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视野中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述评

2020-07-16 18:24龚静阳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共同体时代国家

摘  要:基于统一战线内嵌于国家制度和治理的逻辑,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状况可从国家站位、国家发展、国家运转、国家能力、国家秩序等方面进行梳理。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涵盖以下方面:以政策梳理、共同体、新型形态、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要认识范式;以爱国统一战线、强国统一战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战线为基本表述的战略定位;以服务党和国家奋斗目标为使命任务,在国家团结、民主政治、对外治理方面发挥作用的治理功能;从统战视角对其他国家治理困境的比较观察;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的发展路径。相关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从站位来看,国家视野、时代意涵、世界视野有所缺失;从议题来看,学理性分析、广义统战研究、学术话语体系建构尚有欠缺;从方法来看,对本土经验的学理提炼、实证性方法运用、多学科交叉介入、比较研究方法运用存在不足。拓展与深化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要强化国家站位、深化学理论证、提高专业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统一战线;国家治理;政治共同体;国家极化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0)04-0099-10

一、述评缘起:国家体系中的新时代统一战线嵌入

进入新时代,统一战线发展为新时代统一战线。新时代统一战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为推进国家中心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巩固发展的政治联盟。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新时代统一战线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笔者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梳理截至2020年4月17日的200余篇相关文献。本文以这些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综述新时代统一战线理论发展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与展望。既有研究文献拓展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理论认识范式,明晰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战略定位、使命任务和功能作用,并基于统战视角观察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治理状况,提出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发展路径。本文立足国家视野,认为对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学理观察、理论构建、实践提炼要以国家为基本起点。一方面,统一战线处于国家政治上层建筑之中,其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功能发挥,既服从国家建设又服务于国家奋斗目标。另一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统一战线立足国家站位进行巩固和发展。本文按统一战线内嵌于国家制度和治理的逻辑,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关于新时代统一战线的认识范式、战略定位、使命任务与治理功能、比较观察、发展路径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提出研究深化建议。

二、理论范式:国家站位中的新时代统一战线认知

新时代统一战线理论研究采取政策梳理、共同体、新型形态、总体国家安全观等四种范式。政策梳理范式主要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共同体范式主要研究统一战线、共同体、国家团结三者的逻辑关联;新型形态范式主要研究统一战线作为共同体服务新型国家形态、新型现代文明形态构建的内涵;总体国家安全观范式主要研究统一战线与国家安全的内在联系。这些研究揭示,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要立足国家站位。

(一)政策梳理范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不少学者采取政策梳理范式对其进行研究。

其一,从总体定位来看,它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需要统一战线和需要什么样的统一战线问题。学者们倾向从时间空间、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定位新时代统一战线。邸乘光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回答了统一战线的时代课题:统一战线能够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中国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服务,新时代需要继续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新时代需要巩固和发展包括“五者”政治联盟在内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推动祖国统一的统一战线[1]。杨卫敏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涉及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历史方位、理论基础、战略定位、逻辑思维、鲜明特点、最大政治、统筹兼顾、根本问题等内容[2]

其二,从创新发展来看,它对新时代统一战线提出了若干理论观点。学者们从统一战线五大关系、同心圆结构演变、整体框架等角度展开研究。张峰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主要有“同心圆论”“制度效能论”“政治吸纳论”“健康政商关系论”“群众工作论”“争取人心论”“储才育才论”“大统战工作格局论”等八个创新性亮点[3]。孙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同心圆理论,阐释统一战线同心圆的结构演变和创新拓展[4]。林华山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构建“点线面体”的整体框架,以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为梳理逻辑,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的目标定位、理论主题、维度层次、主要范畴[5]

其三,从实践要求来看,它对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学者们重点从五大关系、大统战工作格局展开论述。郭玉华按统战工作具体领域研究新时代统一战线,从民主党派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文化统战工作、国际统战工作五方面展开阐述[6]。杨卫敏认为,“大统战”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最显著特征,大统战思维主要涵盖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方略、目标、理念、内容、格局[7]

