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效果观察

2020-07-16 13:06高瑞杰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初产妇盆底

高瑞杰

河南尉氏县人民医院 尉氏 475500

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尿失禁较为常见的一种,不仅对其日常生活及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可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1]。其中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多因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因过早不当活动引起尿道括约肌、提肛肌和球海绵肌等支持盆底组织的韧带或结缔组织受损,阴道收缩功能发生改变而导致。2016-01—2017-12间,我们对收治的6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初产妇分别采用盆底肌训练和盆底肌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现对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阴道分娩后1 a内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纳入标准:(1)单胎、足月、顺产。(2)临床表现及尿垫试验等均符合产后轻或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标准。排除:(1)有盆腔手术、肾病和泌尿系统感染、尿失禁等病史。(2)新生儿体质量>4000 g。(3)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产妇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且能按期完成随访,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年龄27~34岁,平均29.25岁。轻度22例,中度8例。病史1个月~4 a,平均5.14个月。观察组:年龄27~35岁,平均29.87岁。轻度23例,中度7例。病史1个月~5 a,平均5.02个月。2组产妇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行盆底肌训练。嘱产妇排空小便,取半卧位,指导其正确识别将要锻炼的盆底肌群,按照肛门、阴道、尿道的顺序实施收缩运动。在收缩盆底肌群的同时保持腹肌及大腿肌群放松。持续收缩期间保持3 s以上为1次有效收缩。随锻炼时间逐渐增加锻炼次数, 20~30 min/次。2~3次/d,熟练后产妇可在家自行进行训练。定期对产妇实施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消除其不良心理,积极配合。观察组在进行盆底肌训练的同时,利用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仪(PHENIX USB 4,法国)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检测产妇Ⅰ和Ⅱ类纤维的肌力、疲劳度等。先以频率50 Hz、脉宽250 μs的电刺激开始,以其感觉肌肉强力收缩但不疼痛为标准。调整合适强度,唤醒产妇的本体感觉。然后予以频率为8~32 Hz和脉宽为320~740 μs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从而促进Ⅰ类肌纤维及腹部和会阴收缩。再用频率20~80 Hz、脉宽20~320μs的电刺激和生物反馈,促进Ⅱ类肌纤维及腹部和会阴收缩。最后选择Ⅰ类和Ⅱ类肌纤维生物反馈训练模块加强训练。30 min/次,2次/周,持续6~9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1)治疗效果。治愈: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完全消失;排尿间隔时间(>2 h)及次数(<8次/24 h)恢复正常;大笑、打喷嚏时无尿液溢出。好转: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排尿间隔及次数基本恢复正常。无效:尿失禁症状无明显改善。治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2)依据盆底肌收缩力评分(Oxford SeMe)[2]进行评价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的改善程度。

2 结果

2.1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注:组间比较,*P<0.0

2.2盆底肌收缩力评分治疗6个月后2组盆底肌收缩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盆底肌收缩力评分比较

注:与术前组内比较,*P<0.05;术后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阴道分娩对产妇及新生儿都能有效减少伤害,但分娩后盆底功能常随着盆底肌肉、韧带、神经损伤,以及膀胱颈活动度增加而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尿失禁等盆底肌功能受损和泌尿、生殖器官脱垂等。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因其体质较好,盆底肌肉康复训练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治疗效果显著。但由于疗程相对较长, 治疗中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为此,我们对30例产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在进行盆底肌训练的同时,联合应用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能客观和精确检测阴道及盆底肌收缩力度、耐力、反应速度等情况;采用模拟的视觉信号提示正常及异常的盆底肌肉活动状态,反馈给医生及初产妇,有助于医生为产妇制定出个性化的电流参数及训练计划,指导其完成训练计划,促使主动训练。通过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增加盆底肌肉群的血液循环,增强盆底肌肉张力及肌肉收缩的协调性与控制效果,加速组织修复和生理功能的恢复,从而获得更有效的盆底锻炼。尿道的支撑能力获得明显增强,有效控制和缓解了尿失禁症状。与单纯应用盆底肌训练的对照组比较,其治疗总有效率和盆底肌力改善明显,亦无明显不良反应。有报道指出,联合应用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对预防产妇产后远期阴道松弛、阴道断端脱垂、排便功能障碍等症状和提高性生活质量亦起到一定的作用[3-4]。在实施中应注意:(1)做好产后产妇的心理辅导不仅能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还可有利于症状的早期改善。(2)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每个产妇病情不同,设计个性化方案, 以提高治疗效果。对于产后重度压力性尿失禁者,应实施闭孔路径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初产妇盆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