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760 车削中心手持单元改造

2020-07-19 05:21杨苗洲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13期
关键词:手轮倍率生效

杨苗洲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公司,山西长治 046012)

0 引言

MJ760 车削中心,于2003 年从济南第一机床厂购置,已使用将近17 年,机床配置西门子840D 数控系统,手持单元为西门子MINI 型手持单元(6FX2007-1AD0),由于长期使用老化,该手持单元故障频繁,严重影响使用,因而决定采用第三方手持单元(安士能HBA11206)来替换改造。

1 改造准备

1.1 新旧手持单元对比及可行性分析

图1a 是旧手持单元,图1b 是新手持单元。从表1 中可以看到旧手持单元比新的多了三个功能按键(序号3),通过分析机床PLC 程序,实际机床只用了一个功能按键,用于“超程解除”,而“超程解除”功能可以利用MCP(机床控制面板)上空余按键来设计替代,因而新的手持单元替代旧的功能上可以完全满足,而且新手持单元上有倍率选择开关(序号5),倍率生效后将更方便操作使用。

图1 手持单元

表1 新旧手持单元功能对比表

1.2 新旧手持单元电路接线改造

旧手持单元接线如图2 所示,新手持单元接线如图3 所示。

2 手持单元PLC 程序编制

2.1 根据表2 编制手持单元轴选开关PLC 程序

由于新旧手持单元轴选编码不同,因而需要重新编制PLC程序。

程序说明:

(1)这段程序几何轴1 实际上是对应的格雷码是手轮上的“Y”轴,这样做的原因是由于“X”轴的格雷码全是0,一旦内部断线,或者轴选开关故障,导致格雷码也全是0 的情况下逻辑混淆,但是用“Y”轴替代“X”轴需要在手持单元上重新标识清楚,或者在轴选开关内部跳线,将“X”与“Y”格雷码交换了。

图2 旧手持单元接线图

图3 新手持单元接线图

表2 手持单元轴选开关(S4)编码表

(2)轴选生效就是用外部信号激活相应的840D 内部接口信号,对于MJ760 车削中心而言,共有4 个机床轴,X 轴(第一机床轴,也是第一几何轴)、Z 轴(第二机床轴,也是第二几何轴)、C 轴(第三机床轴,主轴)、SP1 轴(第四机床轴,动力头轴),这里程序激活第一、第二几何轴,也可以更改为激活第一、第二机床轴,即DB21.DBX12.0 换为DB31.DBX4.0,DB21.DBX20.0换为DB32.DBX4.0。

(3)手持单元共控制三个轴:X、Z、C。

2.2 根据表3 编制手持单元倍率开关PLC 程序

表3 手持单元倍率开关(S5)编码表

旧的手持单元没有倍率开关,因而需要编制PLC 程序让新手持单元倍率生效。

程序说明:

(1)针对机床使用“1、10、100”三挡倍率已经足够使用。

(2)手持单元控制机床移动的本质是让机床轴工作在增量模式,因而外部倍率信号关联在机床控制面板(MCP)的对应输入按键“IN1、IN10、IN100”上即可,也可以关联在系统接口信号上(DB3XDBX5.05.15.2)。

3 手持单元测试

(1)首先测试手轮脉冲是否能被系统接收到,对于840D 数控系统,只要手轮脉冲发生器正确连接在了NCU 电缆分配盒上,而不管轴选以及倍率是否生效,摇动手轮时,系统接口信号DB10.DBB68(手轮1)会有相应的脉冲计数,方法非常简单,只要在屏幕上打开PLC 状态页面,输入该接口信号并摇动手轮就可以观察到,DB10.DBB69 对应第二手轮接口,DB10.DBB70 对应第三手轮接口,若没有相应变化,应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2)测试机床能否正常移动,手持单元控制机床轴可以移动的条件如下:

DB3X.DBX21.7=1 (轴脉冲使能)

DB3X.DBX2.1=1 (轴伺服使能)

DB21.DBX6.7=1 (轨迹进给倍率生效)

DB3X.DBX1.7=1 (轴进给倍率生效)

激活手轮(例中:DB21.DBX12.0=1、DB21.DBX20.0=1、DB33.DBX4.0=1)。

倍率生效(例中:MCP 按键“IN1”、“IN10”、“IN100”至少一个点亮)。

(3)改造后效果图(图4)

图4 改造后效果图

4 结束语

对于840D 数控系统的一些维修改造工作,需要维修人员在具备一定的西门子S7-300PLC 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逐步去深入了解系统的一些接口信号知识,掌握了这些,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也将大大节省设备维修改造费用。

猜你喜欢
手轮倍率生效
西门子TCS-TOFFON功能的应用
RCEP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数控机床进给倍率修调的实现
数控机床电子手轮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阀门手轮应力模拟分析
具有旋摆功能变幅小车自动变倍率系统的研究
近期生效的IMO文件清单
一种智能加工系统中的机床倍率控制方法
拉伸倍率对BOPP薄膜性能的影响
某车载速射迫击炮手轮工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