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路径的优化前瞻

2020-07-10 11:22郑妍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1期
关键词:民族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

郑妍

摘 要: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对民族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民族教育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教育发展的特征,归纳民族教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教育优化路径,实现推进民族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民族教育

一、习近平关于民族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

(一)习近平关于民族教育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民族教育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探索中总结出的一系列重要的观点,这些思想又反过来进一步推进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教育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要建设教育强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二、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各民族团结的关键,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民族教育的根本任务。三、强调“扶贫先治愚”,在扶贫工作中要落实好扶志和扶智二者的相互结合,坚决打赢教育的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充分利用民族教育的基础性和渗透性的优势,积极培育各民族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建设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民族工作重要内容。由一系列举措可见民族教育在民族工作中占据的地位非同一般。

(二)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升华

1.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存在的新阶段

“中华民族”的概念被认为最早由梁启超提出,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提出,引发了学术界的讨论。他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在、自觉的民族实体。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涵义,周维衍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主要是通过和平与战争两种方式来实现的,从宏观角度看,和平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常态,暴力是形成共同体的手段。到2014年,习主席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学界热点话题。

李贽、王冬丽认为在民族实体自在、自觉两种存在状态的前提和基础下,习主席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将中华民族实体的建设提出了第三个阶段的要求,即中华民族实体形成建设时期的自为存在阶段。这一阶段中,中华民族掌握了自身的发展规律,对自己民族实体的形成建设有了科学依据。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历史上积淀而成的中华民族为基础形成的以共善生活为价值导向、具备共同复兴关怀的中国国民聚合实体。

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提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表述,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出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升了一个高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应致力于促进各族人民生成互助互爱、荣辱共享、命运与共的意识。

全体中华儿女在共同的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良好归属体验、所秉持的共善价值信念以及所具备的能动关怀意愿,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在意识”、“自觉意识”、“理论意识”和“实践意识”存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个体意识中。“自在意识”指即使人们不知道“中华民族”是否存在,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共同体” 是自古以来就客观存在的。近代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携手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人民意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新世纪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而不断实践中不断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有了“自觉意识”后,人们不仅停留在认识的表面,而是将这种意识化为内在,并愿意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繁荣付诸行动,将“意识”当成内驱力,指导自己根据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作出相应的回应,在实践中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就是“实践意识”。当探索发展到一定阶段,则会形成相应的理论,再通过实践不断地检验后,理论就会变得越来越成熟,从而上升为基本的治国理念。

二、新时代民族教育发展的特征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國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下背景,我国民族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挑战,展现了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民族教育基础薄弱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处在国家腹地或者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等存在较大等差异,对生产力对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民族教育失去了赖以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民族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束缚,导致民族教育与全国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大,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教育不公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成为现阶段我国民族教育面临的难题。

(二)民族教育面临新任务

在加强国家认同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教育面临新任务,对民族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挑战。将民族教育与“五个认同”进行有机结合,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五个认同”的渗透,是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民族特色文化走进校园、传承发展优秀中华文化,处理好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认同等问题,是民族教育肩负的另一重大使命。

(三)多元文化交融的教育新局面

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交流交往中也都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借鉴与吸收彼此的优秀文化成果。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民族地区的改革和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各民族人口的流动数量和频率大大增加,各民族对交流交往交融的诉求不断增强。多民族、多文化和多交流的新现象促使民族教育打破传统的封闭格局,形成了多元文化一体的教育新局面。

三、民族教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作用

人的思想观念与意识受环境影响,民族教育恰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提供了基本条件,比如一定的物质基础、足够的交流交往空间、共通的语言、正确的意识观念等。

(一)教育资源共享保障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物质利益,使人们对生活现状感到满意,是共同体意识产生或消亡的决定性因素。党和国家意识到了“三大差距”对我国各族成员利益造成的影响,通过进行有差别的公共政策,对民族教育的倾斜投入,提高了我国民族教育的总体水平,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增加了各民族受教育机会,提高了我国民族教育水平。教育资源的共享,满足了我国各族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缓解了各民族关系,公平教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提高了各族人民对社会的满意度,进而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教育提供交流互动场所

各民族交流交往的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场所,教育的公共服务性将不同的民族聚集到一起,实现了低成本的交流互动。因教育政策的引导和倾斜,不同民族的学生离开自己的常住区域,到其他民族地区或者非民族地区求学,学校便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交流交往的重要场所。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下,不同民族的个体在经过对彼此文化的接触、了解、相互影响、不断整合和吸收的过程中,增进了彼此的认同和接纳,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教育促进共通语言的习得

语言是影响交往的重要媒介之一,语言不通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超越自身民族语言之上的相通语言的生成是不同民族之间交往的重要保证,只有在有效、顺畅的交流中,各民族才能相互理解和包容。在共通语言形成的过程中,预示着各民族成员对语言的认同。随之发生改变的是各民族成员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催生了共同的精神价值。我国坚持将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并同时鼓励和保护民族语言发展的政策,让我国各民族在传承和发展自身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四)教育培养“意识三态观”的形成

钱民辉教授认为意识三态观由意识形态、意识生态和意识心态所构成。这三态相对应了国家、地方或民族和个体三个层面,由此与民族教育相联系,从意识三态上对民族教育的意义可以分别对应为培养了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

