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短篇小说《穷死》的评价分析

2020-07-21 08:13张扬
各界·下半月 2020年6期

张扬

摘要:本文主要对日本明治时期的小说家和诗人国木田独步的短篇小说《穷死》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针对小说的主人公文公以及弁公父亲的形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文公感染肺病、雨夜借宿、最后的死亡以及弁公父亲的意外死亡等事件,将社会小人物在日本都市近代化急速转变过程中的悲惨生活进行充分展现,并在此基础上由小及大,对日本社会当时的景况进行重现。

关键词:《穷死》;国木田独步;底层平民

短篇小说《穷死》是日本明治时期小说家、诗人国木田独步的代表作之一,最初于1907年6月在《文艺俱乐部》上发表。国木田独步虽然英年早逝,但是其写下了包括《穷死》在内的几十篇关于日本近代社会平民们苦难生活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从不同侧面描写了逐步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日本社会的黑暗面,至今仍有着重要的启示。实际上,国木田独步的早期作品浪漫主义时色彩浓厚,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丰富,他开始关注现实社会,并对底层人民的生活进行描写,比如《穷死》《酒中日记》《牛肉和马铃薯》等等。其中《穷死》对生活的现实性进行了最为深刻地揭露,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我们来看《穷死》的写作背景。《穷死》写于1907年,当时日俄两国刚刚进行了战争,并且日本在付出惨重代价的前提下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之后日本政府大力支持重工业发展,导致轻工业发展缓慢,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各种物资难以充分保障。另外,政府在改革财政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增加税收,并且还提高物价,这导致日本社会的大多数平民处于悲惨的生活之中。与此同时,国木田独步本人也身患重疾,他所创办的独步社也因为各种原因濒临倒闭。

其次,我们来看《穷死》中的故事情节:小说中的主人公文公自己患有肺病,仅靠自己微薄的收入难以饱腹,经常需要接受别人的接济才能吃上一口饭菜。由于无处可去只能向之前干活认识的工友弁公求助,之后在弁公父亲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临时的去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天弁公的父亲与一个车夫发生冲突,并在冲突过程中导致弁公父亲意外死亡。这件事之后的第二天,人们发现文公在铁路线附近被压死。

主人公文公从小就是一个孤儿,既不知道自己的父母,也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文公由于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因此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但是收入非常微薄,后来他又不幸染上肺病,导致生活更加窘迫,最后在得知刚刚帮助过自己的弁公父亲的死讯之后因对生活感到绝望而自杀。而这也与独步笔下众多穷困潦倒的庶民形象相符合。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从多个地方的描写看出文公对生存的渴望,比如自己吃不起饭时,对于同伴的好意接济,他選择接受以求能够活下去;在不幸感染肺病之后,虽然没有钱去治疗,但是对于病痛的折磨他还是选择忍耐,选择忍受着痛苦活下去;在无家可归时还是去找以前的工友恳求能够借宿一晚,此时文公自己和这位昔日的同伴实际上都知道文公的大限将至,到此笔者不禁想问文公最终的死亡结局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小说中写道:文公从一家小酒馆中填饱肚子出来之后“人力马车威风凛凛的奔驰着,电车正路过不远处的大街”映入眼帘,之后文公又看了看自己:“尖长、瘦削的脸颊,毛毛糙糙的平头夹杂着灰色的头发,没有一点光泽。”在小说中,国木田独步将日本急速推进的现代化都市空间都浓缩在九段坂这个地方,而文公则经历和旁观了这座近代化都市的发展。但是自己穷困潦倒的现状却与这都市盛景格格不入。国木田独步通过繁华都市与穷困的主人公进行对比,将一个强烈的现实反差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而随着都市空间的急剧变化,实际上整个社会正在抛弃文公这一类人。其实,文公真正的死因小说的名字一开始就进行了揭示,那就是“因穷致死”。文公在死前艰难的承受着病痛带来的折磨,而压垮文公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弁公父亲的死亡,这使得文公的精神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最终在这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下,文公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小说中除了主人公文公之外,还有一个没名没姓却熠熠生辉的人物,也就是弁公的父亲。其中最能体现弁公父亲人性光辉的事件就是,雨夜中当无家可归的文公来借宿时,弁公一开始并不想答应,之后在父亲的劝说下才同意让文公暂时住在这里,并且弁公父亲还在第二天早上准备好了饭菜,同时还嘱咐弁公不要急着催促文公起来,让他再休息一天。另外,弁公父亲在干活过程中被经过工地的车夫侮辱,弁公父亲并没有忍气吞声,而是向车夫大声喊道“就算我只是土木工,也是人啊,不要瞧不起我们”。与其他人物相比,弁公父亲的身上更有灿烂的人性光辉。

在小说中还有一个现象比较有趣。弁公父亲在努力做工的过程中,一个车夫拉着表面高贵的乘客出场了。不管是车还是穿的衣服都很气派的车夫,拉着宛如上流社会的绅士般的乘客,这些“高贵”的人经过工地时,只因为车夫的脚被掘出来的泥土溅到了,就破口大骂弁公父亲“傻子,长点眼”。此时,车夫的傲慢无礼和仗势欺人与弁公父亲的虽然贫穷但是渴求尊严就形成了一对矛盾体,但是出现矛盾的两者在当时的日本社会中都是下层阶级,都得靠自己的劳动赚钱吃饭,这也使得这种鄙视与被鄙视的关系看似比较荒诞,实际上却正是社会中的真实现象。而这也充分体现出都市空间的急速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扭曲,是那时日本社会丧失连带感的综合反映。

至此,想必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究明国木田独步“小民史作家”这一称号的由来。实际上,笔者通过读包括《穷死》在内的国木田独步所写的一系列小说,可以明显发现社会底层的庶民,比如娼妓、花匠等多是其作品的主人公,并且其擅长对庶民阶层的日常小事进行描述。“一篇引起读者注意的小说,内容越是平淡无奇,就越显出作者才能过人”,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说,而用这句话来评价国木田独步是非常契合的。

国木田独步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他对当时日本社会底层庶民的艰难生活进行描写的过程中善于独辟蹊径,对社会现象予以揭露,对社会的不公和黑暗进行鞭挞。因此,通过对国木田独步的作品进行研究,有利于对当时日本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其中描写的社会问题也在警示着我们现代社会。

【参考文献】

[1]许璐玮.浅析国木田独步的创作主题——以《穷死》为例[J].青年文学家, 2011(1):1-1.

[2]贺占秀.富有的穷人——短篇小说《穷人》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5):48-57.

[3]ベッカー カール.日本人の死生観と癒し(市民公開講座,第23回日本精神保健看護学会学術集会)[J].日本精神保健看護学会誌,2017(22):109-116.

[4]王敏東.日本的“孤獨死”與“遺品整理士”[J].當代醫學,2013(479):732-737.

[5]韩艳平.从《厨房》的死亡主题看日本的民族生死观[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4,31(3):75-77.

[6]李广志.论近代日本人的生死观——以《我是猫》中的死亡描写为事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3(2):91-97.

[7]张颖.直面死亡:浅析《夏之庭》中的日本死亡文化[J].北方文学,2018(4):72-73.

[8]朱琴.从电影《入殓师》看日本传统生死观的蜕变与升华[J].作家,2015(2):196-197.