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时俱进中追求发展
——浅谈群众文化工作中的美术创作

2020-07-12 07:33
大众文艺 2020年24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美术创作

(江苏省东海县文化馆,江苏连云港 222300)

从群众文化工作的内容来看,美术文化能够使社会公众的审美旨趣得到提高。群众美术文化是我国美术文化工作中最关键的部分,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群众美术专业人才,而且对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既然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如此重要,文化馆应该加以重视,与时俱进,追求群众美术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一、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美术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够提升社会公众的艺术审美水平,促进社会公众审美旨趣增强,推动群众美术创作活动的繁荣[1]。

(一)提升社会公众的艺术审美水平

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目的来看,其致力于使社会公众的审美水平得到进步与提高,让社会公众通过参与群众美术活动获得美的体验。随着群众文化的持续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美术活动所吸引,踊跃地参与其中。与此同时,通过对美术活动的融入,一并带动了相关群众文化活动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如此一来,确保了参与美术活动的社会公众的艺术审美水平较之先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与进步。

(二)促进社会公众审美旨趣增强

正如本文最开始所指出的那样,社会的进步让社会公众对于以艺术审美为代表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将群众文化活动同美术活动相融合,将确保社会公众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好地受到美术艺术的洗礼和浸染,进而促进社会公众审美旨趣的增强[2]。从美术活动所体现的效用来看,其能够使社会公众在接触美术活动的过程当中实现对其美术赏析能力的锻炼,并由此使社会公众获得放松身心和陶冶情操的目的。

考虑到社会个体在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不同的社会个体在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以及品鉴的过程当中亦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观点,进而由此产生不同的美术作品审美体验。依托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品鉴活动,能够使社会公众的审美水平以及审美意识获得增强以及提升的契机,最终达成对社会公众人文素养的有效养成与提升。

(三)推动群众美术创作活动的繁荣

随着党中央与国务院对于文化发展工作的重视与投入,各级政府文化主管机构对于民间文化的保护力度空前[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各种域外文化的传入,传统的民族技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民间美术活动亦是如此,这种局面如若未能得到有效的应对和解决,则必然影响到美术创作活动的发展。有鉴于此,群众文化主管机构应当确保群众美术创作活动的全面开展,通过政策扶持和采取具体的帮扶措施,全面推动群众美术创作活动发展和繁荣。

二、群众文化工作中美术创作的现状

虽然美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所占据的地位非常关键,但是当前的群众文化工作中,美术创作现状并不乐观,体现在民间美术交流展示平台有限,美术作品水平薄弱,创作后备力量不足,美术创作活动匮乏等方面,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美术交流展示平台有限

群众文化工作中的美术创作不能是闭门造车,而是需要有一定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在展示与交流过程中,才能够不断提升美术创作活力,优化美术创作水平。

(二)美术作品水平薄弱

群众的美术创作在技术技能、思维方式、审美能力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美术创作的作品质量与艺术风格也会大相径庭,而普遍来说,群众美术创作的作品说还是比较薄弱、欠缺专业性的。

(三)创作后备力量不足

美术创作是具有一定艺术与技术性的,群众的美术创作水平普遍来说比较薄弱,如果要获得美术创作水平的提升,势必需要一定的指导。而当前很多文化服务部门中的群文美术工作者缺乏更专业的学习机会,导致群文美术辅导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在创作后备力量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同时,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向前的过程当中,社会公众对于经济效益十分看重。由此使得从事美术创作的群体受到了一定的思想冲击,这种冲击表现为:面对较为烦琐的工作,基层美术创作活动已经无法实现对年轻美术创作者的足够吸引,其相继选择调整工作岗位或者干脆重新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4]。而对于已经在岗的年轻美术创作者而言,其无论是在美术创作水平,还是在美术创作技法方面,均同老一辈的美术创作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受前述因素的影响,导致现阶段国内美术创作后备力量储备不足的局面发生,这一现象如若不加以应对和解决,则将直接导致国内群众美术创作活动陷入停滞不前的尴尬境地。

