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0+乒乓球的使用对技战术变化的影响
——以樊振东为例

2020-07-13 06:47林云祥李建英刘生杰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樊振东接发球接球

林云祥,李建英,刘生杰

1 前言

2017年12月14日,国际乒联正式在乒乓球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中使用D40+新材料塑料乒乓球为比赛用球。新球与原有的40mm的赛璐珞旧球相比,新球重量增加了0.05克,直径标准由原来的39.50至40.50毫米上调到40.00至40.60毫米,球的平均直径从39.6毫米上升到40毫米出头,D40+乒乓球的弧线都略高于40mm乒乓球,新材料乒乓球比原有的赛璐珞乒乓球的旋转降低了约6%。这些改变无疑将对乒乓球运动的技战术、训练的方式以及运动员能量的消耗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是年轻乒乓球运动员的代表。2018年4月和10月分别在乒乓球亚洲杯和巴黎世界杯乒乓球赛包揽了两个单打冠军,并获得了2018年国际乒联最佳男运动员的称号。樊振东在D40+乒乓球时代中的各种赛事中,成绩十分优异。本研究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三段评估方法,对在使用赛璐珞旧球和D40+新材料塑料乒乓球时樊振东四场比赛的技战术进行分析,以便找出赛璐珞旧球和D40+新材料塑料乒乓球时代下乒乓球技战术变化规律,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今后的技战术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2 研究对象

选取樊振东在使用赛璐珞旧球和D40+新材料塑料乒乓球时的各两场比赛,一共四场比赛的技战术为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查阅与本选题相关的资料期刊,记录樊振东在赛璐珞球时代与D40+时代技战术的变化;在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关于乒乓球技战术的书籍,并作相关记录。

3.2 录像观察法

观看樊振东2015年至2018年亚洲杯及世界比赛的赛事录像视频,对樊振东技战术的运用特点以及比赛结果进行记录,并分析统计出相关联的数据(见表 1)。

表1 本研究的赛事信息

3.3 数理统计法

通过三段统计法将樊振东在发球抢攻阶段、接发球抢攻阶段和相持阶段进行得失分数的分析统计,将所得的数据加以整理归纳。三段统计法得分率的计算公式:段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使用率的计算公式:段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全局得分+全局失分)100%。

4 结果与分析

4.1 2015年国际乒联总决赛樊振东vs马龙三段指标分析(使用赛璐珞旧球)

从表2可得,樊振东与马龙的这场比赛中发球抢攻的得分率为53.2%,而发球抢攻的使用率为32.9%。在整个发球抢攻环节,樊振东表现得不够积极。在第一局与第四局中发球抢攻的使用率都略微偏低,在第五局的比赛中发球抢攻的得分率明显上升,约达到75%。这也充分说明樊振东在本局比赛的发球抢攻阶段的质量都有所上升。在接球抢攻阶段,由于樊振东在第一、二局接球抢攻阶段的击球质量不够高、旋转不够强、落点过于局限,导致失分比得分多,以至于在接球抢攻阶段没有给马龙带来太多的威胁,反而给马龙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只有在第三局和第四局的比赛中,接球抢攻阶段的质量提高了、速度变快了、旋转增强了,从而直接得分,所以在接球抢攻阶段需要加强;在相持阶段,得分率在 50%,达到中等水平,使用率在30.8%,略微偏低,樊振东在相持阶段有略微的优势,但是仍需要加强。

表2 樊振东2015年国际乒联总决赛三段指标数据统计

4.2 2016年乒乓球男子世界杯决赛樊振东vs许昕三段指标分析(使用赛璐珞旧球)

由表3可以发现,樊振东的发球抢攻阶段的总体得分率几乎都在50%以上。录像观察发现,樊振东本场比赛只有1分是直接发球得分获得的。第四局比赛中樊振东的发球抢攻阶段得分为0,丢掉了5分,可能是由于前三局3∶0领先而产生了想要快速拿下比赛的想法,导致在第四局的比赛中发球抢攻过于保守,质量下降,得分率为0。而整场比赛中发球抢攻阶的使用率在比赛中的使用达到32.6%,得分率达到66.7%,充分体现了樊振东在发球抢攻这个环节对对手产生了威胁;在接球抢攻阶段,整场比赛的得分率为41.9%,没有达到50%,说明了樊振东的接球抢攻阶段还不够凶狠,回球的质量略微下降,旋转减弱,尤其是在第五局,接球抢攻的得分率明显下降,可能是因为接球的速度缓慢,过高的弧线,给对手增加更多搏杀球的机会;在相持阶段的得分率为61.3%,说明樊振东的相持能力有所上升,积极主动。这是该场比赛樊振东最大优势所在,但使用率偏低,只达到了33.7%。

