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阅读学法指导策略

2020-07-13 09:13韦善良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表达方法思考题课文

韦善良

探究性阅读就是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下,对课文进行自主思考、探索研究、合作交流,解决课后思考题,从而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阅读学习方法,以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的目标要求。教学中,笔者实践的具体策略如下:

一、巧设悬念问题,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实践表明,无论是讲读课还是阅读课,由于教学设备条件的限制(针对农村缺少多媒体学校而言),或者是教师在备课时,忽略了创设学习情境,课堂就无法激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也就无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体验和理解课文的趣味。自然就谈不上探究学习了。要及时纠正这一教学弊端,巧妙设置悬念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兴趣的一剂良药。可见,课前,教师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精心创设了教学情境,合理设置了悬念,学生学习情绪很快投入到学习上。如教学《左公柳》一文,我这样设置悬念问题:“同学们,有一种叫左公柳的柳树大家见过吗?你知道为什么叫左公柳吗?在哪些地方我们才可以见到左公柳?左公柳生长的环境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教师将机导入课题,并利用多媒体显示左公柳的相关图片,用简练的语言给学生一一作出介绍,激发学生进入学习课文状态。

二、采用逆推问题入手,倒“金字塔”式读课文

所谓“倒金字塔”式阅读,就是一反过去的:“先学字词句,再划分段落层次,再到解答课文后有关问题”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先从课后思考题入手,理清题目要求,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合作、交流、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再分析课文结构特点和解释作者的表达方法。考场上,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解答短文后面有关问题,由于时间极短,有些问题不一定需要先读短文再答题(比如:“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近义词或反义词”的题目),这时采用这种阅读方法,既赢得了时间,答题的准确率也比较高。教学中,笔者尝试教《鸟的天堂》一文即用此法。授课前,首先引导学生对照课后思考题:“有感情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的理解。””等问题,并要求学生仔细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带着这些问题去初读、品读课文,仔细探究课文中与问题有关的句段内容,不仅答题迅速,而且所运用的语言表达贴切课文原意,准确率较高,效果显著。

1.两类文本对比,探究文章体裁特点

从中年级阅读教学来看,适当交给学生初步认识文章体裁特点的方法,不仅对今后阅读同类课文具有一定帮助,而且对学生学习习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方法是:在教每单元课文时,可以先指导学生对前面的讲读课文的大概内容有个轮廓了解。然后提示学生,这类课文属于什么类型题材课文。再让学生对后面的阅读课文进行对比阅读,总结出其具有的体裁特点。

2.抓住文本特征,探究文章结构规律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初步认识课文结构特征,是为今后打开阅读方法大门的一把金钥匙。通过探究,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具有的体裁特点后,接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都具有哪些结构特点。

3.把握文本中心,探究文章表达方法

如果说课文的体裁与结构相当于人体的“骨架”,那么文章的语言表达应该是人体内的“血液”与“细胞”。文章层次是否清晰,内容是否生动感人,关键在于语言表达是否得当。因此,学生仅仅掌握文章的体裁特点与结构特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导他们探究,作者采用怎样手法进行课文的表达方法。在讲读课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力争以阅读学法为主进行师生互动、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来探究不同课文类型的不同表达方法。

4.加强充分想象引导,体验文本空间用意

许多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往往留下许多具有悬念性的语句或符号,这时,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对语言表达方法或标点符号用法的指导上,相当多的问题是无法得到解决的,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加以理解,体验作者未写完的意图(言已尽意未了),如《少年闰土》一文后思考题第一题“看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是怎样话别的?再说一说”。《穷人》课后思考题:“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根据‘他们在这儿啦桑娜拉开了帐子一句想象,西蒙的两个孩子醒来后后发生怎样的故事?”针对这类题目,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善于抓住教材关键处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內容的基础上,对课文做合理的续想,从而开拓学生学习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具特色的、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语言。

总之,“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与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倡导“语文课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性学;发挥协同效应,合作性学;以问题为中心,探究性学;贴近社会与生活,体验性学;发挥自身成长,个性化学。”由此可见,学生阅读能力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会,也只能在“学会”的基础上形成“会学”,没有“学会”这一基础,想达到素质教育要求“会学”的目的只能是一句空话。

猜你喜欢
表达方法思考题课文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六个连续的数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表达感谢
减法变成加法算
别让“风”迷住了眼睛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