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干部的建设与管理探究

2020-07-14 02:35高雨雨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建设与管理学生干部高职

高雨雨

【摘要】学生始终是教育舞台的主角,尤其是学生干部更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中发挥着大有可观的作用。本文结合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与培养模式,剖析了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意识培养、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三方面进行探究,对高职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路径提出一定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职  学生干部  建设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2-0010-02

1.引言

高职扩招100万人,成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临门一脚”,直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这为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生源提供了再次深造的良好时机。高职教育的不断普及,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全方位与之同步,而不仅仅是技术技能的学习,以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必然要求我们需采取新办法去解决,这就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走在时代前列,不断研究新时代新青年思想规律特点,探究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基于日常工作的不同领域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达到相对以往时期的最高水平,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与之对应的变化,尤其是新生青年大学生更是容易受到新潮事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这对于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处理好“代沟”这一现象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充分发挥班干部的重要性是做好班级建设的基础保障,做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是实施学生管理的重要举措。

2.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干部的重要作用

2.1学生干部是指在学生群体中担任某些职务,负责某些职责,协助学校进行管理工作的学生,是一种学生身份。学生干部的宗旨是服务师生,这就决定了其起着联系师生的关键桥梁纽带,协助学校开展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作用。学生干部在传统的意义上起着最基本的“上传下达”的基本作用,发挥师生之间的桥梁纽带角色,不可否认的是,没有学生干部队伍,高校的日常学生相关工作,包括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难以有效开展和推进,尤其是在高职扩招后,学生生源情况的不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設等方面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因为学生干部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更了解大众学生对于校园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同时也发挥着为其他同学提供学习方面的“后勤保障”服务。

2.2充分发挥好学生干部的重要作用,了解和把握学生群体的心理需求和思想动态等是前提条件。学生干部的重要作用不仅仅是完成日常事务性工作,对于协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有力作用坚决不可忽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最明显的特征是务实、开放、网络化生存,这与传统认知中大学生的特征有着明显的区别,时代不断进步,评价当代青年,需超越传统代际视野。正因为学生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及时了解普通学生的关注热点,价值取向等。例如,利用网络育人过程中,可以发挥班干部的积极引导作用、监督作用等,协助学生管理者从正面引导并利用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正能量对学生在网络阵地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从源头上对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起到积极正面作用,减少负面影响,着实发挥班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3.影响高职学生干部的建设与管理因素

3.1高职学生干部自身因素。高职学生干部自身影响因素是多方面造成的,首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和社会实践经验的不足,造成对自身的定位不清晰,班干部的身份首先是学生,然后才是学生干部,学生的中心任务始终都是学习,不能因为学生干部工作放松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其次,大部分学生干部的个人综合能力相对普通学生更胜一筹,态度相对积极,但是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自身认知的偏差,容易出现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现象。还有,部分学生干部都是从大一入学就加入学生干部队伍,在不正确因素的诱导或者驱使之下,对加入学生干部队伍的目的性过于明显,可能仅仅是为了在评优评选中获得更多机会,引发学生中出现功利心切的现象,导致学生干部队伍出现工作效率较低、松散等情况,在学生当中造成不良影响。

3.2相关制度因素。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组织、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主要由院系党委(党总支)、院系团委(团总支)、学校团委等部门负责,具体落实一般由辅导员队伍跟进,这无形中容易产生信息沟通不畅,给学生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另一方面,由于高职学生初高中时期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薄弱,高职入学后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学习任务较重,学生学业紧张,课余时间较少,三年培养模式之下,对学生干部队伍系统的培养培训时间较短,系统化的建设和管理还需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科学合理的考核监督机制对学生干部的建设与管理起着重要促进作用,简单的考核机制不能真实体现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培养标准。过程评价机制起着对真实结果的决定作用,缺乏科学严格的过程评价机制将导致整个建设和管理过程的不严谨,难以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个人成长、业务水平等方面产生质的提高。激励机制是任何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措施,如何创新有效的激励机制也同样至关重要。

3.3学生管理工作者因素。众观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从上世纪末的大规模扩招到今年高职扩招100万,截止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围绕以教学实践、专业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从宏观层面上相对于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辅导员人数与学生的人数比例不低于1:200,采取专兼职结合的原则进行配备,可是目前全国整体专职辅导员队伍的比例仍未完全达到实际需求。其中兼职辅导员来自专任教师或者其他管理岗位教师,课程任务重、科研压力大,在学生管理方面所花时间较少,容易造成在班级建设、班干部管理等方面的过程缺失。辅导员角色在高校日常工作中“肩负”着来自学校众多部门的任务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时间和实际培养质量。新生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与新时代社会大背景有着紧密联系,所有学生管理者只有走在大学生思想阵地最前沿,不断深入思想教育工作理论研究,积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有效推进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4.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路径

4.1注重意识培养。班干部所发挥的作用对班级的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培养得力的班干部是班级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班级实现自我管理的重要前提。首先,注重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科学的班干部选拔制度对班干部队伍的管理和建设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要从源头上控制班干部人选的追求动机,消除班干部自认为高普通学生一等的错误认识,合理配置班干部人数,避免人浮于事;其次,树立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班干部更多的是班级的服务者而不是管理者,是班级学生的后勤保障员,在服务班级的过程中协助辅导员或班主任发挥辅助管理者的作用;再次,增强班干部的大局政治意识。班干部不仅仅是班级的班干部,更多的应体现学校主人翁的精神,弘扬爱校精神,从一言一行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发挥院系、班级在建设和管理过程当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4.2加强文化建设。任何一个组织,文化是其最根本的软实力,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特色的文化底蕴是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灵魂,它具有巨大的隐形教育力量,它直接决定着队伍的发展方向,在队伍的建设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院系、学校单元当中,班级是最核心单元,班级文化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体的成长,班干部是班级个体当中的先锋,所以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对整个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能起到积极的影响。班级文化的建设应围绕多方面开展,一般包括班风建设、学风建设、宿舍文化建设、班级制度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从院系党团层面对于班干部队伍的文化建设应更多的考虑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创新的方式加强文化建设,从思想上注重接轨时代发展步伐,从方式上不断寻求创新突破。

4.3增强制度建设。增强制度的建设是不断解决矛盾的重要手段,高职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从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落实监督、评估、激励机制等过程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班级干部、团学干部、学生党员干部的选拔都应根据专业和年级实际情况开展,在遵循不断完善的制度基础上,需考虑学生生源、专业特点、学生性别比例等方面因素。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是系统性工程,专题培养和日常细节培养是常态化必要措施,思想政治培养是第一位,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不可忽视,时刻不忘创新思维的激发。对学生干部队伍的监督是落实工作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有效方法。对学生干部的评估不可唯成绩或者唯能力论,高职学生的本质任务是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理论课程成绩更多的是体现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从德、才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才是优秀干部的评定标准。激励机制是激发学生综合潜能的重要手段,机制的可操作性和所发挥的真实作用是核心内容。

5.结束语

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提高高职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还需从意识培养、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肖福军.普及化高等教育時代中国院校市场改革前瞻[J].高校教育管理,2018(04):16-24.

[2]郭利霞.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发展现状及培养建设[J].文教资料,2018(22):137-139.

[3]秦琴,尹清龙.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探析[J].大众科技,2019(3):55-58.

[4]王智海.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团队建设的对策研究[J].卷宗,2018(27):102.

[5]窦骏.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的创新[J].高考,2018(24):33-34.

[6]林靖.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9(11):61-62.

[7]吴志鹏,贾凯锋,刘旭.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9(11):99-100.

猜你喜欢
建设与管理学生干部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学生干部教育管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职学生干部成长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