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2020-07-09 11:56谢杏强吴世安杨礼明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526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3期
关键词:偏曲矫正术鼻中隔

谢杏强 易 虹 吴世安 杨礼明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526000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临床中治疗鼻腔疾病的常用手术治疗方式,可取得显著疗效[1]。在实际行手术治疗的过程,通常是在手术完成以后,在患者鼻腔部位填塞物质以增加鼻腔内部的张力,采取该方法虽说具有一定的效果,然而同样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及引起血肿损伤,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康复[2]。为进一步提高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本院在术后予以患者实施鼻中隔缝合处理,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择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的91例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均为黏膜肥厚为主的下鼻甲代偿性肥大情况,均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3];(2)最近1个月均未接受其他的手术或激素类药物治疗;(3)临床资料完整并在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鼻窦炎、鼻息肉者;(2)合并手术禁忌证者。根据术后处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鼻中隔缝合组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1.4±2.7)岁。鼻腔填塞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9~54岁,平均年龄(33.6±2.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鼻中隔缝合组:在矫正术后,应用0°镜照明配合可吸收缝线缝合,在线远端打结,持针器纵行夹持针尾部,自左侧鼻腔鼻中隔后上方、中鼻甲前方,贯穿鼻中隔缝合至右侧鼻腔。后续参照这一方式,采取“之”字形持续自后方超前贯穿以实现连续的缝合,在接近切口部位的时候,针自右侧鼻腔贯穿缝合到鼻中隔至左侧鼻腔切口后部,之后于切口部位的前方进针,贯穿缝合到右侧鼻腔部位,之后将切口闭合,最后一针于鼻前庭皮肤部位挂小块皮肤打结并固定缝线。若出现鼻侧黏膜增生的情况,可对方法进行改良,主要是可以在偏曲的一侧使用小块吸棉局部压迫以让鼻中隔居中;针对肥大下鼻甲则可借助射频消融系统对肥大部位实施多点消融,之后予以缝合处理。鼻腔填塞组:矫正术后使用膨胀海绵对双侧鼻腔进行填塞,在填塞2d后可将填塞物取出,在完成手术后可使用生理盐水对鼻腔部位进行冲洗,经检查确定无碎骨片及疑似出血情况可对鼻中隔实施缝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 (1)术前与术后1周,均应用自拟症状感觉评分表,对患者症状感受情况进行评价,具体症状包括鼻塞、鼻痛、头痛、溢泪、耳鸣,症状分值为0~10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感觉越严重。(2)在术后6h两组均根据患者主观感受及患者表情来观察患者鼻腔舒适度情况,若表情症状无呻吟,疼痛轻度为舒适度Ⅰ度;表情稍微变化,在疼痛时呻吟为舒适度Ⅱ度;面部呈扭曲状,明显呻吟为舒适度Ⅲ度。

2 结果

2.1 症状感觉 在术后1周,在各种自觉症状评分上,同鼻腔填塞组相比较,鼻中隔缝合组患者评分较术前的降低幅度更佳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患者自觉症状感受评分比较分)

2.2 鼻腔舒适度 在鼻腔舒适度情况上,鼻中隔缝合组患者舒适度Ⅰ度占总数的比例明显要高于鼻腔填塞组(P<0.05),见表2。

表2 术后6h患者鼻腔舒适度情况对比[n(%)]

3 讨论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临床中常用于治疗鼻腔疾病的方法,可取得显著的疗效,然而因手术治疗常可导致鼻腔形态变化,因此在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处理以重塑鼻腔形态,促进患者康复[4]。常规针对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的术后处理,通常是采取鼻腔填塞的方式,该处理方式可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填塞海绵可让黏膜归位及让鼻中隔居中。(2)填塞处理可以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这样可以避免术后患者出现鼻中隔血肿情况,消除死腔及预防感染发生[5]。(3)鼻腔填塞可预防鼻腔粘连,促进患者康复。但是鼻腔填塞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如传统鼻腔填塞中常常是使用凡士林纱布、膨胀画面进行填充,使用这些填塞材料填充鼻腔常会让患者舒适度降低,且填塞物抽出时患者也常会出现剧烈的疼痛,使患者难以耐受;鼻腔填塞还容易引起中隔血肿及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6]。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开始提倡使用鼻中隔缝合的处理方式,该方式以照明镜配合可吸收缝线进行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可取得独到的效果,术前对术腔的完整封闭,降低术后患者的出血量及血肿并发症发生率[7]。此外采取鼻中隔缝合方式还不会对鼻腔黏膜造成摩擦损伤,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在操作过程中,医师也可以有效的观察患者鼻腔内部的情况,这样可更好的处理鼻腔状况,且如果发现患者出现鼻腔粘连也可以让医师在以第一时间使用鼻黏膜收缩剂来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提高患者的鼻腔舒适度,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本文结果显示在术后1周患者自觉症状评分较术前的降低幅度上,实施鼻中隔缝合患者的评分降低幅度要比鼻腔填塞患者更显著,此外结果还显示在术后6h的鼻腔舒适度上,鼻中隔缝合组舒适度为Ⅰ度的人数也明显比鼻腔填塞更多,该结果提示采取鼻中隔缝合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处理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中接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的患者,应用鼻中隔缝合处理可取得比鼻腔填塞更佳的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的自觉症状及提高患者鼻腔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偏曲矫正术鼻中隔
鼻中隔偏曲要手术吗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音乐干预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的影响
眼睑外翻矫正术的护理
改良Fasanella-Servat法上睑下垂矫正术疗效观察
口腔正畸矫正术中弓丝的应用分析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鼻中隔矫正术后采用鼻中隔褥式缝合的疗效观察
鼻中隔骨折10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