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教学管理观下的高职教育管理探讨

2020-07-09 21:10王国龙
关键词:发展策略高职教育问题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管理的不断发展,关于教育管理主体的讨论与研究不断深入。目前主体教学管理观由于对管理者和施教者主体性的确定与重视,逐渐受到重视。在高职教育管理体系中,如何根据主体教学管理观的指导,实现对管理角色的调整与优化,则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从高职教育管理改革的背景出发,结合主体教学管理观的简单阐述,分析当前高职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对高职教育管理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主体教学管理观;高职教育;问题;发展策略

0 引言

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职教育受到关注与重视,为国家建设发展提供优质人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但是时代的压力对高职教育管理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于主体教学管理观的指导,加强教育管理主体的构建,则成为明确管理责任,落实管理策略的关键内容。

1 主体教学管理观概述

主体教学管理观是一种发挥管理者和施教者的主体性,以利于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教育观。这种教育管理观形成的前提基础是对人的本质自由性的认可。随着现代教育中人本理念的不断渗透,教育对于人的本质自由性的追求呈现出明显趋势,而主体教学管理观则能够从人的本质出发,实现对主体价值的发掘,进而促进主体的全面发展。

在主体教学管理观的指导下,高职院校中管理者、施教者的主体价值,以及彼此的关系对于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实际情况来看,管理者、施教者的主体构建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不同教育主体角色之间的冲突则影响了教育管理的实际效果。

2 主体教学管理观下的高职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依据主体教学管理观要求,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施教者以及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性应建立在协调统一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保证各自的主体价值,并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但是,从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实际情况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普遍:(1)管理者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存在误区。管理者通常处于教育管理的中心位置,但是由于制度建设不完善,管理者动作动力不足,失去对主体价值的认可与践行,此外,在管理工作不规范、管理不系统、管理不具体等因素的影响下,管理者的主体性得不到有效发挥。(2)教师对自身主体责任的落实不到位。教师是落实教学管理规划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依然处在被动接受授课安排的层面;同时对学生的主动了解较少,难以及时全面地反馈到教育管理层面,导致教育管理决策难以达到预期。(3)学生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忽视。在高职院校,学生通常处于被管理的位置,学生的需求被忽视,这不仅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也增加了教与学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3 主体教学管理观下的高职教育管理发展策略

3.1 创新教育管理理念,指导教育管理实践

在主体教学管理观的渗透下,高职教育管理发展需要理论层面做出调整,即针对不同主体在教育管理中的位置,渗透相应的教育理念。强调民主理念在教育管理中的渗透,根据主体教学管理观要求,管理者、施教者以及受教育者均应该处于主体角色之上,彼此平等的关系需要民主理念的支撑,所以,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理论体系建设中,应从民主的角度出发,协调管理者、施教者以及受教育者的关系,以形成民主管理氛围。强调人本理念在教育管理中的渗透,前面已经说明人的本质的自由是主体教学管理观的前提基础,因而高职院校应结合管理者、施教者以及受教育者的各自发展需求完善理论体系,指导教育管理发展。

3.2 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育管理

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学校应完善相关机制,为学生表达诉求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信息化教育管理背景下,学校应利用信息系统,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查、演技,并明确分类,摸清学生在自我发展中对学校教育管理提出的要求,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想、行为层面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引导、纠正,确保施教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效契合;另一方面注重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激发学生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发表观点,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促使学生依据主体地位,发挥教育管理优势。

3.3 激发教师参与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应优化教师管理制度,针对教师的主体地位,设计教育管理参与环境。教师的主体作用主要在专业教学层面得以发挥。从课内教学来看,学校应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引导教师参与课题项目研究工作,结合校本教育要求,基于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制定专业教学方案,并依据学校的要求加以落实。从课外教学看,教师应融入学生实践探究项目之中,通过与学生的主动交流,获取丰富的教学信息,并針对学生的发展需要,调整课外教学辅导模式,激发学生实践参与热情,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体现教师在课内外教学指导中的价值。

3.4 优化教学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教育管理机制

不同教育管理主体关系的有效协调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安排。高职院校在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制度的优化与调整,为管理者、施教者以及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发挥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例如优化奖惩机制,落实激励策略,激发管理者的管理责任意识,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完善教师管理机制,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提高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的渠道,落实教师的教育责任;完善学生管理制度,确定基本的制度规范,激发学生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规范学生的参与行为,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

4 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教师、学生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根据主体教学管理观的指导,高职院校应强调管理者和施教者的主体价值,从人本的角度分析师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并营造良好的教育管理环境,推动教育管理工作的协调落实,这样高职院校才能为国家建设发展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春燕.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7):5-6.

[2]杨培灵.主体教学管理观下的教育管理探究——评《分层次教育管理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02):133.

[3]曹娜.主体教学管理观下的高职教育管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4):46-47.

作者简介:王国龙(1973-),男,吉林长春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高职教育问题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