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小学英语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2020-07-13 23:11怡佳佳
家长·中 2020年6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民族地区学困生

摘要:伴隨着全球化及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时空拓展,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已不再仅限于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而是跨越了国家、种族和文化,因此,急需我们每个人掌握好除母语以外的其他语言。其中,英语作为当今国际通用的语言,理应得到重视。小学阶段作为我国大多孩子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更应打好扎实的基础。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地理、历史和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有待提高,尤其是其中的英语学困生更值得我们关注。为此,作者主要从学生、学校、家庭及社会等方面出发,就民族地区小学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英语;学困生;形成原因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整个人类命运都戚戚相关,国与国的联系也较之以往更加的密切。英语作为当今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无论是从当下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发展考虑,都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尤其是小学阶段,作为很多孩子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更需要打好基础。民族地区由于本身经济、地理、历史和文化观念诸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始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弱项之一,从小学直至高中阶段都存在着大量的英语学困生。本文主要就小学英语学困生的形成,从学生自身、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层面进行了思考,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生自身原因分析

英语学困生的形成纵然有家庭、学校及社会等方面的外在原因,但学生自身原因是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经我日常教学观察,并比较英语学困生与其他学生尤其是英语学习成绩较理想学生之间的不同,我们发现小学英语学困生在如下几个方面有待调整:

(一)是对英语的学习态度比较消极

由于接触英语的时间比较晚,且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感觉学习难度很大,存在很大的畏惧和抗拒心理,这使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不愿意投入精力,无论是英语课堂学习还是课后的作业上交都不积极,这种状态也使他们更容易受到英语教师的批评,更是减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存在较为明显的偏科现象,甚至是直接选择放弃英语学习。为此,在英语学习之初我们需要注意教学的难度,尽可能设计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表现不佳时,尽可能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并寻求改善,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训斥。

(二)是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

在英语学习中,很多学困生不知为何学习英语,更多的是因为要面对考试或者教师要求而被动的学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们同样需要注重培养英语学困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大胆地使用英语交流,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快乐,知道英语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帮助,逐步让学习英语成为孩子们的一种需要,自然就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的积极性和成绩也会发生显著的改变。

(三)是学习方法有待改善

在英语学困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孩子对英语学习非常的努力和用功,但英语成绩始终徘徊不前,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方法的不当,日常学习中更多地依靠死记硬背,将英语的学习停留于课本或课堂,而没有认识到英语是一门知识,更是一门语言,需要在交流和使用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二、学校及教师原因分析

环境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影响重大,在青少年时期,学校和家庭是影响和塑造孩子最重要的两个场所。就英语学习的学校方面来说,民族地区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农村小学,英语学习条件及氛围普遍不理想。一是英语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能力普遍不高。较之于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的小学英语师资力量非常薄弱,英语专业教师欠缺,部分或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英语教师,无论是英语教学理念、方法还是个人的成长要求各方面都有待改善,加之大多英语授课教师地方口音明显,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本地区英语学困生普遍存在的现象。二是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较之于初高中阶段,民族地区小学阶段对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及语文和数学等学科,学校将教学的重心也更多地倾斜于语文数学学科,英语学习氛围不浓厚,也减弱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家庭及社会方面的原因

家庭对于个体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正是印证了这一点。就英语学习来说,很多英语学困生家长在平时往往不关注孩子的英语学习成绩。这既是由于对英语学科的不重视,认为没有语文和数学重要,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家长对英语几近陌生,根本没有能力给孩子有效的英语学习辅导和引导。加之家庭条件方面的限制,也不能给孩子准备较为充分的英语学习设备,即使部分家长为孩子购置了相关设备或资料,但又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管,所以对英语的学习很多学困生家长只能选择顺其自然、听之任之。

除此之外,在社会层面,部分民族地区依然存在着广泛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尤其是近些年来由于信息网络的推广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助长了这种错误的认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包括小学英语教学在内的学校教育教学的尴尬,使个别英语学困生根本没有心思集中精力投入包括英语在内的各学科学习之中。为此,就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注重和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结语

总之,民族地区小学英语学困生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需要英语教师具体地分析,并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学困生重塑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提升英语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宗艺.乡村小学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与应对[J].读写算,2018(9).

[2]申占成.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学困生“脱困”研究[J].新课程(上),2019(9).

作者简介:怡佳佳(1985.3-),男,汉族,甘肃省临夏市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现在积石山县癿藏镇大庄小学任教,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多年。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民族地区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