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过程中地塞米松对硬膜外持续性给药产妇发热的疗效研究△

2020-07-08 04:28陈美霞邵冰心陈治君吴思航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江门529100
北方药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硬膜外芬太尼

陈美霞 邵冰心 陈治君 吴思航(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 江门 529100)

随着无痛分娩中分娩镇痛应用越来越普遍,硬膜外镇痛成为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一种分娩镇痛方式[1]。从过往的研究经验来看,常规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发生发热病症的几率较高[2,3],临床证明,发热与致热因子有着密切的联系[4,5],但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未能减少发热率[6]。本研究旨在研究硬膜外腔推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地塞米松对于产妇的作用以及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硬膜外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纳入标准:单胎、足月的初产妇;麻醉使用ASAⅠ~Ⅱ级;研究活动提前告知,并得到其同意。排除标准:麻醉禁忌;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阴道分娩禁忌;体温≥37.5℃,年龄<18岁或>45岁、药物滥用史、胎膜早破≥18h、无乳链球菌携带、有剖宫产指征;产程中若出现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延长或停滞无法纠正等转剖宫产术。

1.2 方法:分娩镇痛方法采用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宫口开2~3 cm,采取左侧卧位,进行消毒处理,在L2~3脊突间隙穿刺,行硬膜外麻醉,置入3~4 cm导管至硬膜外腔,检查无误后,固定导管,注射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668),3 mL,观察5 min确认无不良反应后行以下操作:常规组:硬膜外腔推注负荷量0.15%注射用盐酸罗哌卡因(瑞典阿斯利康公司,国药准字H20140763)与0.5 μg/mL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混合液共10 mL+0.9%氯化钠注射液(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179),1 mL,随后将导管连接镇痛泵。实验组:硬膜外腔推注负荷量0.15%注射用盐酸罗哌卡因(瑞典阿斯利康公司,国药准字H20140763)与0.5 μg/mL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混合液共10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天津金耀集团湖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0019),1 mL:5 mg,随后将导管连接镇痛泵。上述两组连接镇痛泵后,实施8 mL/h微量自控镇痛,保持麻醉平面处于T10以下,镇痛持续至分娩结束。

1.3 观察指标:①采用水银体温计采集镇痛前、镇痛后1、2、3、4、5 h、胎儿娩出时和分娩后2 h产妇腋窝温度(腋窝温度≥37.5℃视为发热)。②记录两组接受分娩镇痛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③记录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年龄、体质量、孕周、基础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体质量(kg) 孕周(w) 基础体温(℃)常规组 50 25.1±2.9 63.0±8.5 39.6±0.8 36.7±0.2实验组 50 26.1±3.3 61.9±9.3 39.2±1.0 36.7±0.3

2.2 两组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比较:实验组实施分娩镇痛后第3、4、5小时、胎儿娩出时、分娩后第1、2小时体温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施分娩镇痛前、镇痛后第1、2小时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比较(±s,℃)

组别 镇痛前分娩后2h 1h 2h 3h 4h 5h镇痛开始后 胎儿娩出时分娩后1h常规组实验组tP 36.7±0.2 36.6±0.2 1.274>0.05 36.8±0.2 36.7±0.2 1.011>0.05 36.8±0.2 36.8±0.2 1.745>0.05 36.9±0.3 36.8±0.2 2.318<0.05 37.0±0.3 36.9±0.2 2.774<0.05 37.1±0.4 36.9±0.2 3.469<0.05 37.1±0.5 36.9±0.2 2.986<0.05 37.0±0.4 36.9±0.2 2.621<0.05 37.0±0.4 36.8±0.2 3.030<0.05

2.3 两组接受分娩镇痛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出现发热、寒战的情况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两组在试验过程中出现恶心等不良反应(P>0.05),无显著差异。见表3。

表3 两组接受分娩镇痛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4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比较[(%)]

3 讨论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是目前常用的两种无痛分娩方式[7,8],硬膜外镇痛是目前产科分娩最为常见的一种麻醉方法。罗哌卡因为新型局麻药,具有药效持久、阻滞感觉及运动神经、毒性低等特点[9];舒芬太尼为μ阿片受体阻滞剂,具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仅镇痛效果强而且镇痛作用持久,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成为硬膜外分娩常用的药物[10],但硬膜外分娩镇痛有产妇发热的报道[11],如何预防分娩镇痛导致产妇发热成为本研究的重点。

当前的报道指出实施分娩镇痛后出现发热的产妇主要与血清 IL-1β、IL-6、TNF-ɑ 等炎症介质浓度有关[12,13]。地塞米松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解热、镇痛、抗炎效果[14],并能抑制止痛物质的释放,阻断疼痛刺激传入,减弱疼痛刺激传导[15]。本研究实验组分娩镇痛第3 h、4 h、5 h、胎儿娩出时、分娩后1 h、2 h腋窝体温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发生发热、寒战几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且地塞米松不影响CRP和外周血涂片结果,对于怀疑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上可通过测定CRP和外周血涂片进行鉴别诊断[16]。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运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地塞米松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有效降低产妇产间发热及寒战风险,且不增加新生儿风险。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硬膜外芬太尼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rhG-CSF 与rhGM-CSF 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国产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对行TURP术老年病人硬膜外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芬太尼,滥用才是毒品
类鸦片止痛药在英国泛滥成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