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剖宫产术的围术期整体护理体会

2020-07-16 13:06杨淑敏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初产妇剖宫产产妇

杨淑敏

河南鹤壁京立医院妇产科 鹤壁 458030

分娩是女性重要的生理活动,部分初产妇存在剖宫产指征,需行剖宫产分娩。由于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对剖宫产缺乏正确认识,因担心剖宫产风险而产生焦虑情绪,不利于术后恢复。因此围术期实施高质量护理至关重要。收集2017-08—2019-04间在我院行剖宫产的86例初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围术期整体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86例初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并具备剖宫产指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经产妇、精神异常、存在手术禁忌证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2组,各43例。观察组:年龄21~36岁,平均28.34岁。孕周34~41周,平均37.46周。常规组:年龄22~35岁,平均28.51岁。孕周33~41周,平均37.28周。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协助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和准备;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协助医生完成剖宫产手术;术后指导患者用药、饮食等。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1)术前心理护理:告知产妇剖宫产的安全性、必要性、成熟性,以及优势等,增强对剖宫产分娩的信心,缓解恐惧心理。(2)术中护理:保持室温度24℃~26℃,湿度40%~60%。关注产妇情绪变化,简单说明硬膜外麻醉的原理。告知术中牵拉脏器、取出胎儿时可能有疼痛不适感觉,但不会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密切关注产妇生命体征,确保顺利完成剖宫产手术。新生儿分娩后,告知产妇新生儿性别及健康状况,鼓励其进行母乳喂养。(3)术后护理:为产妇系腹带,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6 h产妇取去枕平卧位,指导家属按摩其下肢肌肉,然后指导其食用流质饮食。术后正常排气后,开始进食半流质饮食,逐渐向普食过渡,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禁辛辣油腻。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去除腹带,不穿紧身衣物。

1.3观察指标(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评价焦虑情况[1],总分100分。评分越高,焦虑越严重。(2)术后并发症(肠粘连、切口感染、切口愈合延迟)发生率。(3)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评估护理满意度[2],总分95分,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2 结果

2.1SAS评分护理前观察组SAS评分为(54.17±4.86)分,常规组为(53.89±4.7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0,P=0.788)。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为(42.35±4.13)分,低于常规组的(46.79±4.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0,P=0.000)。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小结

剖宫产是处理难产、妊娠并发症,以及挽救母婴生命的重要分娩方式。由于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和对剖宫产的正确认识,可能产生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促进儿茶酚胺分泌而影响子宫收缩、增加产后出血量[3]。故需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高质量护理。

术前心理干预可避免负性情绪影响手术效果,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4]。硬膜外麻醉虽会减轻疼痛,但术中牵拉脏器时及胎儿娩出时,产妇仍有疼痛感觉。护理人员需及时安抚产妇,以避免心理出现波动,影响手术进程。剖宫产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易发生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通过针对性护理,为产妇按摩下肢肌肉,劝其早日下床活动,均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产妇早日康复;并可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提高其母乳喂养的依从性[5]。

猜你喜欢
初产妇剖宫产产妇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