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卫生与健康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及时代价值

2020-07-16 03:54朱旭旭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习近平

摘 要:习近平关于卫生与健康的重要论述,要求把身体健康、经济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健康统一起来,构建起大健康、大卫生观念,力图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健康保障体系。习近平关于卫生与健康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中国健康保障体系的行动纲领。

关键词:习近平;卫生与健康;健康中国战略

中图分类号:R-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729(2020)04-0011-06

习近平历来重视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在福建任职时主编的《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一书中提出,“贯彻预防为主、依靠科学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协调发展以及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针,建立健全基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小康生活水平、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服务、监督体系和健康保障制度,向社會提供更多的优质高效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和不同层次的医疗预防保健需求”[1]。2002年,习近平赴浙江省任职后,依然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2005年,他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报告中强调,“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卫生现代化,就没有全社会的现代化。卫生事业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人的全面发展”[2](P346),并要求加快把浙江建设成卫生强省。在地方执政实践过程中,习近平在卫生健康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为党的十八大以后把人民健康置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更加重视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要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促进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分析和总结习近平关于卫生与健康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及时代价值,对解决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存在的瓶颈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

卫生与健康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着卫生与健康工作发表了系列讲话,做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对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科学分析和系统阐释,形成了完善的理论观点和逻辑体系,构成了新时代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行动纲领。

(一)以全民健康助推全面小康,夯实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健康基础

2014年12月,习近平赴江苏调研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3]。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4](P370)。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5](P48),进一步把人民健康上升到国家战略,要求从国民健康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完善人民健康保障体系,切实把这项惠民工程提上重要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特别重视人民健康对实现全面小康的决定性意义,并从健康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健康制度、健康产业等方面提出解决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瓶颈问题的科学对策,着力构建共建共享的卫生健康工作体系,为我国人人健康、人人幸福的美好健康蓝图顺利实现提供全面保障,为中国梦增添健康动力。

(二)以健康政策为导向,完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强调,“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5](P48)。在制度方面,习近平要求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制度,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以制度来保障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实践方面,习近平要求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下沉,着力打造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同时,也要加强落实食品药品安全战略,全面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吃得放心。在理念方面,习近平强调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理念,让爱国卫生运动深入人心等。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坚持以这些政策为导向,加强团结协作,形成促进人民健康的强大合力,共同为人民群众铺设健康之路。2020年2月,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强调,“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6]。从根本上看,中国能够构建起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健康保障体系,与全党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政策为导向,不断完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的战略举措密不可分。

(三)构建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对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做出重要战略部署,要求“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7](P72)。这是我国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做出的新定位,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作为党的责任和使命。同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8]。这是党中央首次提出以“四个最严”标准确保食品安全,在这之后,习近平又反复强调要把这些标准落到实处。2016年8月,习近平再次强调,“要贯彻食品安全法,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9]。他还要求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同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关系全国13亿多人‘舌尖上的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10]。2017年1月,习近平再次强调要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要加强食品安全依法治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职业化检查员队伍”[11]。习近平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方面的重要论述,构成了新时代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的思想指南、制度框架和行动纲领,大大推动了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四)增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动力,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从顶层设计和任务部署层面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业做出新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12](P58),切实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范畴,进一步落实医疗卫生政策,全面增强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动力。2015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保基本、强基层的基础上,着力建立新的体制机制,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13]。2016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出时代回应,明确了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困难与挑战,指明了“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9],大大增强了解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瓶颈问题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事关人民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落实习近平关于卫生与健康的重要论述和指示,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添动力。

(五)贯彻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6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9]。“大健康”理念,不仅要关注国民的身体健康,更要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与精神健康,充分体现出对人民整个生命过程的呵护。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立足于国家长远发展规划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有效解决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不均衡的矛盾,全面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履行国际义务、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深入推进卫生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是我国对外交往的新空间、新领域。2016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要求加强同“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合作等。2019年6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开幕的贺信中强调,“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类共同愿景,也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大会能够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和共识,交流互鉴,推动全球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促进卫生健康领域国际合作,为全人类健康福祉作出贡献”[14]。2020年3月,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提出倡议,“在世界卫生组织支持下加强信息沟通、政策协调、行动配合。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15]。习近平关于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论述,大大推动了我国医疗领域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展现出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更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习近平关于

卫生与健康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关于卫生与健康重要论述蕴含着科学性与价值性,是新时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行动纲领,大大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各种矛盾的解决,为全面确保我国健康公平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以全民健康促进全面小康,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好生活的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也出现多样化、个性化。习近平关于卫生与健康重要论述,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引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罗盘针。在“大健康”理念的指导下,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努力构建起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民健康保障体系,全面优化健康服务体系、保障健康环境、全面发展健康产业,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健康需求,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与幸福感。

(二)凸显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健康公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从价值理念、顶层设计、制度保障、法律规范、政策支持等层面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属性,全面保障我国人民群众不因年龄、性别、种族、地域的差别而影响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真正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了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当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依然是制约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也是影响健康公平的“拦路虎”。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要求“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4](P85)。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着力通过推进健康扶贫工作,补齐贫困地区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低下的短板,使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的健康权得到有效保障,着力促进健康公平,维护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底线公平。习近平指出,“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16]。他还要求政府加强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落实健康公平。党和政府在守住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底线基础上,力求让医改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着力实现我国健康公平,有效保障人人公平享有健康权利。

