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大洼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研究

2020-07-13 06:34么旭阳辽宁省生态环境保护科技中心
消费导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大洼文明生态

么旭阳 辽宁省生态环境保护科技中心

一、引言

中共全国代表十八次会议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好家园也是新时期最重要的任务。随着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为基、环保优先的方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1-3],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2002年,盘锦市委提出“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在辽宁省率先提出创建生态市的目标;盘锦市始终坚持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抓手,为盘锦市各区县生态文明创建做好保障[4-5]。为此,大洼区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为契机,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联动机制,2017年,大洼区被评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为辽宁省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研究区概况

大洼区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渤海湾中部,是辽河、大辽河的入海必经之地。地理位置为东经121°47′~122°29′,北纬40°39′~41°09′,东临辽河,西临渤海,南临营口市,北临盘锦市。大洼区地势平坦,低洼多水,是由大辽河、辽河淤积退海滩涂发育而形成的滨海平原,无山无岗;大洼区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8.3℃,降水量为645mm。

三、大洼区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一)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

大洼幅员辽阔,地处大辽河下游,濒临渤海,素有“南大荒”之称,由水域、滩涂、芦苇沼泽、湿草甸构成了典型的海岸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拥有丰富的滩涂、湿地及海洋资源,淡水养殖遍及乡村。境内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较大,地热、矿泉水资源也颇为丰富。同时,依托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区建设,形式滨海滩涂芦苇浩荡,鸥鸣鹤舞百鸟翱翔的富饶景象。

(二)产业基础扎实,特色产业逐步推进

近些年,大洼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建设“中国五个大县”和全面小康目标,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大力发展工业集群,严格控制项目质量,不断推出支持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带动项目、龙头骨干项目,已基本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以及纺织服装、新型材料等为主要功能的产业园区发展新格局。

(三)生态创建成效显著

2006年,大洼区已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提升生态环境的水平,使思想逐步得到解放。积极探索大洼区新体制机制,使新的机制模式适合本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2015年完成省级生态县验收,实现全面转型,走向全面发展。届时,大洼区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人和自然和谐,树立大生态理念,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联动机制,统筹规划,2017年,大洼区被评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大洼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大洼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

(一)构建安全高效的空间格局体系

大洼区以保障自然生态区的结构与生态防护服务功能为目标,构建“两核、两翼、两带”的空间结构,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实现对区域生态体系的全面保护和高效高质量利用,落实国家关于“守住耕地红线,划定生态红线,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的政策要求,强化底线思维,保障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

(二)打造绿色发达的生态经济体系

按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大洼区现有产业规划,重点构建临港经济区、特色工业园、田家总部基地等三大板块发展格局,推进土地集约、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实现雁阵式工业集群发展;积极推广“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水体立体种养模式、认养农业模式、西安生态养殖模式和观光生态农业模式等先进农业生产模式,做大做强种植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稻田养殖河蟹模式,从“大养蟹”向“养大蟹”、“精养蟹”发展,把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动的生态产业链条;通过旅游业的集聚效应,全面拉动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积极推进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区、疙瘩楼湿地温泉养生度假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三)构筑健康的生态环境支撑体系

增强大洼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力和环境支撑力;以水资源、土地资源、湿地资源和油气资源保障体系为手段,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与保护,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大生态用地的投入,对污染土地采取生物修复措施或进行综合利用;严格保护自然景观和湿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维护生物多样性;针对不同类型的退化湿地,积极补种芦苇并开展湿地修复示范工程;对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栖息地丧失的湿地,退田(养)还沼(滩)、湿地植被重建、退化栖息地的改造等方面的工程;加强现有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生物资源的合理培育、利用和保护;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建设绿色过渡带并且实施保护。

(四)建设和谐幸福的生态生活体系

构筑城市绿色空间体系,推行环保安全的绿色出行系统,加强供热、供水、供电工程的建设,不断完善教育、医疗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结合村庄改造和新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圈、改厨工程;完成全区农村垃圾城乡一体化工作,做到户集、村收、镇运、区中转、市处理,积极争创宜居示范乡村,打造成为优美和谐、宜人幸福之城。

(五)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大洼区为构建协调有序的生态文明制度文明体系,从高层决策者的视角,建立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问责制,构建“生态型”政府管理机制;建立透明的公众参与机制、监督平台、环境公益诉讼平台,强化信息公开,严格规范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长效机制,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大洼区相关规定的绿色化进程,全面提升大洼区的生态文明水平。

(六)弘扬绿色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

通过大洼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群众的生态意识,保护乡土文化,探索农村生态文化教育新思路;通过生态文化宣传、生态行为规范与生态文化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生态教育,转变公众的思想观念,使生态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大洼人民的综合素质,营造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氛围。

五、结语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民、全社会共同参与永无止境的系统工程。大洼区在全省率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省各县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榜样和示范。今天,大洼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伐还在继续,实现了垃圾收运一体化、污水集中收集处理一体化、卫生厕所通、卫生室进村、连锁超市进村、燃气采暖一体化,开创了宜居农村建设新模式。同时,大洼地区“互联网+收养农业”模式促进了区域农业的升级,培育了特色村寨和居住旅游的新业态,也激发了城乡经济转型的新动力。

猜你喜欢
大洼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辽河油田大洼地区中生界基性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
辽河坳陷大洼构造带油气来源与充注模式研究
辽宁大洼:创建“四好”助力交通事业发展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