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应用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0-07-14 18:01丁南南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企业战略平衡计分卡

摘要:将全面预算管理运用到企业中,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能推动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当前先进的企业管理手段,需要企业各部门配合和内部有限资源的筹划。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定、执行、调整、考核的过程,也需要一系列的评判标准和技术,在追求准确、全面的预算管理,需要大量的资料及未来数据分析作为基础,这将涉及到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并融和平衡计分卡作为考核标准和依据。本篇文章将从概念性的理解进入,逐渐分析其在企业运用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企业战略;绩效预算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管理包含全面预算的编制与执行、预算差异调整、预算过程及结果分析、预算考核与奖惩制度等各项内容。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全面”,所涵盖的就是全员、全业务、全过程三个方针,要确保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考核及追溯。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有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财务预算。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应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在制定阶段

(1)全面预算编制需要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既要保证制定目标合理性,也要确保目标能够与企业战略相吻合,并且后续一系列的预算相关工作都是基于此进行的,这就对数据的整体质量、准确性、全面性、相关性带来重要要求。而现在企业往往最容易获得的就是历史数据资料,对当前市场动态变化以及未来环境准确预测的数据取得,就会显得尤为困难,这就造成编制预算报表倾向于过去资料的分析与总结,预算编制阶段缺乏大量用于分析未来市场变化的数据。

(2)全面预算编制目标大部分更重视盈利直接相关的指标,例如销售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净利润等,企业负责人通过报表数据直观地看到当前盈利状况,忽视了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会融合和服务作用,全面预算目标太过单一,放弃了太多非财务指标预判。容易导致企业偏离内部管理的辅助性制度体系建设,比如员工的技能培训、内部业务流程的优化、客户对公司的认可满意度等,这一系列要求很难全部用数字来量化,短期也很难直接美化财务报表的数据,但却能间接长远的带来源源不断的价值。

2.在执行阶段

(1)全面预算管理中重要的特征“全员”,此项工作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公司每位员工积极参与,而不只是各个部门负责人提供一些数据,最高领导审批后报到财务部就完成了。但现实中的确存在闭门造车现象,最终数据传到财务部加以汇总,缺少会议上的沟通、数据此消彼长的拉锯战、全员参与意识不强烈。更是缺乏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从中指导,更多是财务人员兼职,仅能根据财务相关知识,缺乏其他专业的综合能力,将会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太过于片面性,集中体现为财务报表数据等专业知识的关联性,而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相关的全面性较少。

(2)全面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拨付的款项在审批通过的预算指标额度内,就会较为便捷的支付出去,在预算支出总量的前提下轻易忽略预算支出阶段的控制与规划,未能及时关注预算投入向效果产出方向的转变,最终以前期预算编制的结果为导向来调配资金使用。在一定量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合理配置并提高使用效率未能真正得到充分释放,间接影响其他可开发项目的开展,也会提高公司资金占用的综合资本成本。

3.执行结果评估阶段

(1)全面预算编制结果经常倾向于成本的缩减,缺乏主动向价值创造靠近,也很难获得价值附加。全面预算管理有时会和资金使用计划混淆甚至重叠,对全面预算管理实现的效果定位过于简单。而全面预算管理的使用者较为看重与公司盈利相挂钩的数据结果,与数据相关联的辅助性无法量化的指标较少,这样也很难对决策者的战略部署提供多样化的建议,从而降低了全面预算管理参与企业战略为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建議的效果。

(2)因有些预算调整灵活度较高,对审批过后的全面预算,后期因预算额度不足而追加或预算使用方向改变,对预算数据调整缺乏严格把控,对调整前后数据差异也缺乏足够的分析和讨论,导致修改后的预算数据更贴近当前业务发生所准备,随意性较高,并没有完全考虑市场环境变化、相关政策影响、公司远期战略目标,同时会造成企业资源调配计划改变,无法最大程度上优化人、财、物等资源使用,这就更容易削弱全面预算管理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也容易降低全面预算的严肃性,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规划,也就很难与企业战略目标管理的方向相契合。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完善措施

1.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1)全面预算编制的数据来源较少而且滞后,解决这个问题主要路径就是通过建立自身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制。目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也开始日渐成熟,将此类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可较为容易获得行业数据、市场供需资料、国家政策等资料,将这些数据资料转换有用的信息,再对数据分析与筛选时,能够降低人为因素的负面效果,还能提高信息转化效率,最大限度提取价值。将信息分配到各所需部门,提高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更具关联性。

