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2020-07-09 03:15陈鹤天
北方音乐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创新

【摘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在教育体系中逐步引入了音乐、美术等艺术类教育项目,这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表达能力,使学生实现全面综合发展。随着立德树人教育改革的深度推进,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很多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音乐教育改进优化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音乐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既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思想与情感传递的主要工具,现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学习与就业压力,多元文化的冲击也让学生们陷入了审美迷惘,音乐教育的实施既能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又能够让学生们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学业与生活。如何基于教育改革及学生成长需求实施高效教育改革与创新也就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9-0179-02

【本文著录格式】陈鹤天. 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北方音乐,2020,05(09):179-180.

荀子在先秦时期就对音乐对人情感的影响与作用展开了深度剖析,《乐论》中指出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深刻而迅速的。音乐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音乐赏析与表达技能,更要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触音乐,将音乐成为学生体会与表达的重要工具。当前很多高校并没有开设音乐专业或在非艺术类学生中实施音乐教育,这也使得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被逐渐忽略,音乐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不利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塑造。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功能分析

音乐是审美教育和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熏陶影响是全方位的,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的当下必须要重新认清音乐教育价值,围绕其主要功能展开深度分析。

(一)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贝多芬指出“音乐比哲学更具智慧”。音乐带给人们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音乐本身,作为历史作为悠久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具有较强的普遍性与感染性,听众和演奏者能够在音乐中享受美好、放松心情,实现精神思想的共鸣。音乐教育中教师带领学生聆听和解读音乐作品能够更好地感受作品之美,审美教育也具有具有了非常积极的价值,学生们有效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感悟作品描绘的情景,通过长期训练和感受他们将能够更好地把握作品情感,这对于他们审美能力的形成是非常积极有效的。美育功能能够有效培养广大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表达体现在多个方面,学生的生活将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二)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

教育传递了生产经验与社会生活经验,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文化的传承,最终实现培养人的目标。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继承与发展面临着挑战,高校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具有传播范围广和传播形式普遍的特点,能够给广大高校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我国传统音乐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和地域,不同地区诞生的音乐文化差异显著,进而导致音乐风格变化明显,通过高校音乐教育的有效梳理能够将这些内容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最后音乐教育能够让音乐文化变得活灵活现,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学习及互动变成直观的思想和情感,音乐文化也将因此得到更好的传承[1]。

(三)音乐教育的社会交往

音乐是世界的通用语言,创作者与表演者期待通过将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传递给广大受众,音乐教育是人类思想与意识的直接呈现,音乐教育的实施能够建立音乐与学生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使得学生的思想意志及人格品质得到熏陶和培养,使得学生们能够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用于实际。高校校园里的音乐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们参与其中能够在师生面前更好地展示自己,他们的自信心也将得到极大提升。当前高校音乐活动非常多样,合唱活动、乐器演奏、不同风格作品的独奏等等,这些音乐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与文化交流,学会接纳不同文化,实现学生间的和谐相处,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将帮助学生们在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分析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音乐教育的实施不仅仅有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有助于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培养。历史文化积淀与文化传承使得我国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音乐教育体系,但高校音乐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高校师生对音乐教育认知不足

音乐是高校教育体系中较为特殊的一门学科,很多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实施并不重视,这在一些理工科院校表现得尤为明显,音乐教育被列为选修课程。音乐只有在学校组织各项活动时才得到关注,学校内音乐相关的社团也主要依靠学生兴趣爱好自主设置。音乐学科缺乏系统和专业的规划,非艺术类专业的音乐教育发展较为缓慢。高校学生同样对音乐教育缺乏清醒认识,他们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学习及相关知识研究之中,音乐更多地作为调节生活与学习节奏的工具,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学习音乐,这就导致学生们缺少系统性学习意识与学习态度。还有一些学生因为个人兴趣及认知问题而很少参与音乐学习,统一的音乐教育与实践活動难以实现,音乐教育发展面临困境[2,3]。

(二)高校音乐教育方式较为陈旧

高校音乐教育受到传统音乐教育思想与教育方式的影响非常显著,以考试为首要目标的音乐教育理念使得音乐教学教育以考试为导向,陈旧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音乐课堂很难形成良性互动,音乐教育总体效率不高。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学生对音乐的主要兴趣主要集中于乐器和音乐表达方面,对音乐相关的理论知识兴趣缺缺,学生们的兴趣无法得到提升也就难以融入音乐课堂,总体教学效率提升缓慢。音乐教育对学生素质提升的过程相对缓慢,很难在短时间内发挥立竿见影发挥效果,教师教学方式的陈旧与教学模式的落后导致了学生们积极性不强,音乐教育难以充分迎合学生们的需求,引导学生们充分融入课堂。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创新
独立学院音乐专业创新学分教学管理策略探究
关于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的发展及建议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