(四)美术创作活动匮乏

在近些年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普遍。但是纵观当下各地的群众美术创作活动,活动次数和活动内容来说还是参差不齐的,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地群众的需求。

三、如何优化群文美术创作

针对以上群众文化美术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文化部门应该为美术创作开辟多元化的交流平台,推出美术精品创作计划,创设奖励机制以及绩效考核机制,优化群众美术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能够使社会公众审美诉求满足的各类美术活动。

(一)为美术创作开辟多元化的交流平台

前面提到,美术创作作为一种艺术创作,需要不断地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才能够进一步丰富美术创作的素材,提升美术创作的质量。为此,文化馆应该结合当前美术工作的现状,有组织、有重点的进行各种专项活动的开展,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群众文化美术爱好者的交流平台,为美术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进一步提升美术爱好者的才华和素养,激发群众文化美术爱好者的积极性[5]。另外就是做好美术创造交流会的组织工作,在交流会上,邀请著名的艺术家和一些群众美术爱好者,给人民群众进行美术知识的讲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当然,还有很多交流、展示的路径,文化馆应该不断探索。

(二)推出美术精品创作计划,创设奖励机制以及绩效考核机制

从美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其并非来自美术创作者的灵光一现,而是应当源自美术创作者长期的钻研和创作水平以及创作技巧的积累和提高。有鉴于此,群众文化管理机构应当推出美术精品创作计划,以便依托此种方式,实现对群众美术创作者的有效激励,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创作活动当中。与此同时,群众文化管理机构应当创设美术创作奖励机制以及绩效考核机制,这样将让美术创作者能够产生更为强烈的创作动力,并且在绩效考核机制的促进之下,使美术创作者能够潜心于创作活动当中,进而确保越来越多的美术精品得以问世。

(三)优化群众美术人才队伍建设

1.致力于对美术创作队伍的建设

各地美术馆应当担负起传播和推广美术活动的重任,以此来提升自身在美术文化传播当中的效用与价值[6]。同时,各地美术馆应当连同本地的群众文化管理机构,共同致力于对美术创作队伍建设的职责,具体而言,各地美术馆应当打造群众美术创作社团,以便能够依托美术创作社团的形式,将有志于从事美术创作活动的人集中于一处,进而实现对其的集中化管理。除此之外,各地美术馆应当面向本地的美术创作人员开展各类美术专题创作讲座和交流会,使美术创作人员能够实现对彼此美术创作经验与心得的分享和交流,最终达到共同提高与进步的目的。

2.积极落实专业培训班的美术辅导

群众很多是没有太深厚美术基础的,但是对于美术创作的需求又非常热切。为了进一步提高群众美术创作的水平,文化部门应该积极落实专业培训班的美术辅导,具体、细致、专业地对群众进行美术辅导,通过他们对课程的传授,从中发现他们的问题,并予以专业的改正。这样不仅可以快速提升爱好者的美术创作水平,更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美术创作奠定了基石。

(四)开展能够使社会公众审美诉求满足的各类美术活动

通过对群众美术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和组织,将使社会公众的审美体验得到增强。同时,借助此种方式,亦能够使美术创作人员能够在充分了解与洞悉社会公众审美诉求的基础之上,创作出更多的美术精品。有鉴于此,各级群众文化管理机构应当开展能够使社会公众审美诉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各类美术活动,如依托本地的美术馆开设美术品品鉴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众讲解美术史知识、中西方美术流派知识、美术创作技法等内容,以此来让社会公众的美术知识得到积淀。

四、结语

群众文化活动中,美术创作是普遍而且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从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入手,对群众文化工作中美术创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优化群文美术创作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这些看法能够为群众文化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希望群众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美术创作
美术篇
《一墙之隔》创作谈
数字化媒体时代影响性诉讼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