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高数学课堂妙趣横生

2020-07-16 03:49吴妃妃
职业·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活实际

吴妃妃

摘要:当今职校的数学教学应该摒弃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尝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需求的教学新模式。本文首先从如何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出发,激发职校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具体阐述了让趣味数学走进数学课堂的方法,最后探讨了用多样化策略对学生成绩做出评价,使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

关键词:职高教学 趣味数学 生活实际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可见,教育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职高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基础薄弱,认识理解能力不足,学习信心与热情缺乏。如何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中等职高数学老师面临的课题。因此,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笔者经过尝试,认为在课堂上渗透趣味数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老师在课前提前预设的,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可以说,新课导入为上好一节课奠定基础,老师要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能乐于接受新知识。

(一)设置悬念,巧妙导入课堂

设置悬念是在上课开始的时候先把问题抛出,让学生充满好奇和疑问去探索新知识,最后用所学新知识解决悬念问题。这种悬念方式,像吸盘一样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极大地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并使教学过程曲折有致。

例如在讲解“指数函数”时,笔者拿出一张白纸对学生说:“虽然这张白纸厚度是0.1毫米,如果把它反复对折,那么经过30次对折后,你们猜猜厚度是多少?”学生一开始不敢猜,后来有的学生猜可能有2000米吧,还有学生壮着胆子说有5000米!笔者说:“你们想不到吧,其实厚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听后都很惊讶,心理有很大的疑惑,于是带着疑问悬念揭开了问题真正的面纱。整堂课学生听得特别认真,因为有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悬念,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可见,好的悬念为整堂课的成功埋下了伏笔,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入生活情景,感悟数学情境

职高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由于数学一直是和数字打交道,因为长时间的演绎原理和作题,学生便觉得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学习现状。但如果在数学课上,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情境,根据课堂的内容,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事物,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新的知识。

(三)导入数学史

万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数学发展到今天,有着丰厚的数学背景。在教学时,能结合实际教材,适当合理地引入一些相关史识也是必要的,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有趣的,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教学中,给学生们介绍“国际象棋上放麦粒”的典故;在讲“解析几何”时,给学生补充讲述数学家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的故事;在讲授逻辑推理中的不完全归纳法时,补充讲解了哥德巴赫猜想及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解决猜想问题的故事。课堂上导入这样有趣的数学历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神秘感,也陶冶了学生情操。

二、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学

(一)内容贴近实际,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教材也应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料来更新处理教材,重组教学内容,用新的教学方法给职高数学课堂革新换面,使职高数学课堂熠熠生辉。教学时,可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问题,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二)增设趣味题目,调动学生热情

课堂是师生开展交互活动的舞台,教师应富有激情地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动的、活跃的、有趣的。熟悉中专情况的老师都知道,上午第四节、下午第一节课是学生最困乏的时刻,这时笔者往往借助一道数学题目,比如“一笔画”问题,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或是移动棍棒,有时还会给出些趣味题目,如数独,算“24点”,讲解魔方复原等,只需短短几分钟,就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

(三)增强应用意识,适应就业需求

职校数学的教学应紧跟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发展、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起来。对职校学校的数学教学来说,更应该加强应用性的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新知的同时,应用于本专业中去教学,教师授课要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针对性讲解,这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也是有帮助的。这样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实用性,但他们都必须在职校阶段就对自身今后的发展有一个很好的规划,以便所学知识能对自身发展大有裨益。

三、测验效果多样化

(一)改革考核方式,适应实际教学

改变陈旧的以一次考试定成绩的考核方式,从多方面考核学生的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比较适合职校学生,能够让每位学生都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能综合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对数学的考核方法进行探索,将学生的成绩通过几个不同阶段、不同形式进行评分,最终将这些成绩进行总评,可以分成三块:一是平时成绩(30%),包括上课表现、作业、平时测验成绩等;二是开放式考试成绩(20%),老师可以布置几个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个,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学生形成书面报告交给老师;三是闭卷考试成绩(50%),考试主要以基本的知识及简单的知识应用为主,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的掌握及应用能力。实践证明,这样的考核方式不是单一的以一考定成绩来决定,而是让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去表现,使学生不再害怕考试,努力去寻找自己的舞台,从而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一次考试定成绩的现象,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布置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布置作业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布置层次水平不同的作业。知识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业的层次高一些,能力稍低的学生给的作业难度低一些。用分层方法布置作业,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准,让每位学生都有作业做,都能自己独立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三)改变批改方式,让学生自觉纠正错误

改变批改方式,要求老师在批改学生平时的作业或是批改考卷时,仅用“√”来批改学生做的正确的题目,学生不会看到醒目的“X”之后产生挫败感,学生看到后有个积极的心态,愿意主动地去分析解决错误的题目。而划出提示线,并用简短的提示语让学生独立思考;对于学生不会做或是比较难的题目,则用“?”并写上题目的关键步骤,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错误较多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后,让其重新订正后再批改。

采取多方面评价的方法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变了传统的评价方式,能较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學习的自信心,使学生真正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总之,对职高数学教学来讲,应该努力尝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需求的教学新模式,结合职高学生生活实际及专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按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原则,让职高数学课堂“活”起来,真正实现人人都学到有用的数学。

参考文献:

[1]周嫣.让职高数学课堂“活”起来的若千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1(24).

[2]郭华秀.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9(3).

[3]刘义辉.职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J].数学大世界(下旬刊),2019(4).

[4]许竞文.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模式初探[J].新课程(中学版),2019(3).

[5]郑琰.数学建模教学“五部曲”例谈[J].职业,2019(9).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生活实际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