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作调理剂对植烟土壤和烤烟品质的影响

2020-07-20 03:40余佳斌祖庆学李文渊饶陈赵雍平杨国文蔡武黄宁任春燕李余江程传策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脲酶天数速效

余佳斌,祖庆学,李文渊,饶陈,赵雍平,杨国文,蔡武,黄宁,任春燕,李余江,程传策

(1.贵州省烟草公司贵阳市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2.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郑州 450016;3.河南农业大学 烟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随着现代烟草种植业的不断发展,烟草种植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土壤连作障碍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提高烟草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解决土壤连作障碍的问题迫在眉睫。查宏波等[1]研究发现,种植绿肥并翻压还田处理的烤烟经济性状、原烟外观质量和上部叶化学品质均优于对照。谭慧等[2]研究发现,在连作植烟土壤中添加1 500 kg·hm-2炭化烟草秸秆,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状况,改变土壤微生物丰度,进而促进烤烟生长,提高烟叶产量,增加植烟收益。刘世丰等[3]研究发现,施硼肥能提高烤烟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李倩等[4]研究发现,增施微生态制剂,烤烟连作土壤脱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升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显著提高,土壤呼吸强度显著增强,细菌、放线菌、自生固氮菌、无机磷细菌和钾细菌数量显著增加,真菌数量减少。前人对连作障碍的研究集中在绿肥翻压、秸秆还田、增施微量元素和微生态制剂等方面,而使用连作调理剂的研究较少。连作调理剂是一种以腐殖酸和微量元素为主的土壤改良材料[5],可有效预防土传病害并具有抗重茬效果。本试验以连作调理剂为主要改良手段,研究其对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提出基于连作调理剂的贵阳植烟土壤保育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8年3—9月在贵阳市开阳县进行,供试品种为云烟87。试验地土壤用当地代表性土壤,中等肥力,地势相对平坦,方便灌溉排水。

连作调理剂:连作调理剂1号,主要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每g有效活菌数≥2.0亿;连作调理剂2号,主要成分为进口重茬剂原粉、土传病害抑制剂、解毒因子、土壤改良剂、土壤激活剂,每g生物活性菌原种≥2.0亿;连作调理剂3号,主要成分为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每g总有效活菌数≥50亿;连作调理剂4号,主要成分为透明质酸≥35%,脂肪酸≥5%,Zn+Fe+B+Ca+Mg≥10%;连作调理剂5号,主要成分为绿原酸、壳寡糖、蚯蚓蛋白酶、双氧化物歧化酶,Ca+Mg≥10%。

1.2 处理设计

本试验设6个处理:对照(CK),即当地常规施肥;T1,当地常规施肥+连作调理剂1号(每667 m2施1 kg);T2,当地常规施肥+连作调理剂2号(每667 m2施1 kg);T3,当地常规施肥+连作调理剂3号(每667 m2施1 kg);T4:当地常规施肥+连作调理剂4号(每667 m2施5 kg);T5:当地常规施肥+连作调理剂5号(每667 m2施5 kg)。连作调理剂与化肥、复合肥、有机肥混施作基肥,起垄时全部条施于烟地内,连作调理剂随用随配,施用时土壤保持湿润状态。试验设18个小区,每小区66.7 m2,随机区组排列。

1.3 测定项目

1.3.1 土壤指标

移栽后30、60、90、120 d,试验地各小区按五点取样法采集耕层土壤,以烟株为圆心,半径5 cm、深度10~20 cm处采集土样,每个小区取1份。部分鲜土保存于4 ℃冰箱用于测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碳,剩余土样风干后过筛用于测土壤养分。土壤水溶性碳氮采用水提取过滤,用TOC仪测定浸提液浓度[6]。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采用氯仿熏蒸-K2SO4浸提法,熏蒸和未熏蒸的样品分别用0.5 mol·L-1的K2SO4浸提30 min,用TOC仪测定浸提液浓度[7]。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6];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6];速效磷采用钒钼蓝比色法[6];速效钾采用火焰光度计法[6]。土壤脲酶采用比色法[8];蔗糖酶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8]。