(2)为确保全面预算编制目标的多样性,可引入平衡计分卡考核体系,通过四个板块来评判,即财务、客户、内部流程、成长与学习。平衡计分卡既考虑到短期经营利益,也重视长远的战略价值,首先要分析公司的风险点,先用SWOT分析模型梳理公司内外部的优势、劣势、机会与风险,准确定位企业战略方向后,平衡计分卡再用四个板块细化企业战略目标,将战略目标分隔到企业预算目标中,这样就能保证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例如学习与成长维度是考核员工的技能、服务意识、职业道德,提高办事效率间接的提升企业财务指标;同样优化内部流程、提高客户认可度,也是间接、长远的提升公司业绩指标。

2.强化预算执行力度

为了提高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全面预算编制工作的专业性,要创建一个全员参与预算的文化环境,要将全面预算管理纳入到绩效考核环节中,完善奖惩机制,推动全体员工积极配合参与预算管理执行,树立员工对预算编制的严谨性、公正性的意识,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机制,加强“上下结合”沟通模式。加强培训及招聘全面预算管理人才,定期举行预算管理学习会议,努力提高学习普及率,要及时跟进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还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考核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方案,不断修改、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并且要建立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流程和相应制度,由企业总经理负责领导,提高全体员工重视程度,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所报预算资料负责,并对预算执行中的差异调整和数据解释,每个部门要专人负责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保持预算过程中沟通顺畅,要创建独立的全面预算管理部门,消除各部门沟通预算障碍,能够提供预算管理咨询、监督、管控、日常评估与分析。

为了加强预算支出阶段的控制、提高预算支出效率,可以采用绩效预算理念,简明扼要描述就是以“结果”为最终导向的预算,采用绩效预算旨在强化对各项预算支出的关注度,这点与全面预算管理过程加强事中管控的理念不谋而合。在预算支付阶段就要充分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既要有财务指标量化,也要有非财务指标来分析评估,从而在源头衡量各项预算支出的效果,并且也可作为调整改进全面预算管理编制的重要依据,这也体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动态完善的特点,而非在最终预算执行完成后考核。绩效预算理念融进全面预算管理后,将绩效评估的结果纳入到未来预算编制的依据,从而建立起预算投入与产出效果的互动联系;各部门在执行阶段通过绩效评估出效率后,可以在后期调整预算管理中进一步合理分配资金方案,既体现出根据战略导向全面衡量各项预算的支出效果,也突出对预算支出结构灵活性调整,还可保证支出结构与优先项目,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

3.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与战略目标相一致

为降低全面预算编制目标偏离战略目标,要确定企业未来各项计划和预期目标,而企业战略就是其指导发展方向,所以战略管理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按照编制阶段分为预算编制期限,既要有战略性的远期目标,也要在其基础上细化出中期、近期进度;预算编制目标将战略方向分解相应的预算目标,例如销售、生产、采购、生产、研发、融资、费用、成本、利润目标等。还要有详细的操作方案和可行性报告,当市场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战略方向需要改变时,预算的各项目标要及时改进以适用需求。

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预算调整,在滚动预算方式编制下,可能会降低下一期预算准确度,在对预算差异分析时,更要重视逆向思维在预算管理链条阶段解析,根据战略管理流程,该过程倾向于逐级降低的阶梯走势。首先,企业战略期间一般3~5年,研究市场行业动态包括供应商及客户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产品替代能力、行业内现有竞争者能力;其次,采用平衡计分卡形式确定各项目标、指标,在设置目标时,既要有理想型目标作为挑战性和创新动力,也要有合理性门槛保证不挫败员工积极性和公司业绩稳定性,从而促使在弹性目标范围内更有活力;再次,要确定具体战略行动方案和资源供求状况,详细的行动方案需要各业务部门协同配合,每个行动方案都要有部门专人负责实施和建立执行进度表,在此过程中加强培训学习也是保证成功的关键,激励奖惩机制会伴随整个行动方案中,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中,特别涉及到对外融资需求,要准确计算资金资本成本与后期创造的价值比,还要考虑放弃备选方案的机会成本;最后,全面预算编制方案通过审批后,要将此次相关的资源纳入到企业预算和计划中,要有独立的管理和配合体系,不能在需要时就临时借调,要充分考虑各职能部门与公司运营的效率,确保不影响员工的工作机制;此外,进入到预算管理的流程机制,预算管理是战略行动方案的方法,而非自身追求的目标,要贯彻以上流程彼此相互互动,调整预算数据要深入分析,提高战略方向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一致性,要确保预算管理服务于企业战略,加强全过程管控和绩效考核。

四、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流程将企业战略目标详细分解,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企业完成的各个阶段战略目标进行分析、监督、评估及考核的过程。而全面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并采用多种分析手段,科学决策提升管理水平,也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娟.全面预算管理核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8,(13):44~45.

[2]阮雪娇.针对提高企业預算管理执行效果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8,(36):53~54.

[3]杜全森.新时期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探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8,(11):35~36.

作者简介:丁南南,供职于宝湾物流肥东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云计算技术企业战略平衡计分卡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存储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管窥
财务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实现研究
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