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

2020-07-13 09:13梁祖雷银星群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购票统计图动机

梁祖雷?银星群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导向、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学习动机的关键。学生对数学是否有兴趣与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动机,不仅在当前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把老师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得轻松愉快,而且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持续性的影响。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的培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呢?我认为充分利用教材提供丰富的教学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是至关重要的。

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此时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有目的地启发与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三年级的数学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动机。

一、利用教材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三年级数学教材选择内容更广阔、内涵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一)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例如,第一单元的主题图——鸟瞰天安门广场。教学时,教师先呈现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航拍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从现实生活的场景引入,使学生体验到在生活中需要用到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

(二)利用教材中的“生活中的数学”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84页的“公顷、平方千米”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教师通过教材中“生活中的数学”来告诉学生:(1)一个教室的面积约50平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面积约1公顷。(2)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1平方千米。让学生初步认识感知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并感受面积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如例如:三年级下册第96页的“生活中的 数学”我国人口增长很快,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从建国初期的0.167公顷减至现在的0.08公顷。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水平的三分之一,位居世界第60位之后。教师通过教材中“生活中的数学”来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小数知识作用以及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教材提供丰富的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数学文化价值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教材中采用阅读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望。一是利用教材提供丰富的数学文化价值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二是利用教材中创设多维度的问题情境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三、让学生自主探索、设计与制作活动,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8页例1(制作统计图),教学时,教师在教学横向作统计图之前,先提供一个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然后问学生:“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呢?”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索、设计与制作成统计图,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横向条形统计图。如果不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教师再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这样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利用教材中的练习题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一)利用计算题的计算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7页练习十六的第2题,此题是混合练习题。用于熟悉笔算乘法的各种情况,巩固笔算方法。教师在课前把题目制成南瓜卡片,每张卡片上一道题。教学时,教师组织做收南瓜游戏,算对的就收获这个南瓜。通过游戏让同学们比一比哪位同学收的南瓜多,增加活动的竞争性,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利用情景题的解题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例如,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34页练习八的第七题,情境图呈现: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师生们来到了植物园门口,植物园门口的右边售票处的窗口上标有入园参观的票价:成人每10元、学生每人5元、团体票(10人以上)每人6元。怎样买票合算?这是一道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实际问题的练习。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它要求学生应用分析的方法将几种不同的买票方案进行比较,才得出合算的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小組合作探索出合算的方案。结果出现两种情况:

(1)将师生分为成人与学生两组,分别进行购票:

10×3+5×50=280(元)

(2)将师生合为一个团体,以团体名义购票:

6×(50+3)=318(元)

通过比较,学生不难从以上两种购票方案中找出合算的结果。

接着教师问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师生分别购票是合算的?又在什么情况下以团体名义购票合算呢?这就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这样的问题能引发学生在更深的层面上思考,能激发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的广泛运用,明白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猜你喜欢
购票统计图动机
让“统计图图表”背后的数学文化熠熠生辉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直击痛点的“候补购票”可多来一些
抢不到票?铁路候补购票服务扩大到全部旅客列车
网络购票时代 莫让农民工掉队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凶手的动机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