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研究

2020-07-16 13:06赵建文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电切腺体包膜

赵建文

河南舞钢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舞钢 462500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引起排尿困难的主要病因之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P)是两种临床常用的治疗BPH的手段。收集2017-05—2019-01间我院收治的80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比较TURP和PKEP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50岁。(2)均根据前列腺超声、尿动力学、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手术指征明确[1]。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循环、神经、血液、内分泌等系统疾病者。(2)合并逼尿肌无力、先天性尿道狭窄、不稳定膀胱及前列腺癌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每组40例。TURP组:年龄50~77岁,平均64.20岁。病程2~8 a,平均4.16 a。PKEP组:年龄51~78岁,平均63.96岁。病程2~7 a,平均4.14 a。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TURP组: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截石位。采用F26 storz电切系统,5%甘露醇液为冲洗液,将电切及电凝功率分别设定为100 W和80 W。经尿道置入汽化电切镜,先行 5~7点处腺体切割,由膀胱颈至精阜上缘,尽量达外科包膜,再向两侧切。之后再将11~1点范围的腺体切除,最后切割精阜周围腺体。修整创面并彻底止血后,留置三腔导尿管。PKEP组:硬膜外麻醉,患者取截石位。生理盐水连续灌洗,压力60~80 cm H2O,设定双极电切和电凝功率分别为160 W和80 W。直视下插入电切镜,以精阜为标志,在其近端用电切环点切尿道黏膜。采用逆行法将电切与镜鞘相结合推离前列腺中叶腺体至膀胱颈,以6点处为起点,顺膀胱颈方向在前列腺尖部侧方逆时针或顺时针剥离前列腺叶,然后沿外科包膜将左右侧叶剥离,以前列腺叶l2点位为终点。最后切断l2点位的黏膜纤维索进入膀胱,使增生腺体中除下半部少许腺体与膀胱颈部分相连外,其余部分保持完全游离,阻断大部分增生腺体的血供。剥离中以电切环及时处理外科包膜处血管断端的出血。之后将分隔的两侧叶行无血收获切割。创面修整后确认无活动出血。组织碎块送检,退镜并留置F24三腔导尿管,持续膀胱冲洗[2-3]。

1.3观察指标(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除腺体质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2)术后并发症。(3)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测定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

2 结果

2.1手术时间等指标PKEP组手术、术后膀胱冲洗及住院等时间均短于TURP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URP组,切除腺体质量多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时间等指标比较

注:组间比较,*P<0.05

2.2术后并发症PKE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IPSS、Qmax等指标2组患者术后均获3个月的随访。术前2组IPSS、QmaxI、PVR、Q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各项指标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注:组间比较,*P<0.05

表3 术后IPSS、Qmax等指标比较

注:组内比较,*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症状明显的BPH患者主张通过手术治疗以达到及时解除其下尿路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目的。TURP和PKEP是两种临床常用的治疗BPH的手段。其中TURP治疗BPH经验丰富,技术成熟。但在临床实践中亦发现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1)术中以甘露醇或葡萄糖液等为冲洗液,大量吸收可引起血容量扩张及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2)电切温度高,导致切面组织易形成焦痂,术野清晰度受到影响,前列腺外科包膜被误伤及尿道灼伤等概率高,增加尿外渗、尿道狭窄等风险。(3)焦痂脱落易致继发性出血。与TURP比较,PKEP兼具开放性手术和前列腺电切二者的优点[4-6]:(1)利用电切镜鞘在前列腺内外腺之间对增生的腺体组织进行完整的剥离和剜除,不受前列腺大小的限制,外科包膜内的增生组织切除更为彻底,残留腺体更少,减少了复发风险。(2)剜除直达前列腺外科包膜平面,能够清晰辨别血管纹理和走向。阻断增生腺体的血液供应后收获性切割已剥离的增生腺体组织。术中止血更为精准,不仅减少了出血量,且能够缩短止血时间和膀胱持续冲洗时间。(3)低温切割热穿透效应小,以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又无须负极板,对神经等周围组织损伤小,手术安全性更高;创面凝固层厚度仅0.5~1 mm,止血效果好。从而减少了对前列腺外科包膜的损伤和增加继发性出血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PKEP与TURP治疗BPH术后3个月时IPSS、QmaxI、PVR、QOL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但PKEP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腺体切除更多,术后并发症更少,是安全、可行的治疗BPH的术式。

由于本研究随访时间短,尚未对术后中远期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今后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和长期随访研究,以证明PKEP手术的远期效果。

猜你喜欢
电切腺体包膜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垂体腺瘤假包膜的研究进展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患者中的干预价值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原发性肝癌假包膜影像表现与病理分级的对照研究*
春蚕吐丝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