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2020-07-09 11:55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急诊科54003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3期
关键词:球囊主动脉心衰

张 颖 郑 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心内一科 急诊科 54003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该疾病是冠心病中危险性较高的一种分型,易导致心肌缺氧、缺血,阻塞冠状动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1]。以往临床上对于该疾病主要以介入治疗为首选,但疗效不佳,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选择科学高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PCI因发展迅速,可有效降低病死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作为心脏循环的普辅助性机械装置,具有改善供血的作用。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早有报道,但对于BNP、hs-CRP、MCP-1、Copeptin水平方面研究较少[2]。为此,本文就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BNP、hs-CRP、MCP-1、Copeptin水平的影响做进一步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74.28±5.13)岁;高血压14例,高脂血症18例,糖尿病11例。研究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75.51±5.19)岁;高血压16例,高脂血症17例,糖尿病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2005年ACC/AHA《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3]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胸痛持续≥30min;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者;心功能不全者、精神异常者。

1.3 方法 两组均常规治疗,包括支架介入治疗、他汀类药、利尿剂、硝酸酯类等。对照组给予PCI治疗,采用标准Judkins法、穿刺于患者右侧桡动脉、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冠脉造影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视为介入成功者为冠脉血流分级≥TIMI Ⅲ级。术后继续给予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替罗非班抗血小板凝集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采用8F双腔经皮主动脉球囊导管,体积为34~40ml,置入途径为股动脉,应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置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采用心电图R波触发模式,心率为<120次/min时1∶1反搏,心率为>120次/min时1∶2反搏。治疗过程中,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维持患者APTT正常值的2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时间为3~6d,当患者收缩压>100mmHg(1mmHg=0.133kPa)、心率<90次/min,尿量>30ml/h,末梢循环均得到改善,球囊辅助频率降低至1∶3,待患者稳定血流动力学后,即可关闭并撤除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两组患者均给予1年随访。

1.4 评价指标 (1)临床疗效:根据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评定临床效果,采用三级评分,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心衰、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心功能提高2级;有效:心衰、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心功能提高1级;无效:心衰、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无任何好转且加重,心功能无变化[4]。(2)心衰指标: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治疗前、治疗1年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试剂盒购于深圳晶美生物公司;采用放射免疫法(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生产:美国雅培公司)测定脑钠肽(BNP)浓度,试剂盒购于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武汉新启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测定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北京中科浩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测定羧基端糖基化肽(Copeptin);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24<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衰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各心衰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NP、hs-CRP、Copeptin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两组MCP-1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衰指标水平对比

注:相比本组治疗前,a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上升,心肌梗死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并成为心脏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经相关研究指出,BNP水平与心功能恶化程度呈正比,BNP水平作为人体重要指标之一,可通过监测BNP水平变化评估心肌梗死的严重性,并可对患者预后进行确切的评估[5]。

目前,PCI术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的首选,可使梗死相关心外膜冠状动脉闭塞进行早期开通,但多数患者因年龄、心功能、病情程度等条件有范围限制,无法达到组织水平真正意义的再给予灌注,即“心肌组织水平无复流”,使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增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即心脏循环辅助支持治疗措施,主要是通过心脏与心电触发模式进行同步工作,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收缩期球囊排气、心脏舒张期球囊充气,进而对心脏做功与心脏后负荷起到降低的作用,有利于增加心肌供血、供氧,促进无复流现象的改善,以最大限度稳定机体内环境。BNP属于神经内分泌素,与心功能恶化的程度呈正比,即BNP可准确地反映出患者梗死局部室壁张力的变化、面积[6]。hs-CRP是组织损伤、机体感染标志物,其水平的变化情况可反映出心肌梗死的危险程度,经常规PCI治疗,易诱发炎症,导致内皮严重损伤,且还会蔓延至周围组织,包括心肌组织。MCP-1 又称单核细胞趋化与激活因子,是一种单体多肽,是诱导循环中的白细胞趋化至炎症部位的一种细胞因子。 MCP-1 可能与 HD 患者发生低度炎症相关,可作为单核细胞特异性化学引诱剂,并可促进单核细胞迁移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在其初始黏附于内皮后发挥作用。 Copeptin是反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活水平的敏感指标,具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抗利尿等循环调节效应,还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神经内分泌介质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反映危重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标记物,属于精氨酸加压素原C末端的一部分,在患者体内相对稳定,且便于测定[7-8]。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治疗后,研究组BNP、hs-CRP、Copeptin均比对照组低,MCP-1比对照组高,由此说明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可有效降低患者hs-CRP、Copeptin水平及肾脏损害程度,且安全可靠,并为临床转归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综上所述,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衰相关指标,降低hs-CRP、Copeptin水平,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球囊主动脉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超声诊断CTA漏诊DeBakey Ⅱ型主动脉夹层1例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