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后保温护理对预后的影响

2020-07-15 04:16孙庆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鼻咽体外循环保温

董 芳,孙庆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1.心脏大血管外科;2.护理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是指患者在心脏停止跳动的情况下,利用人工心肺装置,将上、下腔静脉血液引流至人工心肺机经过氧和,从主动脉注入体内,代替心肺功能,且在直视下行复杂的心脏手术,该手术是心脏外科手术的关键[1]。在进行手术时,为预防机体重要器官缺血,术中多于低温下进行,可有效减少机体耗氧量,改善人体的基础代谢,但术后持续低温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多副作用,不利于预后,故术后给予患者一定的保温护理尤为重要。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后保温护理对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于我院行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88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8.46±4.27)岁;疾病类型:心脏瓣膜病19例,法洛氏四联症1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9例,室间隔缺损5例;心功能分级:Ⅰ级16例,Ⅱ级13例,Ⅲ级10例,Ⅳ级5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8.69±4.18)岁;疾病类型:心脏瓣膜病14例,法洛氏四联症10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1例,室间隔缺损9例;心功能分级:Ⅰ级15例,Ⅱ级14例,Ⅲ级9例,Ⅳ级6例。统计学比较上述2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行心脏X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无恶性肿瘤疾病。(2)排除标准: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者;患有精神障碍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经过检查后,根据病情的不同行不同手术方式,且常规插管后,均建立体外循环,于27-28℃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心内直视手术操作完成后,开始复温操作。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保温护理,给予患者热水袋或加盖手术单等操作,开始复温。

1.3.2 观察组 采用保温护理,使用变温水毯行复温操作,将水毯平铺放置于床垫上,再铺一层床单,患者身着单衣,盖被子;将变温毯水管连接热交换水箱,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置水箱温在38℃左右,后启动水泵,开始热交换复温操作。两组患者在复温期间,均密切监测直肠温度、末梢指温度3h(使用电子体温探头监测)。

1.4 观察指标

(1)于术前、术后1h、2h、3h,应用电子体温探头检测两组患者鼻咽温度变化情况。(2)术后,观察两组是否出现心律失常不良事件。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以百分数和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数据,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组内不同时间点数据用单因素方差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鼻咽温度比较

术前, 两组鼻咽温度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h、2h、3h,观察组鼻咽温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鼻咽温度

表1 对比两组鼻咽温度

组别 术前 术后1h 术后2h 术后3h F P观察组(n=44) 36.5±1.3 37.1±1.4 37.2±1.3 37.1±1.5 2.377 0.072对照组(n=44) 36.6±1.4 35.4±1.3 35.1±1.0 34.8±0.9 20.066 <0.001 t 0.347 5.902 8.493 8.722 P 0.729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心率失常1例,发生率为2.27%(1/44);对照组出现心律失常8例,发生率为18.18%(8/44);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6,P=0.035)。

3 讨 论

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已在临床心脏科室广泛应用,其在低温环境下,可利于心内操作,且具有保护患者心肌功能的作用[2]。但低温时间较长,可能会减少患者机体的热量,造成凝血功能减退,进而降低脑代谢,延缓麻醉苏醒时间,不利于患者预后。传统复温方式多是增加复温时间来减少鼻炎温度降低情况,但其一定程度上可延长体外循环时间,进而易引发心肌缺血风险,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故寻求其他更有效的方式恢复患者机体热量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中枢系控制体温大概37℃左右,才可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故复温时保持37℃较为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h、2h、3h的鼻咽温度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保温护理可维持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体温,减少术后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分析原因在于,较传统的热水袋、盖棉被等操作,其具有复温温度不稳定、易挤压引流管、引起局部烫伤等缺点,不利于患者的长期预后效果。而变温水毯是一种通过热传导复温方式来维持患者术后体温,其可有效抑制机体皮肤感受器的冷刺激,加强热冲动传入下丘脑,进而减少温度调节反应,维持机体热量平衡。且变温水毯可有效维持机体温度平衡,且接触患者的面积较大,可增加复温效果,有效恢复患者的体温;且其操作简单,通过调节水温控制体温,安全性较高,患者易接受[3-4]。患者卧于水毯上时,其舒适感较好,可有效预防压疮等并发症,进而利于预后;水毯还可利用恒定温度,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速度,减轻心脏的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进而减少心律失常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5]。

综上所述,对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后采用保温护理,利于维持患者机体温度,减轻术后心脏负荷,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鼻咽体外循环保温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幼儿罕见鼻咽部异物1例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标准》
——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基石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反复鼻出血VS鼻咽癌
能“保温”的雪
围术期血清胆红素水平对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保温
为什么热水瓶可以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