1.3.2 烤烟指标

在烟苗移栽后30、45、60、75、90 d,每个小区选取10棵长势一致的烟株,测定株高、叶长、叶宽、茎围、有效叶数,叶面积=叶长×叶宽×0.634 5[9]。烟叶成熟后(移栽后90 d)选择生长均匀一致的烟株按部位全部采收。烟叶由当地初烤后,各小区取1 kg中部(C3F)等级烟叶,寄回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进行烟样化学成分和香气组成分析。采用AAⅢ型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测定总氮、还原糖、烟碱、钾、氯。中性致香物测定:各处理烟叶45 ℃烘干,磨碎过60目筛(孔径0.25 mm),采用内标法测定,内标为硝基苯,通过HP5890-5972气质联用仪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1.3.3 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分析

对烤后样品进行分级,各个级别单独称样、记产。依据当地烟叶收购价格计算产值。

1.4 数据处理

使用DPS7.05软件,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比较不同处理间各种指标之间的差异,使用OriginPro 8.5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植烟土壤主要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2.1.1 碱解氮

如图1所示,土壤碱解氮含量随烟草生育期的推进逐渐降低,移栽后30 d碱解氮含量最高。移栽后30 d,T5处理的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到86.57 mg·kg-1。移栽后60~120 d,处理间差异增大,移栽后60 d T1处理的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到81.97 mg·kg-1。移栽后90 d,T2处理的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56.91 mg·kg-1。移栽后120 d,T5处理的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58.12 mg·kg-1。总体来说,与其他处理相比,T5处理提升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效果更好。

同移栽后天数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图2~8同。图1 不同处理不同移栽天数后土壤碱解氮含量

2.1.2 速效磷

如图2所示,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烟草生长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移栽后30 d和90 d速效磷含量最高。移栽后30 d,T2处理的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到64.13 mg·kg-1。移栽后60 d,各处理速效磷含量均降低,T3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24.39 mg·kg-1。移栽后90 d,T1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59.91 mg·kg-1。移栽后120 d,各处理速效磷含量降低,且处理间差异缩小,但是T3和T5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26.68、27.07 mg·kg-1。总体来说,T3处理相对其他处理更有利于提升土壤速效磷含量。

图2 不同处理不同移栽天数后土壤速效磷含量

2.1.3 速效钾

如图3所示,除T2处理外,其他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随烟草生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移栽后60 d速效钾含量最高。移栽后30 d,T2处理的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到854.67 mg·kg-1。移栽后60 d,除T2处理外,其他处理速效钾含量相对30 d时均升高,其中T2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523.41 mg·kg-1。移栽后90~120 d,各处理的速效钾含量变化不明显,90 d,T2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477.24 mg·kg-1;120 d,T3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457.40 mg·kg-1。总体来说,T2处理相对其他处理更有利于提升土壤速效钾含量。

图3 不同处理不同移栽天数后土壤速效钾含量

2.1.4 有机质

如图4所示,除T5处理外,其他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烟草生长没有明显变化,有机质含量为29~36 g·kg-1。总体来说,除T5处理外,不同处理在短期内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不明显。

图4 不同处理不同移栽天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

2.2 对植烟土壤可溶性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2.2.1 可溶性碳

如图5所示,除T2处理外,其他处理土壤可溶性碳含量随烟草生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移栽后30 d可溶性碳含量最高。移栽后的各个时期,T3处理的可溶性碳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移栽后30、60、90、120 d分别为110.56、70.43、96.66、97.56 mg·kg-1。总体来说,T3处理相对其他处理更有利于提升土壤可溶性碳含量。

图5 不同处理不同移栽天数后土壤可溶性碳含量

2.2.2 可溶性氮

如图6所示,各处理土壤可溶性氮含量随烟草生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移栽后120 d可溶性氮含量最高。移栽后30 d,T3处理的可溶性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到78.46 mg·kg-1。移栽后60 d,T1处理的可溶性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59.70 mg·kg-1。90 d,T1和T2处理的可溶性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51.83、52.06 mg·kg-1。120 d,T3处理的可溶性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82.93 mg·kg-1。总体来说,T3处理相对其他处理更有利于提升土壤可溶性氮含量。

图6 不同处理不同移栽天数后土壤可溶性氮含量

2.3 对植烟土壤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

2.3.1 脲酶

如图7所示,土壤脲酶活性随烟草生长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各处理基本在移栽后30 d脲酶活性最高。移栽后30、60、90 d,T4处理的脲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达到21.01、10.40、14.46 U·mg-1。120 d时,则以T2处理脲酶活性最高,为8.00 U·mg-1。总体来说,T4处理相对其他处理更有利于提升土壤脲酶活性。

