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与探索研究

2020-07-10 04:50王丽
传媒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网络育人微信公众号高校

王丽

摘 要:国家高度重视新媒体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本文基于高校学生新媒体建设及丰富青年学生在校生活的必要性,以江苏护理职业学院“苏护青年”官方学生微信公众平台为例,对其运营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高校;学生新媒体;微信公众号;网络育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1-000-0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智能手机普及下,手机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学生使用微信的人数及频率越来越高,手机已经成为他们获取社会信息、关注时事热点,认知社会的重要工具。随着各大高校的学生微信公众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的蜂拥而至,现已渗透青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青年学生网络语言表达提供了重要平台,同时也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机遇与挑战的双重影响。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政治立场、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已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全媒体时代正改变着大学生话语的特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媒体融合加快发展过程中运用全媒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育人成效,已成为亟需讨论和解决的新课题。”[1]本文以江苏护理职业学院“苏护青年”学生微信公众平台为基础,浅谈几点看法。

二、“苏护青年”概况及运营原则

(一)构建党领导下的“苏护青年”

公众平台成立于2014年4月,由校党委直接领导,学校党委宣传部具体指导,学校团委为具体责任部门。早期“苏护青年”仅作为青年学生交流平台,现已成长为思想引领的重要平台、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师生成长的重要园地[2]。

(二)打造特色“媒体联盟矩阵”

在党管媒体的要求下,校园意识形态严峻的环境下,以“苏护青年”为领头羊,打造了具有特色的校内团学新媒体联盟工作矩阵。将校内多个公众平台,例如学工部、团委、二级学院、图书馆等部门开通的账号组成联盟,进行归口管理,出台了相应的工作管理办法,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管理规范,且每年都会进行考核评比。

(三)培养一批“信念坚定”的媒体人

日常运行由在校大学生组建的媒体团队负责,管理及运行人员均以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且文字功底扎实的在校大学生为主,配有专职指导老师负责文创作品的把关。团队坚持以“五度思政教育法‘即政治的高度、科学的尺度、文化的厚度、情感的温度、创新的力度”为指导原则,进行文化作品的创作,精心培育校园文化品牌。

三、“苏护青年”运营与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苏护青年”的媒体团队积极响应会议精神,创新工作方法,以学生视角去关注青年学生校园生活需求,以引领、团结、凝聚和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开辟多类实用型版块,独具魅力的文创作品、丰富的学习资源、个性化的保障服务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推崇和青睐,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开辟了大学生思政引领的新载体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此在把准方向,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下,把学生思想引领作为第一要务,走近学生、引领学生,主动掌握大学生圈的主流话语权,主动抢占网络育人阵地,传播好声音,为学校大学生思想引领开辟了新的载体[3]。

1.传播主流思想

当前,校园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巩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台,“苏护青年”将主流思想与新媒体有机融合,以生动活泼的文创形式,及时传播党的主流声音、转载党的主流媒体报道,在青年学生中形成强大的正面宣传阵势,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2.弘扬优秀文化

校园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师生成长的重要园地,“苏护青年”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的文化为主线,创作关于红色革命文化、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等生动的文创作品,让青年学生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魅力,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成效,从而不断强化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3.引导网络宣传

校园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舆论引导的重要渠道,“苏护青年”肩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把握话语主动权,及时关注时事热点、传播正能量,占据网络宣传主导,积极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社会事件,有效化解消极网络舆情,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规范和价值导向[4]。

(二)搭建了凝聚大学生的新平台

“苏护青年”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行以大学生利益需求为出发点,以方便在校生的校园生活为目的,专门开辟不同的服务模块,在服务学生及与学生互动中,不知不觉让学生融入新媒体运用当中,不断增强学生与新媒体之间的黏性,让其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1.校园自助服务功能

校园生活非常琐碎,为了能够方便在校生的校园生活,保障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平台专门设有第二课堂登录口、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预约、学习资料查询、急求特辑、课表查询、成绩查询、失物招领等功能,非常实用,深受在校生的欢迎,运行中还会经常面向在校生进行调研,不断改进版块的功能。

2.青年学生发声路径

大学生权益维护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以学生权益为出发点,关注青年学生诉求,利用平台倾听和收集青年学生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每年接收青年学生网络诉求及回复青年诉求万次以上,使大学生在学校有归属感,从而拉近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爱校情怀,构建了和谐的网络精神家园。

3.青年学生交流空间

为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让在校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苏护青年”开设《苏护电台》《我在风中唱给你听》等的特色栏目,以讲故事、唱歌、诵读的形式传播能量,文创作品均在老师的指导下发布,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收听频率高,互动效果好,达到了引导青年学生向善向上的目的,为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三)增添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手段

“苏护青年”架起学校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为与青年学生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团学部门灵活运用新媒体手段推动大学生组织的各项工作开展。不仅如此,我们还利用“苏护青年”发布文件、通知、公告、网络投票评比等,使传统的纸上办公逐步迈向信息化,做到简化工作流程,精减会议、文件、简报,使学生管理实现扁平化运行的工作模式,让新媒体运用成为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手段[5]。

四、“苏护青年”运营成效

“苏护青年”自成立以来,发布的作品深受青年学生喜爱,关注量逐年上升,从不进行强制性关注,流失量较低,推送数字以2018年为例,图文消息约260条,其中原创图文信息有约210条,占总推送约80%。近年来,经常冲榜中国青年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综合影响力TOP100的排行榜。短短的时间内,经过团队不断努力,制度不断完善、理念不断创新,平台的运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曾获得由中国青年报社评选的“全国职业学院新媒体百强”称号,现成功入选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苏护青年”学生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在学校里有归属感,为强化学生思想引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提升学生管理水平开辟了新的路径,同时也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的生力军,着实增强了网络育人实效。

五、结语

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网络已成为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平台,高校应该抢占这一阵地,用好这一阵地。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的管理,要高度重视学生媒体平台及媒体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信念坚定,高水平高素质媒体人,要从大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创作喜闻乐见的文创作品,增强微信公众平台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青年学生中传播主流思想,使学生媒体平台成為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参考文献:

[1]黄嘉富.提升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话语感染力[N].中国青年报, 2019-9-19.

[2]阮日敏.浅析微信公众号在高职院校舆论传播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7):49-50+191.

[3]罗莎.高校团学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轻工大经管分团委”微信公众号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01):20-22.

[4]陈芊羽.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体平台建设[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0):82-83.

[5]黄颖,吴婷.绿色校园微信公众号运营管理研究[J].北方经贸,2018 (10):52-54.

猜你喜欢
网络育人微信公众号高校
浅析高校易班平台的育人优势
“生活世界”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构建启示
基于易班平台的第二课堂教育探讨
“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建构
微信公众号在高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个人微信公众账号运营优化方案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