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对房间隔缺损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20-07-16 13:06汪高磊陈国锋王国锋杨学超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经胸房间隔心包

汪高磊 陈国锋 王国锋 杨学超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外科九病区 郑州 450000

房间隔缺损属临床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由胚胎发育异常所致,可一定程度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威胁其生命安全,需及时进行有效手术治疗[1]。传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修补术是目前临床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标准治疗方案,手术成功率高且效果良好,但易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损伤,术后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临床应用具有局限性[2]。随微创技术的不断深入及普及,采用微创、安全的手术治疗方案,减少患者机体损伤,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其术后康复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依据不同手术方案进行分组,以探讨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对房间隔缺损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01—2019-06间我院收治的106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 均经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确诊。(2)房间隔缺损长径<38 mm,缺损边缘房间隔组织宽>3 mm。(3)无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1) 心脏瓣膜启闭异常、肺动脉狭窄。(2) 甲状腺功能和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3) 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本研究由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53例。直视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13.0~17.5岁,平均15.17岁。房间隔缺损长径15~37 mm,平均26.32 mm。心功能Ⅱ级42例,Ⅲ级11例。微创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12.5~17.0岁,平均14.88岁。房间隔缺损长径15~36 mm,平均25.71 mm。心功能Ⅱ级41例,Ⅲ级12例。2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垫高右胸部约30°,常规消毒、铺巾。直视组采用传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修补术:于胸骨正中处作7cm纵切口,锯断胸骨并放置开胸器,打开心包。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备大小、形状合适的自体心包片,以0.6%戊二醛浸泡。将心包悬吊,行升主动脉荷包及插管,注射肝素钠进行全身肝素化,达到适宜激活全血凝固时间后打开体外循环。打开心脏及右心房壁,注意避开房室沟及窦房结。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浸泡后的心包片,以心包片连续缝合缺损,排净左心房中气体后缝合心脏切口。解除体外循环,严密止血,置入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3]。微创组采用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经口置入食管超声探头,明确房间隔缺损位置、大小,测出缺损与上腔静脉、主动脉后壁、尖瓣瓣环、肺静脉距离,并根据数据选择合适封堵器用无菌生理盐水充分清洗后浸泡于肝素液中。于胸骨右侧第4肋间作4 cm平行切口,切开右侧心包并悬吊,充分暴露右心房壁,注射肝素钠进行全身肝素化。于右心房表面用滑线缝制双荷包,将输送鞘管于荷包中心穿过垂直置入右心房。超声引导下将导丝置入左心房,并沿导丝经输送鞘管将封堵器置入缺损处,并于右心房侧穿备一根滑线作为保险线。反复进行推拉试验,使封堵器位置稳定,缺损完全闭合,确认无残余分流后,退出输送鞘管,观察封堵器情况。若15 min内未出现脱落,去除保险线,结扎荷包线,严密出血,关闭心包后逐层缝合切口。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直视组相比,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2并发症发生率微创组发生胸腔积液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9%(1/53);直视组出现房性心律失常4例、胸腔积液3例、心包积液2例、术后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87%(10/5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6,P=0.004)。

3 讨论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心病,占先心病的10%~15%,一般在20岁左右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劳累后心悸、气急、呼吸道感染,以及心力衰竭,目前外科手术仍为治疗本病的主要选择[4]。传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修补术是临床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常用的方法,可一定程度降低病死率,但需依靠体外循环实施,手术时间较长,切口较大,易对患者机体造成不可逆性损伤,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临床所应用的介入治疗具有损伤小、无须体外循环等优点,但手术费用高,且对患者年龄及体质量有严格限制,无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是将传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修补术与介入治疗有机结合的新型手术方案,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适应证广等特点,可充分发挥手术的优点,同时弥补其不足[5]。临床实践表明,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可应用于缺损长径较大或年龄较小患者,手术适应证较宽;直接在心脏表面实施手术操作,不损伤血管及其他组织,操作简单,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及准确性[6]。

收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6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综合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显示,采用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治疗的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采用传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修补术治疗的直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直视组患者。与林巍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充分说明经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且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是一种简单、快捷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猜你喜欢
经胸房间隔心包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主动脉根部形态变化
Valsalva动作在经胸超声心动图中剑下双房切面显示的研究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完全性心包缺如一例并文献复习
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
心包穿刺的诊断及治疗
房间隔缺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