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2020-07-16 13:05王伯凌吴耀贤熊永江彭仁政陈军程鹏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造影检出率部位

王伯凌 吴耀贤 熊永江 彭仁政 陈军 程鹏

河南商城县人民医院 商城 465320

对中年以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患者,应首先怀疑有颅内动脉瘤,若神经系统检查发现动眼神经和展神经部分麻痹、视野改变,以及眼底有玻璃体膜下出血的痕迹,则颅内动脉瘤的可能性更大[1]。颅内动脉瘤系脑血管壁异常所致的局部脑血管扩大形成的脑血管瘤样突起,除可以引起局部压迫症状外,其破裂常导致SAH。虽然部分患者出血停止后,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和好转,但由于脑动脉痉挛或再次出血,可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因此,早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收集2016-07—2020-01间在我院拟诊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48例患者。以DSA结果为“金标准”[3],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患者的纳入标准:(1)均依据临床表现拟诊并经DSA和MSCTA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2)所有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3)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以及精神疾病病史。能正常沟通,依从性好。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患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男26例,女22例;年龄46~77岁,平均59.6 岁。首次SAH 41例,有多次SAH史7例。颅内血肿8例,脑室出血3例。

1.2方法(1)选用美国GE公司的DiscoveryCT 750 HD 宝石能谱CT行 MSCTA检查:层厚 0.6 mm,管电压 120 kV,管电流 205 mA,螺距1.2,准直宽度 0.5 mm×128 mm,球管旋转时间0.5 s /转。由头顶至第3颈椎椎体进行扫描。将80 mL碘海醇(350 mg/mL)以4 mL/s的速度注入肘静脉,生理盐水35 mL冲管。将图像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处理后,由我科2名高年资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并做出诊断。(2)选用GE Innova IGS 54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实施DSA检查: 股动脉穿刺成功后,由高压注射器将7~12 mL碘帕醇注射液以6 mL/s的流速注入。采用Seldinger穿刺法对椎动脉、颈内动脉进行造影。

1.3观察指标及图像质量评价标准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SCTA对不同部位脑血管瘤的检出率。MSCTA图像质量评价标准[4]如下。Ⅰ级:清晰显示4 级以上分支及小血管,小动脉瘤的形态、大小清晰可见。Ⅱ级:较清晰显示4 级以上分支、小血管和动脉瘤。Ⅲ级:血管周围存在伪影,但仍可对动脉瘤准确诊断。Ⅳ级:血管周围存在明显伪影,无法完成诊断。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MSCTA对不同部位脑血管瘤的检出率MSCTA对不同部位脑血管瘤的检出率与DS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DSA、MSCTA对不同部位脑血管瘤的检出率[n(%)]

2.1MSCTA的图像质量MSCTA不同质量分级的图像数量与DS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DSA、MSCTA不同质量分级的图像数量[n(%)]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是最常见的SAH的病因。有研究结果显示,颅内动脉瘤SAH的年发病率达8万~10万[5]。SAH后可引起脑水肿、急(慢)性脑积水、肺水肿、肺栓塞、脑血管痉挛、心功能异常、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等诸多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6]。因此,在SAH前能够及时诊断并进行相应的干预,对预防SAH或再次SAH,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6]。

DSA是目前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其将注入造影剂前、后所拍摄颅脑图像,经过计算机减影、增强、再成像而获得颅脑血管影像,具有检查时间短、造影剂用量少而浓度低、分辨率高,以及患者受X线辐射量小等优势,尤其可清晰地显示颅内动脉瘤的大小、形态、部位、数目、毗邻解剖结构,以及血管痉挛程度等,是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7]。但其属有创检查,操作复杂、创伤较大、费用较高且并发症较多,故有一定局限性。随着多层螺旋CT 技术的发展,MSCTA能够清晰准确显示颅内动脉瘤的部位、性状、毗邻关系、周围血管情况,以及扫描快速、安全性高、分辨率强、操作简单、无创、可重复检查等优势,已成为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又一重要手段[8]。

我们选取近年来在我院依据临床表现拟诊并经DSA和MSCTA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48例患者。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MSCTA用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结果显示,MSCTA检查对不同部位脑血管瘤的检出率和不同质量分级的图像数量,与DSA检查无统计学差异。表明MSCTA检查和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具有同样重要的诊断价值,因此更易于在临床普及开展。

由于MSCTA 的重组图像易受操作者技能熟练程度与扫描参数等因素的影响,尤其对微小的颅内动脉瘤显示效果不佳。故对部分造影阴性的SAH患者,以及多发性动脉瘤出血而造影不能判断出血的动脉瘤患者,仍需联合MRI检查,获得更加动态、清晰的图像,以提高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对于拟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MSCTA和DSA均有良好的颅内动脉瘤检出率及高质量图像分级。但MSCTA属于无创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清晰度良好及可以重复检查等优势,而且费用较DSA低,对早期诊断颅内动脉瘤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造影检出率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