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差错与预防分析

2020-07-15 02:07冯志芳
甘肃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药剂师中药房调剂

冯志芳

(甘肃省中医院省委门诊部,甘肃 兰州 730000)

中药饮片主要是指中药材经过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式,通过加工炮制后能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治疗的中药,中药饮片中主要包括炮炙的饮片、原形药材饮片、经过切制的饮片、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等不同类型[1]。中药饮片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属于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药物,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具有较为独特的炮制理论与炮制方法,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中药房在对中药饮片进行调剂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调剂环节差错的现象[2],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因此有效的预防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差错的预防管理效果,我门诊中药房针对实施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差错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甘肃省中医院省委门诊中药房2019年10月前实施的中药饮片调剂(1500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观察,中药饮片包括大青叶、芒硝、天麻、何首乌、炒栀子、鸡内金、石膏、炮姜、干姜、金银花、大黄等不同的类型。中药饮片规格主要包括厚度在0.5mm范围内的极薄片;厚度在1~2mm的薄片;厚度在2~4mm之间的厚片;厚度在2~4mm之间的直片;厚度在2~4mm之间的斜片;边长为8~12mm的形状为长方块或立方块的块;短段长度为5~10mm,长段长度为10~15mm的段(长段、短段);细丝宽度为 2~3mm,宽丝宽度为5~10mm的丝 (宽丝、细丝)。中药饮片的种类:普通中药饮片、定量小包装中药饮片、免煎颗粒中药饮片及精制中药饮片等不同类型。

1.2 方法

针对中药调剂环节差错事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差错出现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对策进行相应的分析。

2 结果

本门诊2019年10月前共出现了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差错事件269次,差错的发生率为17.93%(269/1500),具体数据见表 1。

表1 2019年10月前共出现了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差错事件的主要类型

3 讨论

3.1 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差错发生原因

现阶段中药房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差错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导致的:(1)调配环节不仔细:中药饮片调剂具有专业性较强及技术性较强等特点[3],部分调剂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及按照调剂规范、制度等进行操作,导致处方药品放置顺序紊乱,影响了复核流程,极易导致漏配、重配及错配现象的出现,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2)医师处方未审核及核对:由于医师在开具处方的过程中未能很好的核对中药饮片的名字、剂数等信息,导致调剂人员在配药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现象的出现,在发药的过程中未能及时的核对患者的信息资料,导致发错药物现象的出现,影响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的管理质量[4]。因此在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管理过程中实施相应的预防管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施中药房药剂师的预防管理、对中药饮片的处方源头进行预防优化管理、对审方环境进行预防管理及对发药的环节进行预防管理等多元化的预防管理对策最大程度上优化中药房中药饮片的调剂、核查环境,提高中药房药剂师的综合素质及职业素养,利用规范的管理制度对中药饮片调剂各个环节进行规范要求,最大程度上减少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差错现象的出现,提高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的管理质量及水平,减少患者投诉及纠纷事件的发生,促进医院整体医疗质量水平的提高[5]。(3)药剂师综合职业素养低下:由于中药房药剂师在实施相应的调剂环节时由于自身专业素养较低,责任意识不强、工作过程中不重视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现象的出现,影响了中药房的整体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6]。

3.2 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差错预防措施

实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的预防管理,具体如下:(1)中药房药剂师的预防管理:定期组织中药房药剂师参与相应的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中药饮片相关知识、职业素养、责任意识等方面的培训与学习,最大程度上提高药剂师在工作过程中的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实践操作技能等,规范药剂师的管理行为与标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调剂的操作流程,最大程度上减少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差错现象的出现,为中药房医疗服务质量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在培训与学习完成之后不定期对中药房药剂师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等进行考核[7]。(2)对中药饮片的处方源头进行预防优化管理:针对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现象及时组织药剂师参与相应的会议研讨,针对差错出现的具体原因进行仔细深入的分析,让药剂师明确差错出现的后果、危害及严重性,提出相应的预防解决措施,避免同类错误再次发生的现象出现。组织会议在中药房确定各个调剂环节的管理责任人,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对一段时间内差错的发生现象进行总结,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中药房的药剂师们共同讨论分析差错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反馈意见及整改预防措施。定期组织监督管理小组深入各个窗口监督检查各项预防管理措施是否落实,寻找可能存在的事故安全隐患,构建相应的防范管理制度,及时做到相应的预防差错管理。针对中药房的工作人员应强化与医院各个科室内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了解,共同研讨有关处方的规范制度,强化对中药饮片的点评制度与管理,一旦发生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差错现象应及时与该科室取得联系并共同商讨相应的解决对策[8]。(3)对审方环境进行预防管理:针对中药房应构建完善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结合药品管理法开展相应的处方核对与审查,针对中药脚注、使用禁忌、中药质量、药味数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属于调剂的关键环境进行核对,尽可能的在审核环节发现差错,并强化改善与管理。在调剂员完成处方的调配之后应自行实施核对管理,针对主管医师对发药进行核对,减少差错现象的出现。严格要求调剂员按照制度形式,将差错现象扼杀在“摇篮”中。(4)对发药的环节进行预防管理:在发药的过程中呼叫患者科室、姓名,在核对患者的姓名及基本信息之后要求患者出示购药发票,向患者询问相关的开药剂数,科室、处方医师姓名等,针对处方号进行认真的核对及检查。针对患者姓名相同、病症相似的现象应联系负责医师进行核对才能为患者发放药物,核对无误后发药,最大程度上提高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的安全性[9]。

综上所述,针对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差错现象实施预防管理的管理效果较为显著,能预防及减少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差错现象的出现,建议在中药房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药剂师中药房调剂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要不要服从调剂?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药剂师星星狐
何时结婚都不晚
何时结婚都不晚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虚拟中药房”破中医药服务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