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开发策略研究

2020-07-12 10:28唐祥静周宇阳张凌洁陶金树
河北画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产品

唐祥静 周宇阳 张凌洁 陶金树

云南工商学院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进行了十年左右,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简单地生存在政府的保护政策中,作为艺术品呈现在公众面前,而必须通过市场构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中共十八大后,我国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现代社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近年来非遗文创产品的兴起,公众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非遗,促进了非遗自身的发展。在国策所倡导的大环境下,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来看,我国未来的方向是不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机会,为文化创意事业指引发展方向。

一、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现状

(一)文化底蕴发掘不足

在非遗产品的设计、加工和营销中对文化遗产的探索不够。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文化遗产的流转和文化的融合方式认识不足,特别是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歌曲等内容认识不足;二是在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过度追求多种文化的混合,其实这种形式是对原有文化体系的一种破坏。

(二)企业在各方面投入不够

目前,设计、生产、销售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企业总体数量较少,与传承方式的产品相比,这些企业在技术储备、人才储备、资源储备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就导致了一方面所有的企业由于资金储备总量较少,同时,由于设计人员素质不高,在学习设计产品的过程中无法设计出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也无法体现实现合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基本内容和文化价值;另一方面,企业的设计师人数相对较少,最终导致这类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对各种产品的处理和设计意见趋同,使得设计出来的产品无法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自然不利于吸引消费者。

(三)产品的营销方法比较落后

在目前的营销工作中可以看到,对于网信、互联网经济来说,在非遗文化产品的营销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因为无论是企业还是其他相关机构都处于一种“终端”的姿态,认为非遗文化产品具有良好的文化基因。目前,文创产品与互联网经济、红色网红经济的脱离,导致营销体系的构建明显不符合消费市场要求。

二、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优势

(一)促进非遗文化产品的宣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景观,又能形成当地独特的文化理念。因此,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通过对这些产品的文化营销,宣传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加深了解的程度。一方面,因为产品本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象征,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相应的非物质遗产文化体系;另一方面,如果创意产品本身的质量足够高,能给消费者留下较好的印象,当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时,就会主动通过旅游来加深对该地区的了解,从而产生良好的文化推广效果。

(二)有利于向外输出我国非遗文化

目前,我国计划通过文化输出,让全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消除外国人对中华文明的误解。而文化创意产品可以起到很好的文化宣传作用,通过这些产品在国外的销售和传播,文化创意产品本身就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可以更好地实现文化输出的目标。

三、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策略

(一)探索文化发掘的有效方法

在文化发掘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了解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对其商业模式进行新时期的探讨;另一方面,要对产品本身进行合理的介绍,解释其包含的文化理念。例如,某地区作为唐代的经济文化中心,有效地继承了唐代的历史文化,那么在继承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来弘扬这种文化。举例来说,蕴含着丰富的非遗文化的绢扇就可以加入唐代泥塑武士的形态特征,产品本身就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符号,在后续的产品销售过程中,需要在相关的展示架和宣传文案上,更好地说明产品的创意理念、文化背景和具体的创意方式,使最终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能够取得良好的文化回报。

(二)吸引企业加大投入

在吸引企业的过程中,其实国内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已经通过对自身产品的讨论和文化分析,生产出了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他们一定会与生产和加工相关产品的企业签订合作合同。在今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作品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模式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支持社会保护制度政策。

(三)营销方法的革新

在创新营销方式的过程中,必须更好地吸引有意向购买产品的人的兴趣。从目前的消费观念来看,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是对这些产品最感兴趣的群体,所以在营销方式创新的过程中,主要将已经从事相关文创产品设计制造的年轻人纳入其中。在销售层面,例如,在具体的工作阶段,通过对相关营销工作模式的改革和构建,使最终的营销文案能够更好地适应年轻消费者群体的亚文化思维,并且在后续的过程中,能够在电商平台和线下店铺中,进行各类信息的收集,在宣传文案的制作中,能够利用古代文化的语境和语义进行表达。

四、结语

总之,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还应该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无论谈论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物质文化遗产,总有一部分文化遗产会慢慢消失,未来我们可能会继续产生更多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个长期且困难的过程。我们的目标不是依靠非遗文化产品赚钱,而是希望非遗文化产品能被原生态地保护下来,并借此推动中华非物质文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产品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