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让作文如此美丽

2020-07-14 03:58张晓
基础教育(教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

摘要:本文作者意图是:写作教学要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让其产生作文兴趣,乐于表达表现。如何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善于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解决学生一遇作文就色变的问题,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关键词:作文教学;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抒写生活;积累材料

那是春日里的一天,我因事把本是上午的语文课调到下午。那天的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温暖而惬意。我微笑着走进教室,看到学生们正在为什么事情兴奋着,见到我来了,正尽量安静下来。这些学生我已经带了近三年。他们现在已站在初三的尾巴上,在临近毕业的紧张气息中变得很乖。这些渐渐成熟的孩子正在小心翼翼地争取迈好这人生的关键一步。然而他们毕竟正值青春年少,游离的眼光流露出兴奋和激动的情绪。为了表示对他们的理解,我笑着问:“是什么事情让你们这么兴奋?能与老师分享一下吗?”我和他们的关系一向融洽,一些学生见状就叽叽喳喳起来:

“老师,看,柳絮!”

“不,不是柳絮,应是杨絮吧……”

一个学生顺势捉了一下,扬起手说:“老师,送给你一个可爱的精灵……”

哦,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它们是为了这满屋子的杨絮而激动。其实,一到校园,我就已注意到这满天飞扬的杨絮。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后,种植了好几排高大的杨树,每年的春天,都会遇到这种杨絮满天飞的景象,刚刚踏入教室前,我还童心未泯的捉了一朵在手里呢。教室因为门窗大开,所以飘飘扬扬的杨絮们便破门破窗而入,在教师内纷纷扬扬起来。可是,也许是年龄的关系,也许是熟视无睹,我的内心竟没有涌起一点波澜。学生们的快乐感染了我,学生们的关注启发了我,我灵机一动,说:“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可爱的杨絮吧。”学生一听,顿时又兴奋起来。有个学生还喊了一句“理解万岁。”

我先开了个头:“我们面对这美丽的景象,说说自己的所思所感吧。我想起了一句诗 ‘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描写的杨花自在飞的洒脱之美。”

学生们受我的启示,纷纷发言:

琪:“还有‘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写的就应该是现在的杨絮漫天飞的壮美景象吧。”

娜:“还有‘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写出了柳絮、杨絮的飘灵的神韵呢。”

东:“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张晓风的《敬畏生命》,写的就是看到漫天纷飞的云絮样的种子传播得令人震撼的情景,让作者对生命不由得肃然起敬。”

飞:“我的心灵也受到了震撼,不仅有美的震撼,更是生命的震撼——我们学了生物学,深刻地知道,这不分昼夜地飘散之后,也许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他们毫不计较得失之间,只是愿意去做这样的播撒生命的事情……”

文:“我看到杨絮,想起了很多漂泊者,他们或者为了生存,或者为了理想,或者为了喜欢漂泊,经常散落着……”

在同学们表达欲望最强烈的时候,我趁机说:“是呀,这样的壮美场面,这样一群如你们般朝气蓬勃的小精灵,还真的是一言难写尽其神韵,一言难抒尽我们内心的微妙感受呢,同学们愿不愿意拿起手中的笔,用灵动的文字来记录下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呢?今天,我们就以“柳絮”或“杨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或一个片断……”学生们了解了我的用意,陷入沉思,而后奋笔疾书起来。灵动的思维、融洽的气氛、倾诉的欲望、写作的冲动充溢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一向为作文而黯然神伤的我感受到——作文原来可以如此美丽……

第二天,收上学生们的文章,我欣喜的看到了很多优美的文章,深刻的思想:

“轻盈的杨絮被风吹得四散开去,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天气,总让人的心底生出几许怀念,几多希望……”——赵《柳絮纷飞的日子里》

“一颗大杨树,在一年正旺盛之时,飘下了杨絮。杨絮带着它的种子飘遍了江河湖泊、深山野林。但是它太轻了,终没有扎根……”——科《杨絮人生》

“又到了柳絮轻飘的季节。风是柔和的,空气是纯净的,那白色的会游走的小花轻扑着行人的面颊,调皮地撞着人家的门窗,施展它所有的妩媚……”——迪《春日絮语》

……

每一次回首,都不禁感谢这次意外的作文课,虽没有在预设之中,却给我们师生带来了超乎寻常的收获,带给了我和我的学生们如许多的美丽心情……

这节邂逅的美丽的作文課,让我明白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写照”。《新课标》提倡教师要尽量多的开发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我认为,这个资源,不光在我们的书本里,更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一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随时留意学生身边的人、事、物,抓住契机,指导习作。

这节邂逅的美丽的作文课,也让我体会到,作文就该让学生尽情表达,在他们最有表达欲望的时候,给他们创设最有利的环境,给他们宽松的写作时间,让他们“情不能自已”,从而“发乎其中”,说出自己真正想说的话,这样的话,那位学生还会一谈作文就“头疼”、就“色变”呢?现在很受大家推崇的“体验作文”,大部分是人为的“创设情景”,不免生硬和造作。

经历了这一场“意外”,我忽然顿悟,我们的作文教学何妨从经常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如:利用好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走进“民俗文化”;新学期开始让学生写一下“入学感言”;毕业之际让学生写写“我站在初三的尾巴上……”;和学生一起敏感地捕捉到发生在国际、国内、社会、家庭、学校、班内的“热门话题”,如:2020经历了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的师生感受颇深,孩子们在家里上空课和直播课,我就让他们写了《在疫情中成长》《我和语文老师,隔屏相望》等话题作文;复学后,我又和孩子们一起撰文《寻找英雄》,让孩子们搜集疫情中的英雄事迹,并写出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花草离不开土壤,生活就是作文的土壤,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写好作文的基础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素材,而作文的一切素材来源于生活,就像花草离不开土壤,所以要充分创造学生参与生活的机会。

引领学生学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愿意畅所欲言,乐于随时记录、整理成文――这正如“现场直播”又如“热点追踪”,学生既有直观的现象,又有理性的思维,让学生的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说”、“我要写”,在写作欲望萌动中,带着美好的心情上路。我认为,这样的作文课,才是学生所期盼的,最有成效的作文课,这样创作出来的作文,才不会再是干瘪无味、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而是,最真最美的真情作文!

参考文献:

[1]挖掘生活素材 提高教学效能[J]. 俞露.  基础教育参考. 2014(22)

[2]巧将生活素材变为写作素材[J]. 朱翠华.  文学教育(下). 2014(06)

[3]文本细读“细”在哪儿?[J]. 张斗和.  读写月报. 2019(27)

[4]咬文嚼字显情感[J]. 杨猛.  学苑教育. 2019(18)

[5]生活处处有文章——例谈如何指导学生提取习作素材[J]. 史桂香.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3(12)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与实践
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