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路径微调的实践分析

2020-07-10 01:45王伟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微调实践小学数学

王伟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中,教材、教师、学生是三大主体,教材是教师的教学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保持较高的教学效率,就必须维持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微妙关系,让学生对教材充满探索欲望,学生学习过程感到愉快,教师寓教于乐。对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路径进行微調就是实现这一点的最佳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向这一方面靠近,以此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路径微调的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路径;微调;实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教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之外,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小学数学教材中,各种课程被分为一个个单元,每个单元都代表了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部分数学知识,包含若干个知识点。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按部就班的形式进行教学,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对学生的学习非常不利。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对单元教学路径进行微调,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教学中,单元教学是较为完整的教学单位,整个学期教学中,单元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知识、技巧、思想方法等都是通过“单元”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可见,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已经成为教师非常依赖的教学方法[1]。近年来,在对单元教学方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以下几点值得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思考:第一,单元教学中,不同的课程内容除了能够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知识,还互相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单元内部联系的重要性;第二,教师在单元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新课、指导练习、复习课、考查课以及评价课”作为教学模块,进行系统性的教学设计,修复课型出现断层的问题;第三,从自然生长的视角,教师可以进行“种子—发芽—生长”式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成长;第四,教师可以实现个性化单元教学,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以上内容对教材、教师、学生三大主体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些视角依旧是停留在教材上的。在进行单元教学过程中,若教师碰到不同时符合三大主体的情况时,教师需要偏向学生,对自身教学形式进行调整、对单元教学路径进行微调,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路径微调的实践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中,“路径”指的是教师心中已存在的单元教学结构,但是由于学生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为了符合学生的学习发展,教师不得不做出相应的改变,此时,就引出了“微调”的概念。“微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对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对学习资源进行拓展和补充,最终达到改变单元教学路径的目的。当然,对单元教学路径进行微调,并不是指教师对原来的教学路径进行否定,而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恰当形式的改变,可以说是整合或拓展。

(一)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在《大数的认识》单元教学中,学生接触到了大数字的学习,也是整数数字教学的结束阶段。“大数”是指万以上的数字,学生的学习背景是已经掌握了万以内的整数数字学习,大数字教学是对万以内数字教学的巩固和拓展[2]。在该单元教学中,提出了比万更大的单位,那就是亿,千万之后的万万就是亿,这也是课程教学中的最大单位。单元教学中,共分为几类教学内容,如“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等,这也是教材向学生发出的“善意”,可是学生却未必领情。学生在了解了亿的单位之后,再去学习十进制或其他内容时,学习兴趣将会大打折扣,那么教师一定要按照教材排好的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吗?为了让学生完成完整的单元学习,教师可以对单元教学路径进行微调,采用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将“亿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内容往后移,先让学生学习十进制以及数的产生等内容。在了解了这些内容的前提下,学生对亿以内数的学习的兴趣达到了顶峰后,再进行学习,就能够收获非常大的成效。

(二)配合学生形成的学习规律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自己的学习规律,在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全力配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在学习图形时,学生在一开始关注到的往往是图形的整体结构特点,然后再慢慢地注意到图形的其他元素,最后才能够兼顾图形的多种元素,这也是教师在设计单元教学路径过程中所需要重点考虑和遵循的内容[3]。例如,在《三角形》单元课程中,共分为几个教学模块,三角形的定义、底与高、三边关系、内角和以及外角和等。一方面,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对三角形进行具体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内外角和进行具体的认识,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能够初步回答一些问题。在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历准备阶段、新知识的获取、深入学习以及评价学习几个阶段,甚至已经形成了规律,要想让学生快速、准确地学习到相关知识,教师就必须配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准备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一些三角形事物的图片,让学生对三角形图形产生印象,为新知识的讲解进行铺垫。在新知识教学与深入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具体分析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围成了三个内角,三个内角相加等于180°,且三角形的三条边也存在某种关系,任意一条边不能大于其他两条边的和。在评价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内容、学习感受、学习效率等进行探讨,尽量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内容,也积极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最后再归纳总结。

(三)对概念化路径进行调整

除了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形成的学习规律,概念化路径也是教师可以微调的路径之一。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单元教学中,小学数学教材原先的安排是先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高,后学习梯形的概念和高。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图形,这也是这两种图形能够成为一个单元的原因。既然是学习平行四边、梯形的概念和高,那么为什么不能统一学习概念、统一学习高呢?让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学习两种图形的概念和高,学生能够互相验证,学习效率更高。在概念方面,两种图形比较相近,上下两条线都是平行的,都有斜边。并且梯形相当于一个平行四边形加上一个三角形,每一个梯形都可以切割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每一个平行四边形加上一个合适的三角形也可以拼成梯形。在高的方面,两种图形的高更相近,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一样的,因为求取两种图形高的方法一样,画高的方式也一样。基于以上内容,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做出改变,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高”+“梯形的概念和高”模式转变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一一对照,找出其中的共性,加深学生对于本单元内容的认识。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单元教学路径进行微调很有必要。教师需要基于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现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重组单元教学内容,配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对概念化路径的调整等。

参考文献

[1]陈龙亮.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分析[J].中华少年,2018,43(14):201-202.

[2]朱震绯.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路径微调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教育,2019,15(39):150-153.

[3]崔仲江.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渗透路径[J].中华少年,2018,26(11):222.

猜你喜欢
微调实践小学数学
乐海乐器“微调轴”研发成功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我国的民族优惠政策应往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