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2020-07-15 02:07
甘肃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护士血糖护理人员

姜 岩

(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甘肃 庆阳 7445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改变,以及老年化社会的快速形成,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2014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达4.22亿,18岁以上成人患病率达8.5%,而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达9.4%,糖尿病病人达1.27亿。据预测,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第七主要死因[1]。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和健康教育方式。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镇原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4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在41~75岁。选取镇原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17名护理人员,其中中专学历2人,大专学历5人,本科学历8人,研究生学历2人,工龄在1~5年的有10人,5~10年的有5人,10年以上的有2人。

1.2 方法

采取自制表格调查问卷的方法,问卷内容包括:①患者对疾病的知晓情况,包括病因、并发症、饮食控制方法及意义,运动疗法及意义四个方面;②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包括按时用药、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和血糖的自我监测四个方面;③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来源;④护士参与健康教育情况,问卷内容有有无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有无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与患者沟通有无困难;⑤护士健康教育知识,包括病因和诱因、慢性并发症、饮食疗法、运动疗法、高血糖的处理和药物使用知识六个方面。

2 结果及分析

调查结果分别见表(1~5)。

表1 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统计(n=48)

表2 患者对治疗的依存性统计(n=48)

表3 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来源(n=48)

表4 护士参与健康教育情况统计(n=17)

表5 护士健康教育知识统计(n=17)

从表1统计结果发现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低,大部分人只是简单的知道一些饮食疗法和并发症的意义,却疏忽了运动疗法的意义。从表2统计结果发现患者对疾病治疗得依存性不够高,大部分人只是间断性的按时用药,坚持运动治疗和自我血糖监测,还存在一小部分人不能按时用药以及做到运动疗法和控制饮食自我血糖监测。从表3统计结果发现患者疾病健康教育的知识来看有62%来自医生,有25%来自护士,个别的的4.1%来自营养师和8.3%来自于病人自学;从表4统计结果发现护士主动进行健康宣教的意识差,健康教育的知识不太丰富从而引起了与患者沟通有一些困难;从表5统计发现护士对疾病健康教育知识的熟悉度不够高,尤其对高血糖的处理和药物的使用知识。通过以上数据和一般资料,可以得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现状是大多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不能主动的对自己病情去知晓以及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知识不够丰富,不能与患者主动的进行健康指导,具体分析如下:

2.1 患者健康意识薄弱,对疾病不能正确认识

大多数患者对健康的意识不够高,接受能力差,对糖尿病教育的认识不足,对糖尿病知识的需求也不够,因此不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讲解健康教育知识的工作,有的甚至持怀疑态度,从而阻碍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患者缺乏治疗的积极性

在护理工作中,部分患者过于依赖社会中的经方,验方,对现代医学的护理未树立起充分的信心,不能遵医用药,科学饮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对糖尿病健康知识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因此,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不理想,多数患者缺乏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2.3 患者缺乏主动性

患者由于对自己疾病治疗的积极性不高,对医护人员产生了不信任感,甚至产生了一些生理心理上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对疾病并发症的控制,因此,患者缺乏主动向医护人员咨询自己病情的意识。

2.4 护理观念滞后

护理工作是以疾病为中心,局限于执行医嘱、打针、发药等各项治疗。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低,不能正确认识护士角色的多元化,缺乏感性、理性认识的内在动力,缺乏从护理发展的角度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且对教育者角色意识比较淡薄。不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不善于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对患者的疑虑缺乏耐心解释,对患者没有同情心,在沟通中不能敏锐观察和对尊重病人。

2.5 医护人员临床经验不丰富,方法缺乏针对性

由于大多数护士是年轻的护士,缺乏临床护理经验,护理专业知识不扎实,独立工作以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应变能力差,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照顾不够细心,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到位,因此对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情况也不够全面。

2.6 医护人员配备不足,缺少时间实施健康教育

目前由于护理人员缺乏、工作量超负荷、工作单调重复性强、又要求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责任心,致使护士常处于应付日常工作的状态,不能提供与患者的健康需求。缺乏明确的护理质量控制的办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事先没有评估患者的需求和知识结构,对建立患者正确的健康行为上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2.7 领导的不重视

医院领导重视度不高,缺乏公认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教育计划和内容尚未统一。虽然医院开展了糖尿病都教育工作,但现行的健康教育体系强调是对理论传授,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教育目标不明确,缺乏对教育效果的评价和分析,导致了低效的形式教育。

3 讨论

3.1 加强健康教育实践操作,提高病人治疗的积极性

通过实践活动,教会病人学习有关糖尿病防治知识,接受先进的治疗方法。比如教会患者自测血糖水平,使患者懂得血糖值的临床意义和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和血糖的关系;教会患者合理饮食、会初步计算主食量;教会患者合理运动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教会患者认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并发症、预后。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提高患者防治疾病的积极性。

3.2 制作糖尿病小手册

督促病人学习糖尿病知识并对部分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制作漫画式的图文讲解,其中内容包括糖尿病随机血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正常值以及如何使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血糖;糖尿病并发症的三级预防;糖尿病饮食疗法原则;糖尿病的心理社会问题;糖尿病运动治疗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以更好的做到自我预防和自我护理。

3.3 对患者个别性的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失望、恐惧,抑郁的心理,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方式,不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对个别有焦虑情绪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个别专门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教会患者正确看待疾病,树立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增强克服疾病的信念。

3.4 建立教育管理大家庭,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素养

家庭人员包括医生、DM专科护士、营养师、运动师、心理医生及社区医务工作者[3]。团队人员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和人文关怀来共同管理患者,使患者在饮食、运动、用药、监测、心理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的指导。在健康教育管理大家庭里,护理人员要不断向其他人员的学习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提升健康教育的水平。

3.5 建立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管理模式

有目的、有针对性、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对患者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模式,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多层次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合理饮食、科学运动、用药指导、血糖监测、并发症预防及心理指导、出院指导等教育[4]。教育的模式包括传统教育模式,临床路径教育模式,护理程序模式,全程教育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基于问题的教育(PBL)模式,授权教育模式,“看图对话”教育模式,焦点解决教育模式,动机性访谈模式等[5]。并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以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3.6 定期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讲座

丰富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知识,让每位护理人员都能够独立主动做到患者的知识宣教以及更好的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形象地介绍如何进行合理饮食,强调糖尿病患者想控制好血糖首先做好两点:管住嘴、迈开腿。通过开展糖尿病健康宣教活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3.7 建立微信群,延伸院外护理服务

通过线上服务,询问患者有没有按时用药,自我监测血糖,胰岛素注射患者注射方法是否正确,使患者及时得到心理支持,建立起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沟通的渠道,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更为有效的稳定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实施线上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将从“传播疾病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为目的,随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全面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立糖尿病患者护理专业人员培训体系,主动参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宣教,有利于患者积极正确的面对疾病,对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护士血糖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