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游戏在幼儿学习中的应用探讨

2020-07-11 07:05福建省儿童保育院张秋凤
家长 2020年15期
关键词:积木创造性小朋友

□福建省儿童保育院 张秋凤

创造性游戏是众多孩子喜爱的一种游戏形式,幼儿以自我的想象和兴趣爱好为中心,主动地、自由地、不受外界约束地设计游戏环节、创造游戏内容,反映现实生活,比如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有时候幼儿在进行创造性游戏时,教师、家长的参与不可避免,由多方合作、配合幼儿完成创造性游戏,从而发掘出最好的教育活动形式。

一、创造性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优势与应用

(一)幼儿可在游戏中锻炼心理素质与交际能力

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幼儿园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游戏平台和道具,比如滑梯、跷跷板、积木等。通常在幼儿园里,教师为了避免游戏资源的浪费、保证幼儿的安全以及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等因素,会实行“提前预定游戏”“优先选择游戏”等方法,为幼儿安排应该到哪里玩。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妞妞感兴趣的跷跷板,分配给别的小朋友,只能去教师为自己分配的地方玩。这种选择对幼儿来说是被动的、压抑的。试想,如果妞妞性格内向,不敢主动提出自己想玩的游戏,长此以往,妞妞心理就会压抑、失落,不利于性格的发展。这种分配游戏资源的方式,虽然能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避免幼儿发生冲突,有一些可取之处,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种方式会剥夺部分幼儿自主选择喜爱游戏的权利,不利用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发展。

所以,进行创造性游戏时,教师应大胆地放开手引导幼儿自己选择游戏道具、制定游戏环节,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在游戏的制定、交流中,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都会有所锻炼。比如:几个孩子在“娃娃家”进行角色游戏,美美也想参与其中,做娃娃的“妈妈”,这时候,就需要美美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交涉,如果其他小朋友接受,美美就可以开心地玩“娃娃家”,如果拒绝,美美可能会继续想办法交涉,也可能是去选择另外一个自己喜欢的游戏。这个过程中,美美也许会体会到主动交涉、被拒绝、再次被拒绝,可是这个交涉的过程锻炼了她的心理素质和交流本领。

(二)幼儿可在游戏中提高自主性

创造性游戏是以幼儿为中心的游戏形式,无论是角色游戏、表演游戏还是结构游戏,幼儿都是游戏的主导者。在选择、设计游戏的时候,幼儿的主动性发挥到了极致。比如:在进行积木游戏时,教师给予幼儿自己搭建积木的机会,幼儿可依照心里的想法,搭建各种不同样式的积木模型。不仅发散了幼儿的思维,还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自己做主搭建的积木,一定会让教师眼前一亮的。

(三)幼儿可在游戏中锻炼劳动能力

幼儿进行创造性游戏时,难免会用到大量的游戏道具。幼儿园里对于游戏道具的收纳和整理,都是教师或者保育员在进行。其实,教师可以尝试着让幼儿进行玩具的整理和收纳,即使幼儿整理得较为杂乱,教师也要予以表扬和肯定,幼儿会更有兴趣参与整理和收纳。此外,平时的一日生活常规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劳动能力,比如自己收拾餐具、自己放置水杯、自己收拾小书包等。教师在创造性游戏中相信幼儿的动手能力,从小培养幼儿做事有条有理,收纳整整齐齐的劳动习惯,对幼儿来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四)幼儿可在游戏中提高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创造性游戏时,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大班几个小朋友进行“饮水游戏”,一位小朋友当服务员售水,其他小朋友来买水。游戏过程中,小朋友们一拥而至,服务员无暇顾及每一位小朋友是否买到了水,手忙脚乱。作为旁观者的教师,在游戏结束后可以引导幼儿对刚才的游戏进行回顾:刚才服务员小朋友为什么会手忙脚乱?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没有买到水?幼儿也许会根据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和解答:大家挤到一起过来买水,一个人忙不过来等。这个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在幼儿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思考下,就发现了问题,并且想到解决方法。比如增加一位服务员、告诉大家排队买水等。在创造性游戏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幼儿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教师对幼儿创造性游戏的配合

(一)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做好观察记录

只有系统全面地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做好记录,才能配合幼儿发挥创造性游戏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提前思考:自己想要观察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记录得更准确?记录时,要注意观察幼儿游戏中是否安全、游戏内容是否积极、游戏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幼儿是否可以独立解决、幼儿游戏时是否需要教师的帮助……这样,教师在观察记录中会更了解幼儿,知道幼儿需要什么,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维力主导游戏,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不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幼儿。当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不可打扰,只要静静地观察即可。如果幼儿在游戏中出现思维延迟,教师要耐心地等待,不可急于帮助幼儿,破坏幼儿的完整思维。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引导,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三)教师要做好幼儿游戏后“点评”工作

幼儿进行游戏时,有时开心快乐、有时会遇到一些小麻烦。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幼儿游戏后组织孩子们回顾游戏过程,比如分享自己的快乐、说一说自己的小麻烦、是否有办法解决等等。用这种形式培养孩子语言的发展,发挥创造性游戏的价值。

(四)教师不可贸然打断幼儿的游戏

创造性游戏的过程里,教师更多时候是旁观者。有的孩子游戏时动作慢、考虑不当,教师急于帮助幼儿而打断了游戏。教师可以先观察,寻找合适的机会介入,不要擅自破坏游戏的完整。教师要相信,幼儿游戏中遇到问题,一定会主动寻找帮助的,那时候再给予帮助即可。另外,如果幼儿游戏时出现某些安全威胁,教师一定不能犹豫,果断介入,避免幼儿因为游戏设施、器械受伤,如果已经受伤,要马上进行伤口清理并及时就医。

三、创造性游戏场地的设计

幼儿进行创造性游戏时,游戏场地非常重要。过于简单的场地使幼儿处于反复、无趣的环境,不利于思维的扩散;过于复杂的场地无法保证幼儿的安全等。因此,创造性游戏场地的设计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游戏场地具有可持续性

由于幼儿的年龄、身体素质、综合能力都是不断变化的,单一的游戏材料并不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在游戏场地里,游戏的道具与设施应该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适合他们的玩具或设施。

(二)游戏场地要保证幼儿的安全

幼儿的安全永远是放在首位的。创造性游戏是以幼儿自主思考为主,难免会有跑跑跳跳、冲冲撞撞等潜在危险。游戏场地内的设施要根据幼儿的身高等条件进行设计,避免观察死角,必要的地方铺上海绵垫或其他安全辅助材料。确保幼儿在安全的环境活动,这样才可以无所顾虑地进行创造性游戏,发挥其作用。

(三)游戏场地的布置要发挥想象力

游戏场地的设计者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进行设计,像孩子一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比如场地的地面设计、器材设计、空间设计等,都要是孩子感兴趣的模样。还可以根据场景的不同添加不同的元素,提供不同的道具:医院的场景要布置白大褂、理发店的场景要有安全剪刀等等。为了更好地发挥幼儿思维,场地里也需要有沙土、积木等材料,这是对幼儿创造性游戏最简单实用的选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造性游戏有益于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创造力等。在幼儿这个特殊的成长时期,一定要多鼓励幼儿表达自我、引导幼儿学会思考、多创造机会让幼儿诉说自己的想法;要让幼儿主导游戏,而不是游戏主导幼儿,使他们在创造性游戏中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积木创造性小朋友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星钻积木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
Let’s DIY Poster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