表3 樊振东2016年乒乓球男子世界杯决赛三段指标数据统计

4.3 2017年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樊振东vs奥恰洛夫三段指标分析(使用D40+塑料乒乓球)

从表4可以清晰地看出,樊振东发球抢攻阶段的得分率都在50%以上,樊振东在自己的发球抢攻环节能力良好,在速度、节奏、落点、旋转以及弧线的控制,都有所提高。樊振东在整场比赛中发球直接得分高达10分,由此可见樊振东的发球对对手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进一步为发球抢攻的环节制造了更多有利的机会,加上发完球严谨的战术配合,使在发抢环节的得分率大大提升;樊振东在接球抢攻阶段的得分率为31%,使用率为37.2%,由此可见在接球抢攻的阶段,樊振东的积极性明显减弱,回球的质量明显下降,接发球直接失了2分,从录像中可以观察到接发球的手段还不够严谨细腻,樊振东要加强多种接发球方式的配合;在相持阶段,得分率为75%,使用率为25.7%,体现出了樊振东在相持球上的稳定,能力的增强。录像观察发现,樊振东在相持中主要采用反手加力反撕,在有机会的情况下,转换为正手连续全台跑动大力抽拉,以及在正手位采用正手抽拉直线的配合。由此可见樊振东的步伐非常灵敏,身体素质极好以及力量十分充沛。

表4 樊振东2017年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

4.4 2018年乒乓球亚洲杯樊振东vs林高远三段指标分析(使用D40+塑料乒乓球)

从表5可以看出,樊振东以4∶0的比分轻松战胜队友林高远。在本场比赛中,樊振东发球抢攻阶段的得分率为59.9%,使用率为44%,可以看出樊振东在发抢阶段的技战术能力较强,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有较为严谨的发球抢攻配合以及对力量、旋转、速度、节奏和弧线的控制力较强,给对手以不小的威胁。回放录像观察发现,樊振东在本场比赛发球直接得分高达10分,从而给对手在接发球时带来了一定的压迫感,有利于樊振东发完球下一板进攻的衔接。在接球抢攻阶段,得分率和使用率都在50%左右。从录像中可以观察到樊振东接发球出手果断。当对手发到正手位的短球时,更多的是移动到正手位采用反手台内拧拉的技术,破坏了对手发抢抢攻的环节。由于樊振东的腿部力量、核心力量以及身体素质极强,使得他在接发球的时候身体以及步法能够上到位,通过垫步调整重心,手腕与身体发力的协调配合,使得从台内拧拉过去的球质量一般都非常高,从而给对手造成了不少威胁,使得对手在自己的发球环节也有了一定的压迫感。在相持阶段,樊振东占据了一定的主动优势,得分率高达81.8%,但是使用率却只有13.1%,使用率很低。在第一局和第二局的比赛中,相持阶段的得分率更是高达100%,由于樊振东正手有着强大的力量和良好的体能,使得进入相持阶段,樊振东更有耐心与对手展开回合的纠缠,但是由于发抢抢攻和接发球抢攻的使用率频繁,得分率良好,没有太多的机会进入相持阶段。

表5 樊振东2018年乒乓球亚洲杯

4.5 樊振东在赛璐珞旧球和D40+乒乓球时代下不同阶段平均得分率的比较分析

4.5.1 发球抢攻阶段技战术的对比分析 从图1和图2可以观察出,使用D40+乒乓球之后,樊振东在发球抢攻阶段的总体平均使用率呈上升的趋势,总体平均得分率也有所上升,说明在使用D40+乒乓球之后,虽然乒乓球的旋转降低了,但樊振东发球抢攻阶段变得更加凶狠,不但增加了速度以及快慢节奏的变化,而且还对落点和弧线的控制上更加细腻。如正手位、反手位、中路位置、正手小三角以及反手小三角五个回球落点的配合,使得发球抢攻阶段的总体质量上升,给对手带来了一定的压迫感。

