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货币理论看数字经济时代货币发展

2020-07-14 10:00刘苗
销售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纸币货币数字

刘苗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引起经济的巨大变迁,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类生活从自动化进入了智能化,消费对便利和快捷的需求呈爆发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不断进行更新,出现了由互联网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带动下的数字经济,对直接服务于经济的货币功能提出了新要求。厘清数字经济背景下的货币新表现,分析货币的发展趋势对服务于本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货币与经济的关系

提及货币,人们必然联系到经济,这足以说明二者相伴相生的关系。自从人类生产力发展出现产品剩余,商品交换和人类分工便由此产生,为了交换的通畅,货币出现了,并成为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从此便与经济发展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1)货币的起源

西方学者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都研究过货币,但是研究的不够全面、深入,未能准确地概括出货币的起源。货币的起源可以归结为三个因素:第一个是社会分工。因为社会分工的出现,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就必须用自己的生产资料或产品与他人交换,就先有了物物交换。后随着交换的规模不断扩大,便捷性的交换需求不仅扬弃了物物交换而且催生了货币的到来。第二个是商品属性的内在矛盾。商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实现其使用价值,社会属性则是价值的实现。如何在实现使用价值的同时实现商品的价值呢?这就需要一种能够承担一般等价物的媒介出现,货币则肩负起了这样的使命。第三个是商品价值形式的表现。商品经济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有固定的充当价值衡量的形式即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货币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出现过贝类、贵金属、纸币等充当一般等价物,满足对应时期的经济需求。总之,新货币的出现,都是为了克服旧货币的缺陷,满足当下经济发展特征而产生的。所以,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形式需要。

(2)货币的本质

关于货币的本质,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焦点。马克思货币理论认为,贝类、贵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货币等都是货币存在的形式,它们充当着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换言之,无论是实物、纸币还是虚拟货币,其实都是一种衡量商品交换价值的符号,本质上都是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3)货币与经济的关系

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天然的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纵观经济发展的各阶段,从简单交换到金融经济的发展,每一个时期,货币都以一定的形式满足当下经济的发展需求。社会分工初期,人类有了交换的需求,直接的物物交换影响了交换的对等性,交换难以进行,所以有了中间媒介如贝类。商品经济出现后,交换进一步扩大,贝类满足不了交换的数量和范围需求,因此出现了贵金属和铸币等。后又因金融的发展,货币流通的加速,贵金属和铸币的磨损,出现了不足值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纸币出现了。通过货币的发展过程不难得出,经济形态决定了货币的形式,货币形式反过来又会促进或制约经济的发展。

二、数字经济引起的货币功能变迁

所谓数字经济,就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载体、以 ICT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動。简单来说,就是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产业融合为前提、供需无界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活动。

简单商品经济时代,贝类和贵金属仅需要帮助商品实现等价交换的功能;扩大商品经济时代,交换除了体现价值之外,还需要促进剩余价值的流通,因此纸币作为一种价值符号存在,满足交换的对等性和经济的循环性;数字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的高度融合,商品交易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零距离零成本交易(数字经济以前,商品交易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实物场所才能进行,这中间产生时间和空间的成本,从消费者角度来说,相对于传统经济,数字经济使得交易的成本几乎是不存在的),货币除了满足等价性和循环性需求外,还被赋予了快捷性、便利性、融合性、虚拟化和零成本等更多的功能需求。这些新需求功能的衍生,必将推动新货币的产生。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的货币新特征

根据马克思货币理论,货币发展经历了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四个阶段。首先,因简单交换的需求,贝类充当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媒介;接着,因商品交换需求不断上涨,贵金属以稀有稳定不易损特点取代贝类成为当时的货币;后又因金属在使用过程中磨损而变得不足值,虽产生了铸币、纸币等代用货币,但仍依附于黄金存在;信用货币时期,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导致金本位制瓦解,产生了以国家或银行信用为担保发行的货币,如纸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等。货币的发展历程说明,在不同的经济时期,货币都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1)货币的新特征

由于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满足商品交换的快捷性、便利性、融合性、虚拟化和零成本等需求,各类新型货币层出不穷,如比特币、以太坊等,虽然形式各不相同,但实质上都以银行卡、网上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为载体而存在的电子虚拟货币。其具有以下新特征:一是,支付空间的便利性。在信息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支撑下,货币的支付职能实现了手机客户端支付,各种支付APP的存在,如支付宝、微信、京东、美团等,使得货币支付只需在手机操作即可完成,实现了出门一部手机解决所有问题便利性。二是,支付时间的快捷性。以前汇钱、转账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收到,数字经济下,一分钟即可实现实时转账,从时间上实现了支付的快捷性。三是,支付方式的虚拟性。如果说代用货币时代,实现了货币的符号化,那么数字经济时代,货币实现了虚拟性。交易全过程无需接触货币,只需通过数字完成交易支付即可。

(2)数字经济时代的货币本质

无论货币在时间、空间和支付手段上如何变化,其都是货币形式的一种体现和变化,货币的本质是没有改变的。无论是早期货币还是当前的数字货币,在商品交换中,都是充当一般等价物。在当下,虽然我们无需接触纸币就可以实现交易,但是货币只是从以纸币为依托的货币符号抽象为脑海中的数字符号而已。所以说,数字经济时代的货币依然是一般等价物。

四、未来货币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

货币的发展有着其对应的经济背景,数字经济能够发展,是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出现的,而这些技术的出现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结果。正是因为社会分工的不断加深,使得各国经济发展不断联系和融合,推动了货币在国际间的统一性需求,于是出现了以美元为代表的国际货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和网络的全球化发展,以数字货币为代表的新一轮国际货币即将登台,各国表面上观望,实则都在加快研发各自法定数字货币,以取得新一轮国际货币竞争中的地位。但由于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无界化,使得基于此发展起来的货币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这种“去中心化”的货币反过来又会把各国经济粘连在一起,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世界成为“命运共同体”。

(2)推动金融市场运行效率提升

货币的数字化必然引起金融的数字化。数字金融的发展,无论是对于普惠金融的发展还是传统金融的发展来说,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数字金融通过场景设计、数据计算和产品创新,充分发挥“成本低、速度快、覆盖广”的优势,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服务成本,减轻了信贷配给程度,促进了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由于数字金融的发展,加大了传统金融的竞争压力,商业银行也开始利用数字金融进行转型升级和通过提高自己的风险承担行为来获得更高的利润。可以说,数字金融的出现对提升金融市场效率有明显的作用。

(3)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新事物的出现,往往会引起初期社会制度的不适应,出现一些领域的监管空地或漏洞,造成短期的社会乱象。数字货币为交易带来便利性和快捷性,但是它的匿名性,使得不法之徒有了偷税、洗钱、诈骗之机,对金融体系健康发展造成破坏。因此,加快研究数字货币的发展路径和趋势,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在研发法定数字货币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技术攻克和制度建设同步进行,综合考虑定义货币价值尺度、操作运行方式、监管处罚手段等各方面因素,平稳逐步取代传统的法定货币体系,从而建立一套新的数字货币体系及配套监管系统。

(本文作者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纸币货币数字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古代的货币
答数字
消失的纸币
古代的货币
数字看G20
猜纸币
猜纸币
成双成对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