(二)共同体范式

学界把共同体概念纳入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认为统一战线与国家政治共同体的对内凝聚和对外团结关系緊密。学者们主要从统一战线与共同体的基本关系、统一战线的共同体构建功能、统一战线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等方面开展研究。

其一,就统一战线与共同体的基本关系而言,统一战线的内在逻辑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契合。胡国喜认为,统一战线具有内蕴的共同体理论基因、丰富的共同体表现形式、独特的共同体力量功能,实质是一种政治力量共同体[8]。其二,就统一战线的共同体构建功能而言,统一战线对内服务于国家共同体、对外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林华山认为,统一战线在横向构建领域共同体、纵向构建围绕中心任务的共同体、层次上构建从初级到高级的共同体[9];统一战线持续吸纳和团结多主体,为构建国家共同体服务[10]。戴洁从社会共同体视角探讨统一战线与现代国家团结的关系:统一战线通过服务社会共同体建设、巩固社会团结,促进现代国家团结[11]。齐卫平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责任共同体、行动共同体,四个维度的共同体意识同统一战线的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契合[12]。其三,就统一战线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而言,一方面,学者们认为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广义范畴内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含“团结”的思想[14];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赋予新时代统一战线共同体愿景,为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提供全新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15]。还有学者认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应打造为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并最终发展为命运共同体[16]

(三)新型形态范式

此研究范式下,学界以统一战线为视角,观察新型国家形态和新型现代文明形态的构建。林华山、罗振建从国家建构进程分析统一战线与新型国家形态的关系。他们认为,新型国家形态的建构缘于统一战线过程;新型国家形态的治理方式、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价值底蕴、构建方向体现统一战线基因;新型国家形态形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其治理逻辑富含统一战线方式;新型国家形态政治秩序、治理效能、社会结构、话语体系等方面的坚持完善要贯彻统一战线理念[17]。还有文献从新型现代文明形态构建过程,分析统一战线在新时代充当重要政治整合机制的内在逻辑、现实条件和历史任务[13]7。新时代统一战线运用团结机制促进现代文明形态的整体构建;它的政治整合功能帮助国家整合各方面力量,推进现代共同体建设[13]7-12

(四)总体国家安全观范式

总体国家安全观范式下,相关研究论及统一战线与国家安全的逻辑关联、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联系、统一战线应对风险的功能三个方面。毛欣娟论述了统一战线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在逻辑和基本面向。她认为,统一战线营造有利国家安全的总体环境,在民主政治、民族宗教、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的社会阶层、港澳台和海外等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发挥作用[18]。孙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安全观存在内在联系;中国与利害攸关国家命运与共,需要一道共建安全共同体[19]。史云贵认为,构建文化性民族认同与政治性国家认同相统一的文化心理,有助于应对边疆地区国家政治认同危机[20]。李学保从反分裂、反恐怖主义视角论述涉外因素对边疆安全的影响[21]

三、战略定位:国家发展中的新时代统一战线表述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统一战线服务国家建设的战略定位凸显。陈明明认为,在统一战线策略、战略与治道的三重面向中,新时代的统一战线是一种现代国家建设治道。“其基本理念契合现代中国的民族复兴目标,组织体制表达现代中国代表制政府逻辑,行动方略构成现代中国的协商治理机制。”[22]孙信认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具有视野更高、格局更大、根基更深、范围更宽、触角更广、方法更多等特征[23]。学界对新时代统一战线定位的表述进行了讨论。对新时代统一战线定位的三种表述,都是对爱国统一战线的多角度认知,后两者更多围绕党和国家奋斗目标提出新表述。三种表述的实质内容是统一的,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一)爱国统一战线

新时代统一战线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学者们认为,宪法修正案强化了“爱国统一战线”定位,《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明确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发展。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定位经历了由“革命的统一战线”到“爱国的统一战线”再到“新时代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飞跃[24]。2018年宪法修正案对“爱国统一战线”内容的丰富,体现了政治决断到宪法规范的转换[25],强化了“爱国统一战线”这一定位。新时代的爱国统一战线最显著的特点是把“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进统一战线性质[26]。这进一步拓展了统一战线成员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27],体现了包容性,为塑造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找准了政治目标[28]

