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0-07-09 03:31张新平
学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培养策略

摘 要: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积极关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手段,使得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稳步提升基本的语文素养及能力。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在全面了解中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后,明确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制定出科学的施教策略,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全面提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2-00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2.031

初中階段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除了要提升基本的学习能力外,还应该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必然要求,需要语文教师给予高度的关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强化基本的语文素养,还会对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就需要语文教师积极地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应用科学的教学方略,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中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概述

(一)语言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关注语言能力的提升,所谓的语言能力重点包含着识字能力、阅读能力等,当学生初次接触语文知识的时候,还是需要重视语言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字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除了让学生学会识字之外,还应该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明确文字是创作的重要基础。阅读能力,就是学生除了要理解字面意思之外,还应该理解字里行间传达出的文章主旨,这样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也能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能力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能力,属于学习阶段需要让学生必备的能力,表达能力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输出,通过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运用科学的表达手段,抓住核心,使用较为通顺的逻辑语言叙述成文字加以表现。

(二)人文内涵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提出,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体现出来,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人的内涵中涵盖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思维广度。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为广阔的语文世界,同时也能开阔自己的眼界,无论是接触诗词歌赋还是散文小说,都能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蕴藏的思想感情,这个体验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丰富自己内涵的过程。语文是一门注重人文内涵的学科,在为学生普及知识的过程中彰显出一种艺术价值,鼓励学生用自身的体会去感悟作者的才情,在接触和了解不同作家的作品时,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鉴别作品的实质,努力成长为脱离低级趣味的优秀人才。

二、中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促使语文教学长远发展

在社会稳步发展的整体进程中,学校教育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面临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学校教育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了解,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等进行严格的考查,由此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价值。只有学校教育积极地践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才能实现更为长远的发展目标。教师需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给予高度的重视,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通过不断地适应新时代的基本教学要求,使得教学实践逐步地改革和优化,以此更好地完成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任务。

(二)适应新课改的客观要求

在新课改的具体实践中,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成为重点关注的目标,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关注学生的主体价值,同时督促其发挥出主体作用,保证更好地进行现阶段的教学指导[1]。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对于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帮助,如果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无法保证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因此通过适当的改革和创新,能够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条不紊地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工作。

三、中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稳步提升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也是新课改提出的必然要求。在初中语文学习实践中,应该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视为重要目标,采取科学的培养策略,让学生真正地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使之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正面的影响,也让教育工作者积极地转变思想观念,更好地认清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一)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如果没有积极地落实阅读教学,将会导致语文学习变得呆板乏味,毫无灵魂。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语文知识具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字和词,因此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遇到的阻碍较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也能进一步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指导,博览群书。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某些课文会涉及名著的选段,比如《水浒传》《骆驼祥子》等,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优质的条件,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课文的同时,积极阅读一些经典书籍,将课堂教学和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适当融入阅读分享的环节,使得学生可以有足够的空间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彰显出来,使其努力提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阅读活动。在开展阅读活动的时候,可以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个性化的阅读活动,这样他们能够依照自己的选择去接触多种多样的优秀书籍[2]。

中学生往往面临着多重压力,特别是中考压力使得他们在学习中常常表现出焦虑的心态,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空间环境,使得学生认识到文学积累的现实意义,通过博览群书使得自身的阅读能力得到稳定的提升,为中考的语文写作不断累积素材。教师还应该为学生阐述阅读的好处,同时积极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选取更为多样的优秀图书,通过适当的展示,让学生对部分情节产生浓厚的兴趣,吸引他们参与到相应的阅读活动中。

(二)稳步落实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初中语文的学习实践中涉及多种多样的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保证语文核心素养的穩步提升。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举措,因此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想要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就应该重视多读多背,通过不断地优化语言结构,使得自身的语文学习基础更加牢固,由此稳步地强化基本的语文学习水平。

基础知识的学习涵盖着字词、语句等多方面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强化对字词和语句的理解,可以督促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古诗、文言文的背诵活动中,由此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使得他们对语文知识拥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比如在学习到诸葛亮的《出师表》和陶渊明的《饮酒》时,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背诵,使他们掌握一些经典的句式,通过不断积累,逐步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然后贯穿于整个学习实践中。

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可以适当地设置相应的游戏检测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飞花令的方式,让学生的积累充分地展示出来,由此做到活学活用,验证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基本的运用能力。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重要一步,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通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得学生可以在日常实践中轻松地引经据典,逐步强化核心素养。

(三)写作实践中逻辑思维的训练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想要稳步提升核心素养,应该积极地重视写作能力的提升,在写作实践中可以彰显自己的语言逻辑水平[3]。在课堂之上,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表达对于写作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学生对自己所写文章的简单概述,能够检验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真正地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改善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为核心素养的提高创造优质的条件。

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仿写,这个仿写的过程并不是让学生照抄,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逻辑思维,重新整合一篇新颖的文章,这个过程对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有着较大的帮助。比如在文章《孔乙己》中,鲁迅描写孔乙己形象时运用了一种讽刺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较大的帮助,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仿写,让学生根据自己接触的人和事进行仿写,这样能够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又能提升其写作水平。这样的仿写新颖有趣,同时也具有实际作用,在仿写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使其逻辑思维得到有效的活跃和锻炼。

(四)倡导学生积极进行反思

想要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应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地鼓励学生不断进行反思,总结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科学的手段解决相关问题,以此稳步地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水平,同时也能让自身的核心素养得以强化[4]。

这个反思的过程需要学生全身心的参与,通过在语文学习中接触到的写作训练、阅读训练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并在这个过程中明确自身的不足之处。通过有效的反思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进一步强化,阅读和认知能力稳步提高,这对于提升语文素养有着较大的帮助。

四、结语

本文重点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通过积极地分析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明确其提升的基本价值,在综合分析相关对策的过程中,清楚地规划教学实践中应该采取的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孙启彬.语文素质教改背景下国学经典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9(17):243.

[2]赵甍源,黄真金.新媒体时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变化及应对策略[J].语文建设,2019(17):74.

[3]经鑫.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9(25):58.

[4]韩小龙.后现代语境中的反语言现象研究——兼谈中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J].课程教学研究,2019(7):11.

作者简介:张新平(1968.3— ),男,汉族,甘肃庄浪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培养策略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