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中如何有效开展谈话函询

2020-07-21 08:13赵博
各界·下半月 2020年6期

赵博

摘要: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在企业中不断深入,谈话函询作为问题线索处置方式之一和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最基本、最有效的实现形式,在“抓早抓小”“治病救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开展谈话函询,是企业纪检监察组织科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谈话函询;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职工思想动态

谈话函询作为问题线索处置方式之一,是指纪检机关对线索中反映的带有苗头性、倾向性、一般性的问题,及时通过谈话或函询方式进行处置。对于反映的问题涉及方面较多、内容繁杂的,一般进行谈话,由被反映人与纪检工作人员面对面说明情况;对于反映的问题较为单一、线索内容明确具体的,一般对被反映人进行函询。谈话和函询两种方式可结合使用。谈话函询目的是抓早抓小、动辄则咎,防止党员干部由小错酿成大错,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而这也是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目的所在。可以说,谈话函询是切实加强党内监督,深化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必然要求。同时,因为与被反映人的直接接触,能够较为直观、准确的了解掌握被反映人的思想动态,谈话函询也是一种掌握职工思想动态的有效办法,这对于纪检监察工作在企业中有效开展更是一个重要补充方法。然而,谈话函询作为一种新的监督执纪手段,如何行之有效的开展,并取得预定成效,目前并没有较多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对于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来说更是“摸着石头过河”。面对全面从严治党对的新形势新要求,有效开展谈话函询工作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和探讨。

一、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开展谈话函询面临的问题

(一)谈话函询的对象不够明确

虽然谈话函询针对的是反映的一般性、轻微性的问题,面对的主要是党员领导干部,但具体到什么样的对象,反映领导干部的哪些问题应该进行谈话函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等相关党纪条规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在面对比较笼统、性质程度界定不清晰的问题线索的情况下,通过谈话函询的方式是否能够真正核实问题或是否能够真正起到咬咬耳,扯扯袖,红红脸,出出汗的作用,是谈话函询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谈话函询的内容不易把握

谈话函询相当于是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与被反映人之间的一次心理博弈,如何能让被反映人比较“痛快”地回答谈话函询的问题,谈话函询的内容相当关键。如果是一些指向性明确,相对清晰并不涉及违纪违法问题的内容,被反映人往往会比较轻松地回答出来。反之,如果是一些较为“敏感”问题,若是内容设计上暴露出端倪,则被反映人可能从中察觉到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已经掌握的关键信息,从而及时补救、规避关键问题的回答,从而让后续调查工作无从开展。同时,谈话函询的内容还应考虑被反映人自身情况。被谈话函询的对象往往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谈话函询这种带着“调查”性质的方式,理解和接受程度也同样存在差异。有的对象对此不够重视,回答问题往往漫不经心;有的对象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有的对象则“经验”丰富,对答如流,逻辑缜密,毫无破绽。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谈话函询的难度和准度。

(三)谈话函询的保密程度不能保证

谈话函询受其本身方式制约,特别是在函询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多人经手函询内容,其在保密性上天然就有一些薄弱。谈话函询属于相对轻松的一种方式,跟查找资料、核对账目等初步核实的方法比起来,显得较为“温和”。“温和”带来的不仅带来放松,也可能会带来不重视,或者说不会那么“小心谨慎”的注意保护谈话函询的内容。而一旦内容泄露,势必为后续调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是就一个问题线索与多人进行谈话函询,则很可能会出现“串供”或者有所隐瞒的情况出现。

(四)谈话函询的结果真伪不好判定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件事:在谈话函询中,通过谈话或者函询得到的信息往往直接认定为“真”。这有一个前提,就是谈话函询的对象一定会向纪检工作人员“说实话”。就这一点而言,等于谈话函询结果的真伪直接取决于谈话函询对象的党性和道德观。而思想的防线往往是从党性开始破坏的,对党不忠诚,不如实向组织报告有关事项的情况屡见不鲜。这给谈话函询结果真伪的准确性打了一个问号,如何准确判断谈话函询结果真伪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来自谈话函询其本身方式带来的局限性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源于谈话函询本身是一种新的处置方式,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不足等原因。在我看来,谈话函询本身带来的问题,主要核心还是与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息息相关,来自谈话函询的对象是党员干部,而不同的人就带来了不同的可能性,导致很难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去指导谈话函询的具体实践。

(一)职工的思想动态往往直接影响谈话函询得到的结果

也就是说,如果职工思想趋于平稳,对企业充满归属感,对自身岗位和价值有着明确的追求,对于谈话函询的态度往往是明朗的开放的认可的,这样得到结果自然是较为真实的,较为详尽的;反之,如果职工思想正处于需求变化强烈,对企业产生不满挑剔等负面情况的时候,对于谈话函询的态度往往是抵触的消极的拒绝的。

(二)职工的思想动态往往直接影响谈话函询的有效性

谈话函询想要实现的就是就一般性、苗头性问题提醒党员干部要抓早抓小,廉洁自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谈话函询也是教育方式的一种,而教育的成果能够出现,很大程度取决于受教育的对象是否愿意接受,是否主动接受。反过来讲,谈话函询同样是职工思想动态的一种直观表达。同一般情况下的谈心、教育等正面引导了解掌握职工思想动态的方式不同,通过谈话函询,看职工对哪些问题反映的比较强烈,看谈话函询对象对哪些内容更加抵触,往往能够从侧面更加直观地看到当前职工干部最在意、最关注的问题,从而掌握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

三、如何有效开展谈话函询

综上所述,谈话函询目前面临的问题,不仅有需要不断完善的制度,同时还需要考虑方式方法、谈话函询对象不同等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开展谈话函询呢?我这里有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进一步加强规范谈话函询的制度建设

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等党纪条规,结合本企业的实际,进一步把谈话函询的适用对象、方式、内容、时限、程序和纪律要求进行梳理,使得制度程序上严密规范,既防止小题大作,又防止跑风漏气、线索流失,既最大程度减少谈话函询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二)强化学习宣传和教育引导

通过多形式、多方位對谈话函询执纪监督方式进行学习和宣传,营造一种正确舆论导向,引导党员干部摆正心态,理性对待组织作出的谈话函询决定,坦诚向组织作出说明。即使反映的问题线索有出入,也要让其相信组织能够审慎调查、甄别问题、公正处置。对隐瞒、编造、歪曲事实、回避问题,阻碍或对抗调查的行为,要从反面进行教育宣传,真正体现出抓早抓小、挺纪在前的理念,发挥“第一种形态”的预防效果。

(三)注重谈话函询“后半篇文章”的处理

作为处置问题线索的一种方式,谈话函询不能泛泛地谈,更不能草草地结束,只有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完善后续工作,正确运用结果,才能确保效果最大化。对反映失实,未发现违纪问题的,建议予以了结澄清,提醒被反映人时刻绷紧纪律弦,让谈话函询成为一次很好的纪律教育。对问题轻微或者在谈话函询过程中避重就轻等情况,不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可采取问责等方式处理。让被反映人在未来的工作中一定不跟组织耍小聪明,养成向组织如实报告的好习惯,时时处处体现对党忠诚。对涉嫌违反纪律,需进一步调查了解,可建议对该问题进行初步核实,查清问题。

(四)强化教育理念,层层传导压力

谈话函询的目的就是把纪律挺在前面,层层落实党委、纪委责任,强化担当,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良性循环,把“治病救人”的理念传递给谈话函询对象,从而恢复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保护整片“森林”的健康,真正体现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

四、结语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必将占据日常工作主要内容。有效开展谈话函询,就是为了有效的履行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从而履行好纪委的监督责任,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