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活动内容和形式创新研究

2020-07-14 17:28马淑兰张树光
青年时代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

马淑兰 张树光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具体因素,旨在进一步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时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活动;创新

一、引言

对于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来说,基层党组织活动不仅是改革发展的力量支撑,同时也是党组织发挥凝聚力的依托。在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亟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更有效的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解决好党组织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党员教育质量,增强党组织影响力,保证党组织活动可以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

二、现状分析

(一)基层组织机构不稳定

大多高职院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为党建成果研究以及人才储备提供支持。高职院校基层党务工作开展的主体大多为教师,近年来,党员教师也愈发向着高学历、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一直以来,在高职院校内部,党员教师对党建工作不够重视,各级领导对党建活动的组织停留在建立相应的机构方面,对机构内部职务的规划缺乏认真的思考,对党员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另外,党员教师个体也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高职院校内部基层党组织机构稳定性较差,各类工作开展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二)组织活动单一、缺乏创新性

就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来看,基层党务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式是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相应的党务文件精神,以文件落实文件,缺乏有效的解读。相比较来说,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存在一定的教条化,而教师属于高层次文化群体,他们对枯燥简单的政治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再加上日常工作强度较大,教师大多以完成上级任务的态度对待党务学习。有些高校虽然有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的意识,但是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想法不能落实到实处,最终导致党组织活动和党员的思想不能有机融合。

三、制约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因素

一是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没有正确认识党组织活动对于党建工作的意义,在开展实际工作的时候,仅仅将党组织活动作为任务,没有充分挖掘党组织活动的示范性作用。另外,活动的设置缺乏计划性,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存在“上热下凉”,严重影响了党组织活动开展的效果。二是党组织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活动的设置过于依赖党组织的安排,活动的开展缺乏创新性。另外,在高职院校内部,开展党组织活动面临的较大难题是经费不足,活动实践难度较大,绝大多数的党组织活动都是以观看视频影像等形式开展的。三是专业特色不明显。各个院系在组织基层党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以及专业的特色,使得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和专业的建设以及学科的发展有些脱节。四是督促指导不深入。对于任何一个党组织活动,上级党组织都会对基层党组织提出相应的目标管理指标,但是在实际开展工作的過程中,跟踪监督力度不足,采取的管理措施有效性较差,最终导致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力度都有所不足。五是在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内部,在开展任何一个党组织活动的时候,内部的宣传虽然做的较足,但是外部宣传力度较差,使得党组织活动的影响受到严重的限制。

四、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

(一)规章制度创新

“三会一课”是当前我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方式。针对任何党建活动,只有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活动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可以高效的完成各项党建工作。例如,很多院系指定特定的时间作为“党员活动日”,要求在该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党建活动。高职院校在开展量化评建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总体目标,需要制定党务工作人员管理条例以及党组织换届举办方法,另外还需要制定组织生活考核制度,保证党的组织活动开展可以更具规范化。具体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对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的考核力度,重视思想意识教育,深入的开展专题教育,帮助党员找到自己的缺点,加以纠正,促进党组织可以更加和谐有序的发展。

(二)基层组织机构创新

要增强年轻党员承担局面的意识,以此为基础,做好组织机构的优化和完善。在高职院校内部,虽然教师队伍愈发呈现出高学历和年轻化的趋势,但是他们在党建工作中还是缺乏经验。为了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必须及时的充实一批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参与到基层党组织活动中来。所以,在举办换届选举工作之前,应该拟定支部人选方案,尽量选择思想先进、熟悉党务流程的党员教师参与进来,并做好党员年龄结构的布局。同时,也要加大对党务工作人员的专题培训,尽可能做好全方位的兼顾。

(三)基层党建活动形式创新

一是搭建平台,拓展空间。作为高职院校,在拓展和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的时候,必须紧密围绕高职院校发展改革的中心,以培养人才作为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整体科研水平以及教学能力,同时做好校园文化的引导,充分的将基层党建活力激发出来,在工作中注意抓住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精心设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营造多元化的活动平台和环境,创新更多形式的组织活动。另外,在开展党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有针对性的搭配和组合活动载体,利用多方位的表达方式,做好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强化所有党员的意识,进一步突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特色。例如,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开展学习竞赛活动,提升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为党员们过“政治生日”,增强仪式感和归属感。组织党员对先进事迹进行学习,了解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建设变化,通过开展社会考察,保证党员可以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接受相应的教育,坚定自身理想以及信念。二是整合资源,提升合力。高职类院校在拓展党组织活动空间的过程中,应该摆脱封闭发展模式的限制,学校内部的教师、机关党支部之间应该做好充分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保证党支部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促进不同院系之间,不同部门之间资源信息的共享。另外,高职类院校在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党建工作宣传,通过党支部共同协作,将基层党组织工作做实,提高党建工作体系的活力。激活校外的社会资源,加强学校和政企单位之间的协作,整合各类资源,增强信息共享,为保证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活动顺利有序的开展奠定基础。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党员下寝室活动,及时了解情况并作正面引导,使他们感受到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通过形式多样,更富有感染力、实效性的主题实践活动,做到听、看、思、写四位一体的高效结合。三是充分发挥新媒介的作用,为基层党组织活动提供技术支撑。传统的党组织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新媒介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党组织活动形式进行创新。当前较为常见的新媒介形式有微信、空间、教育网站等,充分发挥这些媒介的作用,做好党务信息的交互和传播。

五、结语

作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要理清影响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具体因素,进而在开展基层党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勇.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生活创新性与实效性研究[J].大学教育,2017(7):167-168.

[2]钮丽.新时代高职院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9(9):36-39.

[3]贺桂祯.高职院校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研究——以四川省高职院校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9(9):15-20.

[4]曹越.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7(6):54-58.

[5]黄锋涛,孟龙.论新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激发活力的创新性[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5-17.

[6]彭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2):177-178.

[7]刘轶群,许德娟.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加强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8):19-21.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创新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