(二)强国统一战线

相关研究指出,新时代统一战线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可称作“强国统一战线”。肖存良认为,统一战线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服务,不但要以爱国作为衡量指标,还要以强国作为衡量指标。他提出与爱国统一战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强国统一战线”表述。强国统一战线“既包括对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又包括对内建构成熟稳定的国家治理形态,即把统一战线嵌入国家治理之中,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29]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战线

相关研究从统一战线服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角度,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战线”表述。林华山认为,新时代统一战线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突出功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最大价值公约数,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方案为外部效应,可称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战线”[30]。殷啸虎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戰线”定位能更加鲜明地反映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体现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根本职能[31]

四、使命功能:国家运转中的新时代统一战线价值

学界关于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使命任务和治理功能论述成果较多。在宏观层面,新时代统一战线以服务党的历史使命和国家建设目标为使命任务。在中观层面,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治理功能是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在国家团结、民主政治、对外治理方面发挥作用。

(一)使命任务

新时代统一战线以服务党的历史使命和国家建设目标为使命任务。有的学者认为,新时代统一战线作为汇聚海内外中华儿女人心和力量的重要法宝,其使命任务便是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31-33]。有的学者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任务分为战略型和策略型:战略型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策略型则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34]。在全球化、市场化和网格化的空间维度中,中国现代国家建设面临对内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对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13]13-14

(二)治理功能

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使命任务决定了它的治理功能。其一,统一战线服务国家团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的论断,揭示了统一战线精心做好人的工作的功能定位[24]。植入“最大政治”的统一战线能增强政治认同、整合社会力量、扩大政治参与[35]。新时代统一战线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力量支持[35],发挥多中心、协商式和网络化治理功能[36]。其二,统一战线参与民主治理。统一战线进入我国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监督民主的运转:一方面发挥主体吸纳、诉求表达、民主监督作用[30],另一方面推进民主治理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37],深化我国三大民主共存发展格局。其三,统一战线服务对外治理。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对外治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發挥作用[38]

五、比较观察:国家能力中的新时代统一战线镜鉴

“21世纪是制度竞争的世纪,国家的竞争直接转化为制度质量的竞争。”[39]学者们对西方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治理困境,主要使用“国家极化”范畴进行分析。在西方国家治理体系下,政府、市场、社会中充斥着对立、分离、极端[40]。从统一战线视角看,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型政治优势,生成了适合中国治理需要的国家能力;而西方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型政治走向极端,产生国家极化的系列后果。

(一)政治极化

政治极化是国家极化的表现和根源之一。在欧美国家,竞争型政治带来的副产品之一是政治极化。徐理响认为,美国的政治极化包含政党极化、国会分化、公共政策分歧和意识形态分裂[41]。许振洲、卜永光等学者以黄马甲运动为例,认为西方民主政治在体制运转、利益协调、平衡国内外治理等方面存在困境;显示代议制民主的危机,表明代议制重要的政治功能有所丧失[42-43]。赵大鹏、钟准等认为,民粹主义政党正深刻重构西方的政党格局和主流价值体系[44];西欧传统政党制度面临代表性危机,催生政党政治碎片化[45]。在部分发展中国家,国家治理存在低效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拉美国家传统政党陷入衰败,新型政党异军突起,诱发“局外人”总统候选人崛起,导致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之间的僵局,加剧政府的不稳定性,政党体系变得更加碎片化[46]。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推波助澜,拉美国家在委内瑞拉议题上选边站队,地区团结、政治稳定严重受损[47]。在非洲,政治治理对内面临政府治理与草根治理的博弈,对外面临悬浮的地区治理和强加的西式民主桎梏[48]

(二)经济极化

经济极化的典型表现是经济民粹主义。当前,经济民粹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与部分发展中国家抬头,冲击着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杨修文认为,经济民粹主义主要表现为反经济全球化趋势,例如英国脱欧和特朗普执政后的多次“退群”[49]。罗振兴从经济民粹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视角考察了特朗普政府“将极端的经济主张转化为国家安全问题”,实现对中美经贸关系的重构[50]。刘瑜论述了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民粹主义政策取向与民主动荡之间的内在逻辑[51]。林红认为,近年来的民粹主义浪潮具有左翼和右翼并行的两极化趋势。欧美国家的右翼民粹主义发展势头更为强劲,民粹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策略的工具属性凸显[52]

