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溢在目光与心中的“景”

2020-07-14 08:46白晓春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名篇节选自写景

白晓春

小朋友们,当你要写有关“景物”的作文时,你想过运用什么顺序来表达吗?是从上到下,还是整体到局部,或是移步换景?描写景物时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我们一起看看名家是如何写景的,借此我们可以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

动静相合

名篇引路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名师解读

此段文字分两部分描写景物:第一部分主要写荷叶与荷花,属于静态描写。第一句话总写荷塘的样子及荷塘中的荷叶。随后第二句话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出荷叶的美丽姿态。第三句话的前半句写了荷花开的两种姿态;后半句连用两个比喻,描绘出荷花开得多而美丽。第二部分是对荷花与荷叶的动态描写,承接上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荷花那迷人的香气。最后一句话用比喻的手法写了荷花与荷叶被微风吹后的流动美。

本段描写景物运用了“动静相合法”,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荷花与荷叶在“动与静”中绽放的美丽姿态。

总分写景

名篇引路

五月末的北方夜晚,是最清新、最美好的时刻。天空像是刷洗过一般,没有一丝云雾,蓝晶晶的,又高又远。一轮圆圆的月亮,从东边的山梁上爬出来,如同一盏大灯笼,把个奇石密布的山谷照得亮堂堂,把树枝、幼草的影投射在小路上,花花点点,悠悠荡荡。宿鸟在枝头上叫着,小虫子在草棵子里蹦着……

(节选自浩然《艳阳天》)

名师解读

本段文字运用了总分的写景方法。开头第一句总写了北方夜晚清新、美好。随后描绘出北方夜晚是如何清新、美好的:第二句写天空明净美丽;第三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月亮出来之后夜晚的美;第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宿鸟、小虫写得活灵活现,读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先总说,后分说的写法,更容易把读者带进具体的美景之中。

绕点写景

名篇引路

中山公园的水池像是一面镜子,圆圆的月亮映在池面。池子附近树旁的几盏路灯,那圆圆的灯光映在水里,就像是一个小月亮似的,围绕着池中的月亮。一片一片臃肿的白云缓缓地移过池面,仿佛是一群老妇,弯着背,一步一步吃力地从月亮前面走过,想把月亮遮住,月亮却透过云片的空隙倾泻下皎洁的光芒。一片白云和一片白云连起,如同一条宽大的不规则的带子,给澄澄的天空分成两半。白云移过,逐渐消逝在远方。

(节选自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名师解读

此段写景的文字,我们一看就知是围绕一个点——“月亮”来写景的。顺着这个点,作者先用比喻的手法写月亮映在明镜般的水池上。接下来又用比喻的手法写如同小月亮的灯光也映在水池中,这些小月亮衬托着大月亮。随后写云在天空中飘动的情景,及月光里人们的活动情况,从中突出了皎洁的月光。然后又用比喻的手法,描绘连在一起的两片云如同宽大的带子把天空分成两半,而且这云渐渐消逝在远方的情景。

围绕一个点来折射其他事物,更能突出这个“点”,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写法。

移步换景

名篇引路

如果你顺着弯弯曲曲的涧流走,沿途汇入千百泉流就逐渐形成溪流,然后沿途再汇入涧流和溪流,就形成河流奔腾出天山。

就在这种深山野谷的溪流边,往往有着果树夹岸的野果子沟。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每当花红果熟,正是鸟雀野兽的乐园。这种野果子沟往往不为人们所发现。其中有这么一条野果子沟,沟里长满野苹果,连绵五百里。春天,五百里的苹果花开无人知;秋天,五百里成熟累累的苹果无人采。老苹果树枯了,更多的新苹果树茁长起来。多少年来,这条五百里长沟堆积了几丈厚的野苹果泥。

(节选自碧野《天山景物记》)

名师解读

这两个自然段是用“移步换景”法写的。移步换景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景物描述下来。看,两个自然段的开头都有句提示语:“如果你顺着弯弯曲曲的涧流走”;“就在这种深山野谷的溪流边”。其实这两句提示语具有总说的作用,随后就对提示语的景色进行描写:第一自然段写了沿途的涧流和溪流形成河流奔腾出天山;第二自然段写了果树夹岸的野果子沟“春天和秋天”的美丽景色。

并列写景

名篇引路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节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名师解读

这段文字运用了“并列”手法描写了“百草园”中的景色。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用排比的手法概括地写了四种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后半部分用了排比、拟人的手法写了三种动物:鸣蝉、黄蜂、叫天子。下文中,作者用一个“不必说”,过渡到另一个境界——“泥墙根”。这种运用词语过渡、并列写景的手法非常巧妙。运用拟人手法,阐述这里的趣味:油蛉低唱,蟋蟀弹琴,使整体段落衔接得非常紧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分总写景

名篇引路

像輕纱,像烟岚,像云彩;挂在树上,绕在屋脊,漫在山路上,藏在草丛中。一会儿像奔涌的海潮,一会儿像白鸥在翻飞。霞烟阵阵,浮去飘来,一切的一切,变得朦朦胧胧的了。顷刻间,这乳白色的轻霭,化成小小的水滴。洒在路面上,洒在树丛中,洒在人头脸上。轻轻的,腻腻的,有点潮湿。人们吸进这带有野菊花药香味儿的气息,觉得有点微醺。

(节选自仇智杰《雾纱赋》)

名师解读

开头第一句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总写“雾”的形状及存在地点。第二句用比喻的手法写“雾”的形状与变化速度快。第三句写“雾”的动态美。第四句写“雾”变成了“水滴”。第五句紧紧地承接着上句,以排比的手法写水滴落下的地点。第六句写水滴带给人的感觉。第七句总写“雾”带给人身心的美好感受——有点微醺。

“分——总”写景,层层深入,步步为营,最后写出对“景”的心理感受,更能吸引读者。

作文题目

同学们,你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景物令你印象深刻呢?请你用以上介绍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写一篇作文吧!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猜你喜欢
名篇节选自写景
千古名篇有矛盾?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节选自简·奥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节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集Hearts and Hands
写景的妙招
重点:名句名篇默写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十月
名家写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