性格。

2.4 “栊翠分花”

“栊翠分花”以苍松古梅种置园中意为聚栊绿色长青于园中。“栊翠分花”是红楼梦中第五十回,众人聚在“芦雪庵”用晚饭,忽见宝琴和身后抱着一瓶红梅的丫鬟向他们走来,走近才知抱花瓶的是宝玉。通过建筑空间和宝琴汉白玉雕塑及雕像后的几株红梅,来表现出最小的宝琴到“栊翠庵”采梅花然后分花的场景。“栊翠分花”内种植红梅、“栊翠庵”屋后种植有红茶花、蜡梅、天竺,还建有整个红楼艺文苑唯一完整的建筑院落“栊翠庵”。然而,红楼艺文苑中有一妙玉的汉白玉雕塑不在“栊翠庵”却设在“潇湘竹韵”,名为“妙玉听琴”,这些都寓意妙玉虽已削发为妮,但思想上并没有完全远离红尘。设计者独具匠心的巧妙点缀引人深入联想。

2.5 “芦雪联吟”

“芦雪庵”槿篱竹牖、芦荻瑟瑟;河塘拱桥,以芦竹、芦苇为主要植物,随风摇曳营造出芦花飞舞的感觉。拱桥和“芦雪联吟”芦草榭亭似白雪覆盖,路边的芦苇草白色的花序掩映着太湖石和飘落在园中小道上,营造出开门见雪、冬雪芦荡的粗犷、野趣的自然冬景。赏新雪、吃鹿肉、吟诗、作序,分花又是另一番热闹的景象。

2.6 “海棠吟社”

“海棠吟社”和“芦雪联吟”紧密相连,透过芦苇摇曳的倩影,步入花园小门可以看到,在白色花墙衬托下的4个阴刻的字“海棠吟社”,再入花门是一精致花园,植有各种海棠乔木和花灌木,太湖石板小桥下流水从廊下穿过流到前院的河池中,可以感受到与其他单元不同的另一番神韵。据红楼梦中描述:这日探春诗性大发,恰好贾芸捧来孝敬宝玉的两盆珍贵的白海棠,美如白雪,于是秋爽斋偶结诗社。因此,有吟诗社名“海棠吟社”。院落中海棠含苞,芭蕉滴翠,白墙山影,各式花窗,具典型的江南小院的园林布局。院落广植海棠配置芭蕉等植物,但小院中海棠是木本海棠,而贾芸捧来孝敬宝玉的两盆珍贵的白海棠是草本海棠。但为了在造园中更好地表达主题意境,设计者们采用了木本海棠。墙外环绕小院种植了多品种的海棠有:贴更海棠、木瓜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等,点出了“海棠吟社”的意境主题,续写了海棠花既白如梨花,又魂似梅花的特点。“曹雪芹”石雕立像就坐落在这海棠花海中,塑像形神兼备,造型生动,很好地体现了这位文学巨匠的气质和风骨,突出了红楼艺文苑的文化内涵(图3)。

进入前院引人瞩目的是一组高矮起伏的太湖石砌成的假山,重达4000 t,是南京最大的假山,其植物配置随山势而布,满山叠翠。假山步石如荷叶般轻点在水面,一泓清波荥绕着秋爽斋汩汩流淌。“山水含春”的高额匾字样倒映在水中,使“海棠吟社”春意浓浓。整个院落张弛自然,可以说是园中的高潮部分(图4)。

2.7 “香草园”

“海棠吟社”以南即为“香草园”,这里用蜿蜒起伏的白墙灰瓦的、变换的花窗龙墙将空间自然分割,园中小桥流水、步石垂柳,营造一种或隐或现的空间环境。该园立意“香草美人”,暗喻香菱、芳官斗草情节。君子竹、芭蕉、茶花、梅花、月月红、白玉兰等植物配置与意境相协调,展示具有江南特点的植物文化。营造一种百花争艳,彩蝶飞舞的四季花园景致。

2.8 “香丘”