(三)社会极化

国家极化背景下,社会撕裂严重。在欧洲,黄马甲运动成为社会撕裂的爆发点。在美国,社会撕裂表现为种族矛盾加剧;刑事司法体制对少数族裔的歧视难以完全消除;贫富差距拉大;价值观分歧严重[53]。经济全球化和移民潮成为加剧社会撕裂的两个主要原因[54]。赵大鹏认为:“在社会融入和社会认同的现实危机面前,当代西方国家需要探寻一种新的能够弥合社会矛盾的利益整合机制、政治表达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44]袁鹏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效率、活力和生命力,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自由主义制度则暴露出沉疴痼疾[55]。相对西方的“对抗与分治”,我国体现统一战线精神的“协商与共治”提供了一种迥异于西方、更加契合共治理念和善治理想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构方案[42]。从政党制度来看,非竞争性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最典型的结构特征[56]。从经济制度来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从社会团结来看,统一战线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积极促进五大关系和谐。“国家建构注重团结制度安排,在国家治理中保持整体团结。”[11]

六、发展路径:国家秩序中的新时代统一战线实践

统一战线五大关系既是统一战线内部的基本关系,也是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政治社会关系。国家治理要妥善处理五大关系,优化国家秩序,巩固国家共同体。

(一)促进政党关系和谐

学界论述了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特色及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论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路径。吴伟、吴向伟认为,新型政党制度发展需要增强政党、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力量建设,细化和发挥人民政协职能和平台作用,加强制度机制运用[57]。杨卫敏认为,新型政党制度发展需要长效制度机制保障,其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是重点,要加强协商民主与多党合作的协同发展[58]。在政党协商的发展路径方面,黄天柱通过案例研究提出:在主体界定、程序衔接、监督表达、辐射基层以及提升参政党主动性、协商能力等方面加强建设[59]

(二)促进民族关系和谐

一方面,学者们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面对复杂的反分裂形势,学者们从软硬实力等方面探讨了反分裂斗争的现实路径。有的学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构建良好的国内外环境[60],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维度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6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2]。开展反分裂斗争,应以习近平新时代反分裂观为行动纲领[63],从理念、制度、话语等层面推动反分裂国家法律机制的系统性建构[64]

(三)促进宗教关系和谐

构建积极健康宗教关系,要推进宗教中国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董栋认为,推进宗教中国化,应该因地制宜、因教制宜,坚持政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宗教思想建设[65]。冯玉军认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要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66]。閔丽认为,践行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需要建立健全宗教工作运行机制、信教公民合理诉求表达机制、实施成效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机制[67]。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要明确各方责任,多方联动,综合施策[68]

(四)促进阶层关系和谐

学界强调关注新社会阶层再组织化、分众化等新特点及新乡贤等新群体。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要激发“两个健康”活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李春玲认为,国家有必要从新的社会阶层的特征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69]。杨卫敏、许军认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各群体之间存在社会层次、社会角色与自我定位、政治思想倾向、政治追求与参政议政意向、政治参与渠道和难度等差异,进行分众统战势在必行[70]。李传喜认为,新乡贤统战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中具有典型性,应着重加强机制建设[71]。张学娟、郝宇青认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把政商关系放到“系统-环境”“权利-义务”“法治-规则”“工具-目的”中,以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72]