培养政治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上形成的命运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民族教育注重各民族成员的思想引导,强调各民族成员有国家统一、主权神圣不可侵犯、领土完整的国家意识,注重培养各民族成员的“五个认同”,实现各民族在政治上的认同。

培养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具有内聚性、亲和性和排异性的明显特征,强烈的感情色彩能在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关键时刻激发出各民族人们强大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当前的民族教育,在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增强少数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通过学校教育的正确引导,各民族不断自觉关注中华文化,积极地保护中华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认同。

培养情感认同。对于民心,古人早就为我们总结了经验教 训。“得民心者的天下”、“民之所向”、“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等名句无不体现着民心在治国理国过程中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族情感包含了自发对本民族英雄、同胞、语言、文化、服装、生活区域等等热爱和自觉以整个民族为对象,以此产生民族自豪感,自觉地关心民族的命运。民族教育通过民族团结方式进行传递,让各民族认清自身对本民族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也将自己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教育优化路径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理念下,我国的民族教育发展应当遵从育人为本的原则,服务社会的目标。在民族教育事业的实践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从而实现民族繁荣、国家富强。

(一)加快民族教育发展,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一方面要采取重点倾斜政策,加快民族教育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困难较多的省区的民族教育,给予必要的扶持。通过多种形式重点扶持这些地方的教育事业,使其逐步改变困难的现状。具体可以展开以下实践,国家和地方政府设立重点扶持我国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區义务教育的专项资金;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师范教育的提供专项补助基金;对于有教育经费存在困难的县级财政,制定补贴政策。通过多重保障渠道,加大对民族教育的经费投入。

另一方面要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是人们目前对资源不平衡的现状下提出的需求,本质上是追求教育资源上的相对均衡,实现适龄儿童享受平等优质教育的权利。习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的讲话中,提到我们要树立并贯彻公平与质量导向,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科学调配,为民族地区受教育人员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创新办学形式,搭建更宽阔的交流平台

一方面继续加强较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的关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已开始。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和有关省、自治区的高校开办高校民族班、预科班;在内地举办西藏班(校)和内地高校新疆民族班、预科班;有能力的高校承办“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为西部地区培养人才。民族地区学生到较发达地区接受教育,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带去了本民族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学生的互相学习和交流交往交融。

另一方面应加强各地区之间的教学合作,创新教学形式,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互动。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差异明显,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也各具特色,合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不同民族地区的资源利用起来。加强不同省份、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合作,定期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夏令营、冬令营,互相学习交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从实践中认识不一样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增强各民族学生的互相了解。将合作教学点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教学,把传统民俗、艺术、体育、音乐舞蹈等搬上课堂,让学生走进其他民族,增加交流互动的场所。

(三)普及国家通用语言,鼓励各民族互学语言

只有克服了相互之间的语言障碍,才能得到加强交流的目的。为了更好的与少数民族交流,汉族应该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结合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加强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积极推广普通话进校园活动,必须正确处理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保护和普通话授课的关系,切实做好民族地区、民族中小学的双语教育工作。处理好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言间的关系,也符合促进民族长远发展、提高民族综合素质、各民族科学文化交流的时代要求。少数民族学生一方面需要学好本民族语言,另一方面更应该积极主动学好汉语,精通汉语可以为少数民族学生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提供工具,也为传播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髓创建了必要条件。加强“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并开设双语精品课程,将各民族优秀成果引进课堂,是保障各民族学生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的有效途径,对进一步增进各族人民对彼此的了解、广交朋友、团结互助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四)丰富教育内容,引导“意识三态观”的形成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可以将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课堂常规教学中。将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到中小学和职业学校的教材编写中,如语文、历史、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将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相结合,增加愛国主义相关内容的比重,以加强各民族学生对祖国的认同。

正确的中华文化观是培养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基础。对各族学生进行中华文化认同的培养,应注意充分发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的优势,让学生从优秀的中华文化中汲取精华,以增强各民族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可以有效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如开展具有价值内涵的节日主题活动,将春节、清明、中秋、重阳等富含中华文化精华的传统节日以主题班会或晚会等活动形式展现给学生,引导各族学生感悟、认同中华文化。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不懈的追求,民族的相互团结有利于培养民族情感认同。民族情感认同的培养,要接受、尊重各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异,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认同建设。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应利用好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相结合的传播,加大报刊、书籍、宣传标语等传统媒介的宣传力度,报道全国团结进步创建先进单位和先进事迹、制作团结教育相关公益广告、将微信微博等通讯工具利用到位,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充分调动人们关注、维护民族团结的主动性。此外,各单位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实践工作,如开展“民族团结宣传进校园”活动,学校定期邀请各地方负责人员与民族团结教育先进典范进校园宣传;组织学生走近“民族团结”,利用当地资源,带领学生观摩民族团结模范单位,感受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引导各民族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知从表面到内化,自觉维护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培养各民族的情感认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五、结  语

从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和个体发展层面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祖国的强大推动了各民族的发展,促进实现了个人价值的提升。反之,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理应义不容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但要通过外力的推动,更应通过民族教育将中华民族各成员的自我认知转化为行动力,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觉”到“自为”的提升,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2].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3].周维衍.谈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完成形式——兼与黎澍同志商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3).

猜你喜欢
民族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发展民族教育现状及解决新措施
基于文化共生视域的民族教育发展路径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