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0-07-13 09:13何雪琴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德育课文

何雪琴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小学教育,应当以“德育为首,教育为主,安全为重。”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优为重要。笔者从教差不多三十年,深刻认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下面谈谈我的个人看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渠道,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重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课文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的德育思想的培养却不够重视。语文既然是一门人文性学科,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习工具,存在于小学教育教学中,那么语文教师就需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思想和塑造人格为中心,达到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语文课堂教学通常指的是关于自己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活动。祖国语言文字负载着祖国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传承着祖国绵延不息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底蕴。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不管是什么科目,都可以进行德育渗透。而语文课堂教学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所以,可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学习语文是以学生自主记忆为主,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才能达到应有的学习的效果。假如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学习,即使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不听也是徒然,更有甚者,学生的思想教育跟不上,在课堂下面捣乱,那课堂教学也难以进行。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是为熏陶学生本身品德修养服务,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方法探索

(一)教材内容联系中心切入法

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教育学科。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它不仅仅是人的交际、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是人认知世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一篇篇课文,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挞,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热情洋溢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宣泻,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

所以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渗透德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那么,怎么根据教材内容来切入德育呢?其实大多数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上已经不经意地进行了德育渗透,只是方式方法和程度深浅不同而已。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我从下面几点着手。

1.抓住人物的语言切入德育内容;2.抓住人物的行动切入德育内容;3.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切入德育内容。

(二)教材内容联系现身说法

有些课文写到的内容与老师本身的经历有些相似,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老师的切身体会加以发辉,把自己经历、想法与孩子们分享。

(三)教材内容联系实例延伸法

有时候课文里的内容也会和当时班上偶然发生的事相似,这时我们也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滲透德育。其实这点很多老师已经做到了,只是没有写出来而已。我在教四年级上册第18课《争吵》一课,刚好班上也发生了一件同样的事:课间一个叫吴阳的同学经过前面同学的桌子时,不小心碰掉了他的笔盒,然后两位同学就“大打出手”。我在处理这事的时候就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现实“说法”,让犯错的两位学生对照课文里的人和事,把“我”和克莱谛各自的对和错都说了一遍,最后两位同学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握手言和。这样不仅让学生改正了错误,还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举两得。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注意的问题

(一)德育渗透应用的时机

1.在揭示课题中渗透德育;2.在剖析词句中渗透德育;3.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二)德育渗透把握的程度

正确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是社会、国家赋与的我们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花时不宜过多,要点到为止,不能影响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出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还要认真研究教材,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语文教学毕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主旋律。德育仅仅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也绝不能少的衍生品。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不至于喧宾夺主、流于形式。也就是说,教师在具体操作中,不能把德育看作归纳文章的主题的程式,轻描淡写地带过,也不能像分析文章一样,深入细致。

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语言文字,从中加深体会,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通过突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发现其光辉,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确或精神的可贵,让他们把这些精神的种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教师除了要教学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来体现、突出中朝两国人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共产国际主义情谊的,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三)德育渗透遵循的规律

1.层次性;2.审美性;3.共鸣性;4.渗透性。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语文教学的其他环节中也是可以渗透的,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充分利用,用心体会,灵活把握,相信各位一定能做好。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德育课文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