(五)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

在港澳领域,学界围绕“一国两制”在港澳全面正确实施、中央对港澳全面管治权等展开。王振民、刘林波认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应坚持以辩证思维看待和处理‘一国两制涉及的三对基本关系,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73]刘兆佳认为,在香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面临的首要课题是“确保香港不会成为国家安全的威胁”[74]。郭天武、汤澈探究了涉港国家安全立法中的煽动叛乱罪的设立及适用[75]。张建认为,中国政府应对美国介入香港事务,要避免美国将香港事务问题国际化,密切跟进美国涉港动向,加强内外舆论宣传[76]。在对台工作中,要牢牢掌握反“台独”斗争的主动权,做好应对突发事态的准备。尹茂祥认为,大陆方面要加强反“台独”斗争力度[77]。何达薷、晏清从美国的印太战略视阈分析台湾当局的对美政策,认为“要做好应对突发事态的准备”[78]。应对少数国家排华等问题,要进一步保护华侨华人权益,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陈奕平等学者认为,涉侨部门应掌握华侨华人的新特点,坚持贯彻“三个有利于”政策;以文化认同、公共外交、国家形象建构为重点,发挥华侨华人作用促进合作共赢[79-80]。石家宜、郭继荣认为,我国应从国家形象管理、对外政策管理、发展路径调适等三方面折冲中美博弈,捍卫国家利益[81]

七、评价展望: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的拓展与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概念、内涵、功能、特征及其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中的发展逻辑等展开探究。但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一)强化国家站位

从站位来看,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其一,国家站位不足。学者虽已将新时代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结合起来论述,但未充分认识统一战线与当代中国国家建构的本体联系。其二,未来站位不足。数字时代给新时代统一战线带来机遇与挑战。学者多总结统一战线历史发展经验,较少着眼发展前沿和未来趋势。现有研究多把信息技术作为统一战线工作手段,缺乏探究统战工作的形态变革。其三,世界站位不足。两个大局统筹在统一战线研究应用中有所欠缺,研究国内统一战线议题时对国际因素考量不充分,观察其他国家的治理困境时对中国治理经验提炼不足。应对以上问题,首先要立足国家全局站位。要在思考统一战线的目标任务时围绕国家发展目标与任务、挑战与机遇展开。其次要充分体现时代特征。要以新时代统一战线与数字时代的前沿发展为双重视角,开展跨学科研究。适应社会组织形态变革趋势,加强对信息时代“圈层统战”等统一战线形态演变的前瞻研究[82]。再次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要在两个大局结合中研究新时代统一战线,深化对国家治理全局的回应,加强对世界大局的关注。

(二)深化学理论证

从议题来看,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其一,应用性研究偏多、学理性分析偏少。现有研究多是对新时代统一战线政策话语、概念内涵、功能任务、结构特征的归纳或演绎,探寻背后原理、规律、本质的成果较少。其二,狭义统战研究偏多、广义统战研究偏少。大多数文献论述的主题围绕狭义统一战线,不少文献将统一战线的研究领域等同为相关工作领域,窄化了研究空间。其三,学术话语体系建构不足。西方话语具有中心主义色彩,在中国缺乏普遍适用性。学界对体现统战智慧的中国特色治理实践的阐释仍存在不足。应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学理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探究统一战线的发展原理。其次要从宏观视角探析统一战线,研究统一战线的基本规律。再次要加强统一战线学科建设,提炼统一战线学术话语。

(三)提高专业水平

从方法来看,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对本土经验的学理提炼不足。对我国统一战线政策和实践的研究较多,但缺乏把统战实践经验进行学理化提炼。其二,实证性方法缺乏。现有研究中实证性方法应用有限。其三,多学科交叉介入不足。现有研究缺乏学科交叉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的统战研究缺乏多学科介入。其四,比较研究方法缺乏。现有研究局限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缺乏纵向横向比较。应对这些问题,首先要注重从特殊经验提炼出理论框架,加强学理提炼。其次要加强对统一战线研究对象的观察,获取客观材料,发现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新特点。再次要倡导跨学科研究方法,从更开阔的视野探知统一战线的本质。最后要应用比较研究方法,以统战视角观察其他国家的制度质量和治理现状,总结西方国家治理困境的教训。

参考文献:

[1]  邸乘光.新时代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1):5-21.

[2]  杨卫敏.习近平总书记统一战线重要思想论纲[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5):3-19.

[3]  张峰.八大亮点指引统战事业新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5-07-15(3).

[4]  孙信.统一战线同心圆理论探讨[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3):61-67.

[5]  林华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4):5-18+65.