4.5.2 接球抢攻阶段技战术的对比分析 由图1、图2可知,在使用D40+乒乓球后,樊振东接球抢攻阶段的总体平均使用率明显上升,而总体平均得分率却略微下降。虽然D40+乒乓球的旋转、速度和力量都比赛璐珞旧球稍差,但是樊振东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个优势,接球抢攻能力没有上升,反而略微下降。从录像观察和分析可知,在使用D40+乒乓球之后,樊振东接发球的台内拧拉多于摆短、劈长。由于乒乓球材料的改变,导致樊振东总体在接发球阶段的直接得分数量降低。在第四板中,樊振东的正反手使用的比率相差不大,正手的速度和力量远远高于反手,所以正手得分的比率高于反手,而在第四板使用反手时,往往会进入更多的相持阶段,所以在第四板进攻时,要加强更多的侧身位正手进攻,提高回击球的杀伤力。

图1 樊振东在赛璐珞旧球和D40+乒乓球时代下发球抢攻阶段、接球抢攻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总体平均得分率的对比分析

图2 樊振东在赛璐珞旧球和D40+乒乓球时代下发球抢攻阶段、接球抢攻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总体平均使用率的对比分析

4.5.3 相持阶段技战术的对比分析 樊振东在相持阶段总体平均得分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D40+乒乓球的出现给各种不同打法的运动员带来了不同的效果和影响。对樊振东这类体能好、力量大、正反手旋转能力强的运动员没有太大影响,反而大大增加了在相持阶段的得分率,而对力量小,体能差、速度慢以及颗粒胶打法的运动员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从表1—表4可清楚地看到,樊振东在相持阶段的得分率呈上升趋势,在主动相持阶段与被动相持阶段的得分率相差不多。也就是说,随着赛璐珞旧球向D40+乒乓球的转变,樊振东在相持球的能力上也在不断地提高。由于D40+乒乓球材料的改变,乒乓球的重量增加、旋转变弱、速度变慢、力量减小,使得樊振东在相持阶段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采用正手击球,在反手相持时的正手突然侧身的使用率大大增加。但是总体平均使用率下降,可以看出樊振东在前三板进攻的凶狠度不断提高,在发球与接发球抢攻环节的上手速度快,从而以更少的板数结束每一回合。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从这四场比赛中,樊振东的正手逆旋转发球,给对手制造了一定的威胁,在发球和发球抢攻环节占据了主动优势,主要以自己先进攻,再形成相持,在相持阶段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接发球时,主要采用台内反手拧拉配合上速度、旋转,以及落点的变化来牵制对手;在相持阶段正手主动相持能力强,但在反手相持时质量一般。对比总结后发现D40+乒乓球对樊振东的技战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对于像樊振东一样体能以及力量好的运动员,更具有了较大的优势。

5.2 建议

加强接发球抢攻意识,以及抢攻落点和弧线变化的配合,接发球时以摆短和劈长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给对手带来更大的威胁;在发球抢攻段,主要以发逆旋转球和平击下旋(或不转)球为主,在落点方面,主要落到中路或者中路偏正手位,让对手难以进攻,时而配合发急侧下旋球到对手反手的贴身位置,打乱对手的战术;进攻时,如果能加上节奏、弧线和落点的变化,会使整个发球抢攻环节更为全面,让对手猜不透,更好地牵制住对手;在相持阶段,应提高反手回球的质量,再结合与正手爆冲的配合,给对手制造更多的压迫感,使技战术更加全面。

猜你喜欢
樊振东接发球接球
直击多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及半径
大树的日常
对2019年日本公开赛樊振东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例说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
2018年世界杯男单决赛樊振东发球轮接发球轮技战术分析
近期世界大赛女排主要对手接发球效果的对比与对策研究
青年球员的乒乓球接发球抢攻战术选择的研究
樊振东在2017年乒乓球亚洲杯男单比赛中的技战术分析
第30届亚洲杯男单决赛樊振东、林高远技战术对比分析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