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2020-07-12 14:37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劳动院校高职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天津 300110

劳动教育一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劳动教育有着不被重视、不被正确认识的倾向。应教育部2019年6月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高职院校应担负起教育责任,深入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劳动精神。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阵地,亟需深刻挖掘劳动教育的价值,走出一条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教育路线。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的探索

劳动教育被重新提升到新高度的当下,亟需进一步深刻挖掘劳动教育的内涵,才能使得劳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劳动教育承载着政治价值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劳动的力量,认为劳动给人带来创造性的价值,能够体现人的自由意识;劳动生产力影响人类活动以及推动社会发展,从而改变人类社会的形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用劳动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的构建和发展,并坚持将教育和劳动行为结合起来,视劳动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种有效方式;强调劳动的光荣、崇高和伟大,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观点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教育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劳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高职院校开发劳动教育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价值导向。

(二)劳动教育服务于时代的发展

时代快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日益突出,劳动的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和深刻变革,比如很多简单重复的劳动被智能机器取代,原来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正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涌现出很多新型的职业,原有的职业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不仅重视体力劳动,更重视脑力劳动,应鼓励人的创造精神,激发人的创造潜力,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社会整体从而获得长足的进步。

劳动教育的内容也随之变化,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劳动心态,对自身劳动权益的保障,与社会建立起和谐的劳动关系等[1]。紧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内容的劳动教育就是一面反射社会现状的镜子,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劳动内容,更新劳动观念,顺应时代的变化,为学生顺利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高职院校的培养对象是青年一代,在校期间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有着朴实的实践基础,能够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应该有效地参与育人的全过程,我们应精心设计劳动教育的环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2]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育人体系中,劳动教育的实施力度不够、效果不佳,甚至很大程度上是缺失的,反映出我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足,体会不深,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层面

社会上很多人提起学校劳动教育,印象还停留在学校让学生干一些体力劳动上,认为学校劳动教育是把学生当成免费劳动力,没有意义或不必要,这种观点是对劳动教育报有偏见,没有体会到劳动教育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陈旧劳动教育观念影响了社会对劳动教育的期望值和认可度,造成对高校毕业生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方面把关不严,不利于高校毕业生劳动观念的养成。

(二)家庭层面

随着国民生产水平发展越来越高,人民物质条件变好,很多父母自己年轻时吃苦不想让孩子再经历,在孩子从小到大的教育环节中没有重视劳动教育,或者劳动教育方式单一,多是说教形式,孩子不爱听甚至出现反感等情绪,很多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后脱离父母管束,花钱大手大脚,没有理财观念,个人卫生差,动手能力差,在学校安排的实践环节中怕脏怕累,积极性不高等,都与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环节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三)学校层面

一些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深,对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不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劳动教育内容的描述不够明确,没有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劳动教育形式陈旧单一,不能激发学生足够的参与热情,在本可以充分利用的实践环节中缺乏理论指导,劳动教育的效果不能得到保证;很多高职院校做法是把劳动育人的任务交给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而其他课程任课教师、学生管理岗教师几乎不参与;劳动教育缺乏考核和评价体系,劳动教育的成果很难达到预期。[3]除此之外,加强劳动教育必将带来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组织管理等教育成本的增加,也成为阻碍劳动教育普及的一大障碍。

(四)个人层面

某些高职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拿到素质学分参加一些活动,其他的能不参加就不参加;缺乏创造性,对自己的学校生活缺乏规划,认为在学校生活中除了上课其他都是次要的;对于学校安排的实践活动拈轻怕重,叫苦喊累,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从事的工作缺乏强烈的认同感。

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和建议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一线生产、管理、经营的技术性人才的基地,肩负着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在加强劳动教育方面,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总结。

(一)规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课程是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教育的主要抓手,充分利用好课程开展劳动教育,为劳动教育高质量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细化对劳动教育目标的描述,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根据各高职院校的专业实际和条件,开设相关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中除了思政课突出劳动教育因素外,可以在原有的专业课程中挖掘劳动教育因素,此外还可以专业群为单位开设带有专业特色、能集中院校优势的劳动教育专门课程,授课内容向专业、就业、创业靠拢;选修课程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课堂教学注重理论指导、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避免干巴巴的说教,实践环节可以利用周末、假期灵活开展,景区讲解员、道路指挥志愿者、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等岗位的体验都可以设计到课程中来,学生自由选择和租合,获得相应的学时和学分。教务处、各系部、各专业群、教研室分级设计劳动教育的课程,研讨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形成规范化的课程大纲,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不断根据实施效果和遇到的问题作出改进,从实际出发增减课程内容,使之更快更好地被学生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提升学生对劳动教育活动的参与度

很多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方面做过一些尝试,比如提供一些工勤岗位,在今后可以尝试开放更多的岗位,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活动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支持,积极对学生进行劳动知识、劳动精神的岗前培训;举办劳动主题活动,比如把每年劳动节前一周定为劳动周,各班级各学生部门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劳动之美,体验劳动之辛,享受劳动成果等[4]。劳动育人过程应避免为了劳动而开展的形式主义活动,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反馈,以引导、启发、激励等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培养劳动教育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的劳动教育,离不开专业和兼职的师资支持,劳动教育课程和劳动教育体系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来说都是一项新的挑战,需要有针对性的、专门的学习,教师的劳动观念需要更新以满足当代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更高要求,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需要有培养和强化的过程,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因素需要不断探索和积累;鉴于高职课程有较多的实践内容,在校内可以进行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课堂设计大赛,劳动教育课堂公开课,劳动教育课堂征文等,还可以组织教师进行丰富的劳动体验,聘请专家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开展一系列讲座等。

劳动教育体系应该是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的,不只是个别教师的任务,需要所有教职工共同参与,教职工不能只忙于日常工作,要自觉分析本岗工作中和学生的劳动教育契合的部分,承担与自身岗位相适应的教育角色。

目前对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在实践环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伴随着教育的变革,劳动教育将会有更合理的理论指导,更丰富的实践形式,应当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在未来大有可为。加强劳动教育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各高职院校付出实际行动,有力推动高职校园劳动教育环节的实施。

猜你喜欢
劳动院校高职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