[6]  郭玉华.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新思想新观点[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3-8.

[7]  杨卫敏.论习近平新时代大统战战略思维[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1):4-18.

[8]  胡国喜.新时代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N].学习时报,2018-03-07(2).

[9]  林华山.共同体视角下统一战线的战略功能与发展趋向[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6):26-38.

[10]  林华山.整体性统战:新时代统一战线发展战略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2):39-46.

[11]  戴洁.统一战線与现代国家团结:以社会共同体为视角[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1):22-30.

[12]  齐卫平,柴奕.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3):27-32.

[13]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9:10.

[14]  龚万达.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7-24.

[15]  贺善侃.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的宗旨、价值与载体[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1):40-47.

[16]  苏云婷.新时代统一战线:来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照[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6):55-60.

[17]  林华山,罗振建.新型国家形态的独特道路——以统一战线为视角[J].理论与改革,2019(6):14-28.

[18]  毛欣娟.统一战线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在逻辑与基本面向[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6):39-44.

[19]  孙勇,甘娜.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构成与新安全观总体性内联初探——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为中心的分析[J].理论与改革,2020(1):43-54.

[20]  史云贵.我国陆地边疆政治安全:内涵、挑战与实现路径[J].探索,2016(3):27-34.

[21]  李学保.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研究:不同视角的分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6):50-55.

[22]  陈明明.现代国家建设视域下统一战线的三重面相:策略、战略与治道[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6):5-14.

[23]  孙信.新时代统一战线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N].光明日报,2017-10-31(15).

[24]  包心鉴.开创新时代统战工作新局面的根本纲领——论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9(01):3-11.

[25]  祁小敏.宪法中“爱国统一战线”新发展的规范阐释[J].晋阳学刊,2019(6):116-120.

[26]  杨卫敏.“两个一百年”视阈下统一战线发展战略前瞻[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1):05-18.

[27]  张峰.习近平中央统战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三大问题[EB/OL].(2015-06-05)[2020-03-16].http://theory.gmw.cn/2015-06/05/content_15892806.htm.

[28]  赵昊杰.目标定性—空间定位—实践定向:新时代统一战线理论的三维透视[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7):14-18.

[29]  肖存良.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新转型[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3):107-109.

[30]  林华山.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战略定位与发展图景——从“爱国统一战线”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战线”[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1):19-26.

[31]  殷啸虎.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三个维度[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3):74-80.

[32]  孙信.习近平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探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6):89-95.

[33]  蒋锐.统一战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兼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创新发展[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6):13-17.

[34]  魏范青,丁三青,张元.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内涵与功能定位[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5):40-44.

[35]  李俊.新時代统一战线“最大政治”功能的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9(5):92-99.

[36]  钱再见.“人心”与“力量”:统一战线的政治使命与治理功能——兼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着力点[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68-76.

[37]  张峰.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新走势[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2):5-15.

[38]  贺鉴,高欣.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国际统一战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1):32-35.

[39]  欧阳景根.国家制度竞争力的基础要素、衡量标准与新时代的制度建设[J].江汉论坛,2019(10):5-12.

[40]  庞金友.国家极化与当代欧美民主政治危机[J].政治学研究,2019(3):44-56+126-127.

[41]  徐理响.竞争型政治:美国政治极化的呈现与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19(6):16-23.

[42]  卜永光.分裂社会中的政治失序:从黄马甲运动看西方国家的治理困境[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3):41-52.

[43]  许振洲.法国的“黄马甲运动”:民粹主义的泛起还是精英政治的危机?[J].国际政治研究,2019(5):9-39+5.

[44]  赵大鹏.当代西方国家社会撕裂的政治根源及其警示[J].红旗文稿,2019(7):35-37.

[45]  钟准.不同政党制度下民粹主义政党的影响与局限——以意大利、德国、法国和英国为例[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1):121-128.

[46]  王鹏.拉美政治中的“局外人”:概念、类别与影响[J].拉丁美洲研究,2019(5):100-115+157.

[47]  曹廷.中国与拉美国家关系中的美国因素[J].和平与发展,2020(1):80-96+132-133.

