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面临的新困境及其传播的切入点

2020-07-12 11:50
大众文艺 2020年17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李 奇

(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江苏南京 210017)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基本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体系。在科技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用户需求日益增多的形势下,特别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互联网+”模式给传统文化带来挑战,同时也孕育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旨在阐述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分析面临的新困境及问题成因,并着力探讨传播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一、现实意义

(一)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在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孕育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在新的历史时期,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让传统文化发生梗阻、甚至断流,务必确保中华血脉绵延不断、枝繁叶茂。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炎黄子孙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

(二)弘扬民族精神的必由之路。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灿烂辉煌,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厚重与博大,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挺直了中华民族的腰杆与脊梁。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受到外族的侵略,特别是鸦片战争后,饱受西方霸权凌辱,内忧外患,灾难深重,在民族危机的紧急关头,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精神,总能凝聚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奋勇向前,前赴后继,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三)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今天,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不断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妙与风采。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展现中华儿女时代风采的爱国、奉献、团结、奋斗、担当等“抗疫”精神[1],无不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无不诠释了传统文化的磅礴力量,引领并激励中华儿女形成强大合力,共抗疫情,共克时艰。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丰富人民精神家园的时代要求。

二、面临困境

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改革迈进向深层次,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媒体融合发展突飞猛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

(一)被淡化倾向。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进程令人应接不暇,商品经济日益繁荣,追求物质享受远远超过精神需求,精神空虚后再度充斥着更多的物质享受[2],传统文化逐渐淡出日常工作与生活。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手机等终端设备遍及社会各方,人们热衷于快餐式文化,追求即时的满足感,选择用网络取代阅读,用游戏代替思考,不知不觉中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社会竞争激烈,人们更多追求实用性技术,传统文化很难在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多个领域中发挥其应有作用。学校教育受升学率影响,传统文化教育遭到显性弱化。从事传统文化工作“文化人”的文化精神普遍淡化,文化只是谋生的工具。历史虚无主义肆意解构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3],“中国传统文化衰落论”也动摇中华文化的根基[4]。

(二)传承乏力。现代绝大多数家庭无法效仿古代,上一代对下一代传统文化的耳染目睹机会甚少,耳濡目染的影响几近缺失。传统文化存在过于“高冷”的现象[5],导致人们难以接近,社会普通大众的认识渠道往往比较单一,认识常处于表层,缺乏长期的熏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复杂社会环境下孕育发展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下常常难以理解其深刻内涵。传统的传播手段比较单一,以期刊杂志、教材书本、研究报告等纸质材料为媒介,通过购买、发放、阅读等方式学习了解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潜能传播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不同步。新生代被新潮时尚、动感节奏等现代元素吸引眼球,追星、媚俗现象突出,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老一辈渐渐老去、新一代又不愿学,延续传统文化生命力存在青黄不接的尴尬现象[6]。消除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的鸿沟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外来文化冲击。美国杰姆逊研究认为第三世界文化处于边缘地位,他们的文化传统面临威胁,不断被第一世界的文化输入渗透和改造。事实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实施文化霸权,唱衰中国经济,诋毁中国文化,不择手段推广所谓的普世价值,不断颠倒是非,意在颠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我国文化生态受到挑战,传统文化同样受到冲击。日漫、韩流、欧美文化不断盛行,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冲击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特别在青少年人群中,存在片面追求西方文化的现象。

(四)保护不到位。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大压缩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空间,一些传统文化面临失传和消失的危机。据调查,我国传统村落从2005年的5000个,如今锐减为不足3000个,到2013年,我国地方或民族剧种仅存286种,15年消亡88种[7]。有的地方文化遗产惨遭“建设性破坏”[8],有地区不能处理好传统文化保护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重开发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受经济利益驱使,不遵守文物古迹保护要求,以修缮、改造为借口,无原则增加娱乐、购物等功能,破坏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

究其原因,客观上,传统文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形态僵化、形式单一,难以激起现代人的兴趣,且在现代环境下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从根本上看,首先是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次是社会舆论导向不明确,宣传不贴近群众生活,政策引领力度与现代化进程不相匹配。同时,从传播学视角考虑,还与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方法创新不够有关。在新的历史时期,有必要推动传统文化传播转型与创新,作为明确舆论导向、提高群众认识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走进群众身边,丰富大众生活,激发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三、对策探讨

在传播传统文化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总目标,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转型创新、基本方法、重点人群、舆论导向等为切入点,培育优秀的传统文化产品,融入现代元素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创新“互联网+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传承传统文化基因,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传统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

(一)促进传播转型创新。一是培育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为文化产品时,务必多视角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最深层、最本质的特征,提炼中国智慧,萃取中国精神,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使传统文化产品与时代要求同步协调。二是创新传统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用现代元素包装文化产品,将传统文化与图像文字、音乐律动、动漫设计、人物形象等融为一体,让静止的传统文化灵动起来,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让现代人喜闻乐见,更容易接受。三是推进“互联网+传统文化”传播进程。把握媒体融合的政策趋向,抓住科技进步带来各种便利,运用网络与数字化技术推动传播方式转型创新,如用抖音、短视频、微电影、网络众筹、动漫产品、微博等多种形式传播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跨界演绎,降低社会大众参与传统文化的门槛,从而促进传统文化广泛传播。

(二)把教育贯穿于始终。教育永远是文化传承的最基本手段、最重要途径,坚持把传统文化纳入现代教育的框架内,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的重点内容,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个阶段创新传播方式,运用“互联网+教育+传统文化”的形式,提高传播效率。

(三)抓住重点人群。年轻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只有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充满一定的兴趣爱好,才能保证传统文化绵延不断、继往开来。《上新了,故宫》综艺节目明确定位受众主体为年轻人[6],整体设计上呈现年轻人的风格,叙事演绎上注重引发年轻人的共鸣,表现形式上采用贴近年轻人的时尚手法,引发一波波故宫热,值得借鉴。把年轻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对象,需要根据年轻人的时代特征,正确引导,科学施策,用中国传统文化拓宽年轻人的知识结构,筑牢年轻人的价值观念。

(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站在保障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把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纳入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形成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新格局。实施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播转型创新的政策,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进度,加强传统文化产业化管理。发挥公众人物的正面引领与示范作用,针对负面效应落实制约机制。加强监督监管,及时处理违规问题。

总之,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炎黄子孙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是弘扬民族精神、丰富人民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在媒体融合新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迫淡化、传播乏力、外来文化冲击、保护不到位等困境,究其原因,根本上是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政策引导力度与现代化程度不匹配,从传播学视角,传播传统文化亟须转型创新。需要培育传统文化产品,用现代元素“包装”传统文化产品,运用“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模式,把年轻人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点对象,推进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