(三)明确医疗卫生工作方针,增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动力

2016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了我国医疗卫生工作方针,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添了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5](P48)。这为有效解决基层医疗卫生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满足基层民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了人才保障。目前,在习近平关于医疗卫生工作重要论述指导下,我国已经在医疗、医保、医药等领域进行系统改革,初步构建起了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有效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领域的深层次矛盾的解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健康制度。

(四)樹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

“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的形成,是顺应人民群众对健康期盼的表现,也是我国医疗改革实践的思想结晶。在“大健康”理念的指导下,人民群众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自我保健与预防疾病的能力也得以全面提升。目前,我国已经初步构建起国民健康教育体系,帮助人民群众逐步树立起了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身体素质。关注健康环境、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得到国民的积极响应,城乡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改善,切实为人民群众营造起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有效调动了社会各界优势资源参与到卫生健康事业中来,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同发展人民健康事业的“大合唱”局面,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进行健康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习近平关于

卫生与健康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面对当前我国医改领域的挑战,党和政府需要在坚持习近平关于卫生与健康重要论述的指导下,主动适应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以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问题为导向,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突出矛盾,探索出符合我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实践方案。

(一)坚持公立医院改革公益性取向,全面实现健康公平

2016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9]。由于我国公立医院现在还存着在人事和薪酬制度僵化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生多点执业和医院管办分开,医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这就要求党和政府要以习近平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加快总结全国各地试点经验,探索医生多点执业实践路径,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有效确保医疗质量稳步提升,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改革的实惠。同时,进一步优化从医环境,保障医师权益,完善医患纠纷调解机制,有效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面对以药养医的顽疾,党和政府需要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取消药品提成、完善补偿机制,为人民健康构建全面的制度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公立医院的药品、耗材等采购机制,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切实降低医药成本,有效确保人民群众能够看得起病、吃得起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健康服务业中来,确保非营利性民营企业能够获得与公立医院的同等待遇,为人民健康提供多样化选择。

(二)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基层群众

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医疗资源差别显著。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推进医疗健康向基层地区、贫困地区转移,最大限度地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惠及基层群众,有效确保我国健康公平,成为当前我国医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我们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优化优势医疗资源的配置,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远程门诊”等大力推进面向基层和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破解地区间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全面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让百姓能够在基层医院看好病,有效确保健康公平的顺利实现。

(三)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振兴,提升全民健康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2015年12月,习近平在给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17]。这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国要高度重视中医药的重要价值,全面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传承和保护中医药这个科学瑰宝。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中医药发展的战略支持,从国家发展层面陆续实施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直接推动了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习近平关于中医药事业振兴的重要论述启示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的发展政策与保障机制,切实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我国人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增添动力。

(四)加强推进食品安全战略,筑牢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5](P48)。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加强推进食品安全战略,积极制定更高要求的食品安全标准,发展现代食品科技,提高食品质量检验能力;构建针对食品监管的短期专项行动和长期监管体系,实施最严格的监管机制,全面确保食品安全;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使得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得到最严厉的惩处;实施严格的问责机制,确保基层监管工作的落实。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使政府、社会、行业等形成确保食品安全的合力,共同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筑牢第一道防线。

(五)深化国际合作领域,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引进来、走出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注重开展医疗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科学借助外力满足人民对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在习近平关于医疗卫生领域国际合作重要论述的指导下,全面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引进来、走出去”。一方面,加强医疗卫生领域的“引进来”工作。根据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要进一步加强引进世界著名的医生、医院、诊所等,积极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与国际接轨,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医疗服务中心,全面提升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向全世界展示中医药的重要价值和显著功效。2013年,习近平在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会谈时表示,“愿继续加强双方合作,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18]。习近平关于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国际合作重要论述,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引进来、走出去”指明方向,对加强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结  语

习近平关于卫生与健康的重要论述,凸显出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显著特点,这充分体现出鲜明的人民立场,也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着力点,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关于卫生与健康的重要论述,构成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落实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完善我国健康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M].福州:福建美 术出版社,1993.

[2]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 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3] 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 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 发展新常态 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N].人民日报,2014-12-15(1).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 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 议强调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国家公共卫 生应急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20-02-15(1).

[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 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8]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3- 12-25(1).

[9]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 把人民健康放 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 康[N].人民日报,2016-08-21(1).

[10] 習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强调 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 推进全 面小康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16-12-22(1).

[11] 习近平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严防严管 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N].人民日报,2017-01-04(1).

[1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5- 12-22(1).

[14] 习近平致信祝贺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开幕 [N].人民日报,2019-06-12(1).

[15]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 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0-03-27(1).

[16]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

[17] 习近平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N].人民日 报,2015-12-23(1).

[18] 习近平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N].人民日 报,2013-08-21(1).

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Time Value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Hygiene and Health

ZHU Xu-xu

(Graduate School,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2488,China)

Abstract: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hygiene and health calls for the unification of physical health,economic health,social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so as to build a great health and sanitation pattern and provide an all-dimensional,multi-level and systematic health security system for the people.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hygiene and health is an action plan for acceler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and improving Chinas health care system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Xi Jinping;hygiene and health;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责任编辑:刘 博

收稿日期: 2020-05-07

作者简介: 朱旭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习近平
习近平,大国抗疫与经济重启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的会议外交:谈问题,交朋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知之深 爱之切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