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2020-07-13 01:28张晶
河北画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美术思维

张晶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学前时期的孩子的大脑还不发达,所以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保证孩子的身体、心灵能够健康发展。所以对于学前教育来说,一定要从教学的根本目的出发,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赏析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够让其在后期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教学魅力,将学前儿童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其审美创新意识

(一)美术欣赏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美术欣赏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中基础的组成部分,在学前教育课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要知道,学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前儿童,为学前儿童提供系统全面的教学内容。幼儿园时期是孩子性格养成、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学前儿童的教育在儿童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的美术欣赏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欣赏一幅美术作品,进而培养出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质量。

(二)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审美创新意识的实施方法

在进行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时,教师会着重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尤其是在对意境美和形态美的赏析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教给学生这些美好事物的造型原理,从事物本身上去领会美的意味。然后带领学生去细致观察,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观察,进而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联想,使自己进入美好事物组成的精神意境中,从而学习到美术欣赏的精髓。另外,在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培养时,要注重对审美要素的理解,确保学生真正掌握到各种审美要素,然后跟随教师的引领,做到对美术佳作的全面欣赏,并能运用自身内在修养领悟形式美,学会观察的敏感化。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的美术欣赏技能对学生来说能够受用一生,所以说,如果想要真正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就要掌握审美要素,同时在欣赏过程中浸透自己的情感,从而真正体会到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在精神,使自己的美术欣赏能力达到高层次的鉴赏水平,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理念。

在日常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设美术基础方面的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例如,可以在进行素描课程的教学时,让学生重点观察事物的构型、细节等,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构图能力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美术欣赏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不断地调整课程的内容,及时更新教学素材,还可以不定期地带领学生赏析大师经典作品,重点从大师的构图技巧、内在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赏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准备不同形式的大师作品,带领学生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美术欣赏能力。使学生尽早掌握美术对象的不同特点,不但能运用结构素描、光影素描、速写写生等多种形式来顺利地完成训练任务,并且能领悟分析作品的内在精髓。

二、将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提到新高度

(一)思维创造能力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出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具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储备,并具有扎实可靠的教学功底。就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方面来说,可将学生的就业方向作为教学课程设置的依据,以培育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原则进行,可在美术课程中增加创意美术、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从课程中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后,学生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学前时期的儿童,这段时期的儿童由于年龄较小,色彩对于他们来说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十分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所以在开展色彩搭配原理与技巧这门课时,在幼儿园小班时期,可以先从视觉刺激较大的红、黄、蓝入手,对幼儿的视觉进行刺激,进而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等幼儿到了大班时期,孩子们会对色彩产生自己的偏好,例如,女孩子可能更喜欢粉色、红色等暖色系,男孩子们则更喜欢蓝色、绿色等冷色系,这些对于色彩的偏好,完全是出于孩子们的本能,而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只有通过在美术课程中了解这些知识,方能在今后幼儿园教学时,充分地将其运用到幼儿教具制作中,亦能在幼儿园环境设计中派上用场。

在对学生进行色彩方面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会阻碍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培养,所以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时,要借助必要水彩颜料等教具进行科学的教学,这看似平常无奇的环节,实际上正是培养学生美术思维创造能力的契机。学生们经过一番艺术化的思维拓展,尝试与日常生活中的油、盐等材料加以交融实验,进而观察其效果。在用不同媒介完成颜料搭配后,在不同材质上作画,观察最终效果的不同。由此可见,通过借助不一样的媒介和技能方法最终展示出了截然不同的色彩效果,学生们正是持续不懈地进行美术尝试和艺术创新,进而逐步训练和提升自身的思维创造能力。

三、创新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一)注意教学方式,开展激励式教学模式

无论什么课程教学,都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激励式教学,要知道激励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要以平和的话语和学生沟通,尤其是针对美术基础薄弱的学生,更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不可在说话中带有埋怨、嘲讽的字眼,反而要以更包容的心态来教育这部分的学生,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多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全面地教给学生更多的美术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注重这部分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美术意识,及其能够真正掌握到美术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进行创意美术或者手工制造课教学中,教师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多动脑,尝试利用各种美术素材,制造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物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手工作品的制作不用拘泥于形式,也不用完全参照教学样品,可进行自我发挥,开动自己的想象力,尽量利用现有的教学素材制造出多种手工作品。教师对学生要肯定其态度,认可其成绩,使其始终保持一颗超越自我的信心。在激励式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与思维创新教学相结合,在国画课程时不必总是让学生自行临摹,而是要鼓励学生开展笔墨实验,进而熟知宣纸和毛笔之特性,以体会国画的无限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意境,在教师不断的激励和鞭策下,培养对国画的兴趣。

(二)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开展团队协作教学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及专业特长,在学习上学生的能力还是相差较大的,有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知识储备,而有的学生则在艺术方面具有自己与生俱来的独特优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开展团队协作的教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制定。如此,学生再也不感到自己是孤零零的个体了,而是小组中的一份子。为整体给予每个小组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可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小组之间的“作品PK”,使个体都能懂得发挥团队智慧,勠力同心去争取胜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不断地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为我国幼儿机构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技术人员。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美术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美术篇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