图7 不同处理不同移栽天数后土壤脲酶活性

2.3.2 蔗糖酶

如图8所示,T1、T2、T3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随烟草生长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T4、T5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随烟草生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各处理基本在移栽后90~120 d蔗糖酶活性最高。移栽后30 d,T4处理的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到30.14 U·mg-1。移栽后60 d,各处理蔗糖酶活性下降到最低,其中以T3处理最高,为11.01 U·mg-1。移栽后90 d,各处理蔗糖酶活性上升,T3处理仍高于其他处理,为36.65 U·mg-1。120 d时,T2、T3和CK处理蔗糖酶活性下降,其他处理上升,T4处理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40.59 U·mg-1。总体来说,T4处理相对其他处理更有利于提升土壤蔗糖酶活性。

图8 不同处理不同移栽天数后土壤蔗糖酶活性

2.4 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2.4.1 株高

表1显示,各处理烟草株高随移栽后天数的增加而升高,移栽后45 d时,T4处理的株高最高;移栽后60 d和75 d,T3处理的株高最高;移栽后90 d,CK的株高高于其他处理。总体上,T3处理有利于烟草株高生长。

表1 不同移栽天数后的烟草株高与茎围

2.4.2 茎围

表1显示,各处理烟草茎围随移栽天数增加逐渐增大。移栽后45 d,T3和T4处理的茎围最高,为6.8 cm;移栽60~90 d后,T3处理的茎围最大。总体上,T3处理有利于烟草茎围生长。

2.4.3 叶片数

表2显示,各处理烟草叶片数随移栽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的叶片数总体差异不明显,说明各处理对叶片影响不大。

2.4.4 最大叶面积

表2显示,各处理烟草最大叶面积随移栽天数增加而增大。移栽后不同时期,均以T3处理的最大叶面积最大,分别为527.4、828.6、1 138.5、1 183.7、1 233.7 cm2。总体上T3处理有利于提高烟草叶面积生长。

表2 不同移栽天数后的烟草叶片数与最大叶面积

2.5 对烤后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表3显示,T3烤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钾和氯含量最高,分别为25.98%、23.96%、1.96%和0.17%。总氮和烟碱含量则以T1处理最高,达2.35%和2.51%。T3处理的两糖比和糖碱比最高,分别为0.92和11.61。T1处理的氮碱比最高,为0.94。钾氯比则以CK处理最高。总体上,T3处理有利于协调烤后烟叶的化学组成。

表3 不同处理烤后烟叶的化学组成

2.6 对烤后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表4显示,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为T3>T5>T4>CK>T2>T1,T3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为78.11 μg·g-1。苯丙氨酸类为T4>CK>T2>T5>T3>T1,其中,T4的苯丙氨酸类含量为11.44 μg·g-1。T3处理的类西柏烷基类含量最高,为12.04 μg·g-1。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以T4处理最高,达到14.96 μg·g-1。新植二烯类、其他类和致香物质总量则以T3处理最高,分别为1 116.90、2.44、1 227.82 μg·g-1。总体来说,T3处理有利于提高烤后烟叶致香物质的含量。

表4 不同处理烤烟的中性香气成分含量 单位:μg·g-1

2.7 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表5显示,T3处理的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1 724 kg·hm-2、42 220.76元·hm-2和95%。而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则以T4处理最高,达到25.42 元·kg-1和54.6%。总体来看,T3处理的经济效益优于其他处理。

表5 不同处理烟草的经济性状

3 小结

不同处理在试验期内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不显著。T5处理有利于提升土壤碱解氮含量,T2处理有利于提升土壤速效钾含量,T3处理有利于提升土壤速效磷、可溶性碳、可溶性氮含量,T4处理有利于提升土壤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T3处理有利于烟草生长,株高、茎围、叶面积均大于其他处理。同时,T3处理有利于协调烤后烟叶化学组成、致香物质组成,T3处理的经济效益也优于其他处理。

猜你喜欢
脲酶天数速效
不同温度环境下EICP固砂及优化试验研究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如何合理使用速效救心丸?
抑郁筛查小测试
污泥发酵液体中提取的腐植酸对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脲酶菌的筛选及其对垃圾焚烧飞灰的固化
脲酶抑制剂对土壤及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生日谜题
别把急救药当常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