“香丘”,即“黛玉葬花处”,坐落在整个园子的中间,内植有一片桃林,点出黛玉所葬之花为桃花。其间还有樱花、李花、梅花作为点缀配置其中,春风吹来落英缤纷,林黛玉肩扛葬花锄的汉白玉雕塑立在其中,仿佛看见幽怨凄离缠绵悱恻的林黛玉,来到与宝玉共同葬花的花冢前,边哭泣边唱出那首幽怨凄离的葬花词,哀婉动人。登坡拾级而上,即来到了“香丘”亭,看到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落花景象。“香丘”亭是红楼艺文苑地势的第2 制高点,用太湖石做石阶同时勾勒出山丘的起伏感,顶上的六角亭将“香丘”的景致尽收眼底(图5)。

2.9 “梨园雏缨”

大观园内梨香苑,有12 个天真活泼,纯真可爱的伶官,在贾府演戏,所唱《牡丹亭》“惊梦”、《西厢记》“听琴”等唱词优美,管乐悠扬清脆。贾母划船看戏,“藕香榭”前满池荷花婷婷玉立、清香扑鼻。此处岸上遍植梨花,春雨细细,梨花正浓,营造出荷香、梨花、春雨的动人场景。

2.10 “沁芳钓台”

离开“藕香榭”,沿蜿蜒的河岸数十米来到“沁芳”亭桥,桥边杨柳依依,桂花飘香,在此可以倚在亭内的美人靠上闻香、观花、垂钓、读书。正值三月中,“沁芳”桥边,杨柳吐绿,桃花花开,一阵风过,桃花纷落,片片花瓣落得满地都是。黛玉、宝玉在这桃花纷飞的三月,坐在“沁芳钓台”桥边柳树下的石头上同读西厢。汉白玉雕塑“宝黛读西厢”,体现了“知音者芳心志同”的悠远境界,以小桥、流水、钓矶、桃花、柳树,营造出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

2.11 “药园沉醉”

过了“沁芳”亭桥,沿鹅卵石路,信步来到“药园沉醉”单元。“憨湘云醉眠芍药茵”——宝玉生日,大观园内众人齐聚红香圃,喝酒、猜拳十分热闹。湘云吃醉酒图凉快,来到芍药园山后的一块青石上睡着了。造园设计者独具匠心,根据造园以植物写意的立意思想,结合全园总体设计特点,在此堆山,选用与整体设计相协调的太湖石进行地形整理,营造出自然的山体地形,密植乔灌木桂花、香柏等。在地势起伏的太湖石堆砌成的小径山坡上,广植牡丹、芍药春花萦绕、营造繁华似锦、暖意融融,令人略感闷热、倦怠的植物场景。汉白玉雕塑“史湘云醉卧芍药园”即设在这南坡的牡丹、芍药的花丛中,此处虽无建筑,却让人感受到了灯笼高挂、把酒吟诗、猜拳对歌的热闹场景。

2.12 “蘅芜院”

“蘅芜院”具古典艺术风格建筑的小院落,有前后小院,兼具服务休闲功能。蘅芜是一种香草名,而薛宝钗别号“蘅芜君”,蘅芜院是她的住所。“蘅芜苑”,谐音是“恨无缘”,这正暗示虽然薛宝钗最后如愿嫁给了贾宝玉,但是贾宝玉只爱林黛玉,即使两人结合,也是貌合神离,可见其命运之悲惨,让人在享受生活之余,感悟爱情的真谛,品味人生价值(图6)。

2.13 “长廊”

在园子的最西侧有一蜿蜒的长廊,在起着分割景观空间作用的同时,兼具展销旅游纪念品的功能。与其一路之隔的是明孝陵梅花山和路边的一荷花水塘,可使人凝神荡漾在水面上的莲花,或感受梅花的神韵,或品味百花的浪漫。

3 结语

红楼艺文苑是红楼文化的又一次突破性和独特艺术性的再现,巧妙的造园手法富有感人的意境美,其小巧、精致又丰满,主题立意、表现手法无不鲜明独特,不求形同,但求意到。植物配置以写意为主突出主题,人物雕塑点明主题,建筑小品简小但求意到神似、画龙点睛,寓意深邃。红楼艺文苑充满诗情画意,每一意境单元都给人以亲切,清新之感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叫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可谓是专题园林的经典之作。

猜你喜欢
文苑红楼海棠
文苑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文苑仲美术作品
红楼菊花会
红楼女排
《国韵红楼》
我与《文苑·经典美文》的十年
《大嘴狗》
找春天①
红楼:曲终人散,一片白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