[48]  张春.非洲政治治理60年:多重长期困境与潜在创新出路[J].西亚非洲,2020(2):66-90.

[49]  杨修文.当前西方民粹主义对国际秩序的双重影响[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9(2):68-71.

[50]  罗振兴.特朗普政府对中美经贸关系的重构——基于经济民粹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视角的考察[J].美国研究,2019(5):76-102+7.

[51]  刘瑜.经济政策取向与新兴民主的稳固[J].探索与争鸣,2019(8):170-191+200.

[52]  林红.当代民粹主义的两极化趋势及其制度根源[J].国际政治研究,2017(1):36-51+5-6.

[53]  罗会德.美国社会分化和撕裂的深层根源[J].红旗文稿,2018(3):35-36.

[54]  宋伟.西方社会撕裂症结何在?[N].解放军报,2019-02-14(4).

[55]  袁鹏.新冠疫情与百年变局[EB/OL].(2020-06-17)[2020-06-20].http://www.cssn.cn/gjgxx/gj_qqwt/

202006/t20200617_5144113.html?COLLCC=105096287&.

[56]  虞崇勝.非竞争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性特征[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9(2):21-24.

[57]  吴伟,吴向伟.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优势与路径[J].党政研究,2020(2):71-78.

[58]  杨卫敏.协商民主与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6):21-30.

[59]  黄天柱.中国政党协商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未来走向的几点思考[J].观察与思考,2016(9):55-61.

[60]  常士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多重建构及其逻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3):1-8.

[61]  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3-94.

[62]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红旗文稿,2020(8):17-19.

[63]  曹伟,李捷.习近平新时代反分裂观[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3):37-47.

[64]  周叶中.论反分裂国家法律机制的问题意识与完善方向[J].法学评论,2018(1):1-8.

[65]  董栋.关于宗教中国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宗教,2018(12):52-53.

[66]  冯玉军.《宗教事务条例》修改的意义与主要内容[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1):71-77.

[67]  闵丽.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蕴含的法治精神及践行路径[J].宗教学研究,2018(2):9-13.

[68]  王瑛,陶家璇.还宗教一片净土——全国政协“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J].中国政协,2018(12):17-19.

[69]  李春玲.新社会阶层的规模和构成特征——基于体制内外新中产的比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4):63-69.

[70]  杨卫敏,许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分众统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3):38-49.

[71]  李传喜,张红阳.治理型统战:新乡贤统战的功能定位与实践发展[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4):92-100.

[72]  张学娟,郝宇青.现代治理体系下的新型政商关系构建[J].理论探索,2017(1):77-81.

[73]  王振民,刘林波.“一国两制”澳门实践:成就、经验与展望[J].港澳研究,2020(1):40-47+94.

[74]  刘兆佳.香港修例风波背后的深层次问题[J].港澳研究,2020(1):3-12+93.

[75]  郭天武,汤澈.香港国家安全立法中的煽动叛乱罪探究[J].当代港澳研究,2018(2):6-28.

[76]  张建.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对香港事务的介入研究[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5):11-19.

[77]  尹茂祥.在反“臺独”斗争中掌握国家统一主导权——对2016年以来两岸关系的观察与分析[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3):25-34.

[78]  何达薷,晏清.印太战略视阈下台湾当局对美政策:动机、途径、误区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20(1):56-70.

[79]  陈奕平,尹昭伊.70年来中美关系的变迁对美国华侨华人的影响[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9(3):8-18.

[80]  陈奕平.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软实力建设[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5):104-112.

[81]  石家宜,郭继荣.“中美贸易战”涉华舆情、层级成因及对策研究:基于Youtube平台的考察[J].情报杂志,2019(8):105-112+135.

[82]  林华山.圈层统战: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理论视角与升级路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4):29-36.

责任编辑:林华山

DOI:10.13946/j.cnki.jcqis.2020.04.012

作者简介:龚静阳,重庆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学研究》编辑。

引用格式:龚静阳.国家视野中新时代统一战线研究述评[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4):99-108.

猜你喜欢
共同体时代国家
爱的共同体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